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垃圾谈话太多,关闭另开 [复制链接]

1#

11.比拉芳提定下 ~
分享 转发
TOP
2#

呵呵 ~真热闹~转个老帖子给大家看看 !

打口扎眼的由来

一直以来,很多朋友对打口和扎眼的由来非常迷惑,其中比较多的说法是在当作洋垃圾进口的时候海关打口和扎眼。其实不然,经常买打口和扎眼盘或磁带的人都会发现,不同公司出品的音像产品打口和扎眼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并且从未在打口市场上见到某些公司的产品,这是为什么? 理由很简单,这些打口磁带和光盘确实是以洋垃圾的名义进口的,但确是在运输之前就打了口的。这些打口和扎眼产品其实是唱片公司生产过剩的积压货,为了保证品质和维护信誉对这些产品进行销毁,我们在买打口时经常见到某某商店的贴标就可作为佐证。有些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想想资本主义国家有过把生产过多的牛奶倒在地沟里的事情,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由此可见打口和扎眼是被“销毁”了的正版。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引进的“正版”,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目前国内有4种“正版”(以下均以光盘为例):一种是打着正版名义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正版,此类产品可谓无耻到极点,我就曾在音像店内见过班德瑞的一套假正版,居然恬不知耻的印上了hdcd字样。这类盘普遍印刷粗糙,多数是拿来正版封皮复印
,由于技术与成本问题,往往只有封皮和封底2张破纸遮羞,鉴于售价与成本的考量,不与深究;我们再来看看盘片,由封皮的质量可知盘片印刷水平的一二,最后我们来看最重要也是最令人关注的音质问题,此类盘片采用正版盘片做母盘,按道理来说生产过程可以看作是原盘拷贝,音质应该与原盘一样,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欣赏这些光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吱吱”的背景声,尤其是听到高低频的时候,低音发闷,各种乐器和人声搅在一起,高频严重失真,令人生厌。要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的,简单的说是2方面产生的问题。1、母盘。虽然是正版盘,但是在压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码,就像我们复印文件一样,印出来的东西总会有些失真,用这样的母盘再去压盘,其失真程度可想而知。2、复制盘。作为压盘的最终载体,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然而盗版商近些年来利润大副缩水,为了谋求高利润率不得不压缩成本,所用盘片质量越来越差,越来越薄,“透光性能越来越好”,这么差的盘片质量对于音质的损害是致命的。
  第二种是所谓的港版,其外包装比较精美,盘片质量较之上一种有很大提高,价格却与上一种相近。其实这种盘片是在香港压盘(不知是母盘还是成品盘)的港版盗版。第三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引进版。可细分为2类。1、引进国外唱片公司的母盘进行压制,此类盘片素
质较高,但与源版正版相比音量较小,听起来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大概是因为压盘技术与国外还有相当差距。2、引进版权,自制母盘,国内压制。由于母盘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须经过在玻璃上涂专用胶光刻,制作阳、阴盘三道工序,对于水平不高的国内厂家来说可想而知,再加上在压盘过程的失真,使其质量有时还不如港版。 最后一种是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的“老外原版”(美、英、德、荷等国家),此类产品不但硬件素质较高,软件素质同样值得称道,对于录音版本都是经挑细选,并且在录音和压制过程中不断加入新技术,rr公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近期录出品的光盘几乎全部采用hdcd录音。这种碟然而这些高素质产品的售价却着实不诽,低价品大都在60元以上,中价80,高价95以上,笔者钟情的esther的一张烧碟居然卖到200多元!奈何!!
  通过上边对打口与正版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打口和扎眼的诸多优势,其低廉的价格,正版的品质,对于口袋里米不多的学生音乐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尤其是当你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一张没有伤到、并且自己喜欢的碟子时,那种喜悦如果不是身在其中是无法体会的。
  然而由于大多打口与扎眼的保管不好,受潮或刮划现象严重,使其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刮花程度尤以近期笔者所买的古典cd为最,简直惨不忍睹,起初用在discman上,感觉无所谓,可当笔者近期考虑购进一台cary cd303的时候才开始后悔,实在不舍得在6000多元的机子上播放这种碟子。
  对于打口销量另一大威胁就是各大唱片公司推出的低价双张系列,例如philips的duo系列,双张只卖单张低价,60多。这使我想起了北京最黑的那家打口专卖,每张扎眼卖我30大元,怎一个黑字了得!!! 由于加入wto在即,“老外版”音像制品对现有音像市场的冲击,很有可能导致音像制品的全面降价,到时候打口扎眼根本不是其低价系列的对手,打口行业如果还是这般浑浑噩噩不求进取,前途堪虑!
  “发展才是硬道理!”完全可以在抓好进货品质的同时开拓经营项目,可以在广州海印市场这样的地方联系代售普及系列cd,或者干脆不进标注低价的产品,脱离这部分市场的竞争,把打口的经营重点转移到唱片公司的高价产品上。
打口碟源头再探(转)
这篇文章可能有点老了,不过还是想发出来给大家看看。其实中市场是,全国人民为一个boss打工,那个boss在美、日,法都有路子, 每吨加大概2000--3000人民币,就可以把打口变成圆盘。
*1。打口如何变成圆盘呢?很简单,注意到装打口得“条”了么?也就是那个能容纳25 张cd的纸盒,它的上面是有“口”得,而且很深,也就是说,下刀的时候并没有变浅,但是力度变小了,打口是“层货”,可能100张cd放成一摞,一刀下去(当然现实中不是用刀),前20张粉身碎骨,中间50张变成口盘,最下面的30张,可就安然无恙了,扎眼碟类似,目前打口cd的销毁方法也主要是打口,钻眼,激光销毁得技术用得很少,99年日本3寸cd有一批是激光销毁,02年的日版,也有级少的一部分是,略去不记的话,基本上圆盘都是用“削减力度”的方式得到的:把打口变成圆盘后,在当作废塑料运到中国南方(第一站主要是汕头地区),当然船载的表面是废塑料(也不能让人眼睁睁的看着圆盘过来啊 ),但是里面就是大家喜爱的圆盘了,这样的一船“废塑料”,通过关系进了海关,运到中国南方的费用是6万元,而当场“拆料”,就能拆10万元,所以是稳赚的。
*2:拆料的意思,就是整个粉碎,作为废塑料卖给废塑料厂,其实一船东西,并非全是cd,甚至有废啤酒桶之类的,拆料是一种最基本的处理方式,也是“打口业”的前身,拆料获得的利润,是一个基准值,下面我们可以看到,cd得最初价值,就是用(拆料+****)/吨来计算的,虽然稳赚,但似乎没人满足这个利润,于是圆盘就被单拿出来,最开始确实是按重量批发,比如日本版,在01年11月,刚出现的时候,是每吨=“拆料”+4500,也就
是,拆料能卖出的钱,再加4500,你就可以买到一吨日本版cd,当然是不可以挑的(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论吨买,理论上批发商都不行,下面会说道),这个价格也随市场需求波动,日本版的尖货很多,市场需求大,因此一年之后,涨到了每吨=“拆料”+8000。看来,打口cd第一步销售,确实是按重量的,不过是按吨计算,以前看过一个自称打口批发商的人写到“去和平,看到卖打口的特多,门口都一个秤,几块钱一斤”,真是让人笑
掉大牙……这些cd如果直接卖给北京,上海等地得打口商,那他们可真的是暴利了(单张成本不到3块钱),可实际上,这些cd 95%以上都按吨卖到了同一个地方,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所
谓“中国打口源头”,广东和平县。
*3 广东和平县,所谓得打口源头,实则是汕头以下的一级批发商,最大获利者,因为他是按重量买来,却是按张数卖出的,这里诞生了打口的。很多量词:柜,件,条……1柜=40件=360条=9000张盘,至于为什么汕头得货都流到了和平,有两个原因。1.汕头老板只接大宗生意,起码上百万,普通地区批发商没有这个实力和气魄。2。汕头老板和和平的老板关系比较好,生意也做熟了,又都是本地人,于是就只和和平联系,运筹帷幄,在家
里数钱玩。在和平,cd被和平的老板略略整理,这时候诞生了第一批零售的cd,就是看起来就“尖”得超大box set,比如miles davis几十张一套得boxset,包装如骨灰盒般精美的大套古典,还
有有些公司的全集(比较有名的是蓝点公司的 jazz超大box set,自带一个书架,可以想象了吧,有点像咱们国家的四库全书)。这些东西卖的可不便宜,单张20-25一张按张数,可怕吧,所以北京很少见,外地,如上海,广州,也是本地打口商和某个“大户”商量好,才敢拿的。和平的老板检一边尖货,剩下的工作就留给各地的打口批发商,以及勤奋的零售商(自己下去挑货的)了,他们挑出当地能买的cd,然后通过货站运到本地,批发商还会自己留一些尖货不发,等待以后亲自卖,或者货品不行的时候拿来配货,或者仅仅是个人收藏(行话叫“砸窑”)。
这么一来,打口cd的单价大大提升,最早来圆盘的时候,是一件5000(平均一张22)的高价,但是目前一件在1000-3000左右,依货色决定,当然更便宜得也有,不过那些都不入流,我们就不考虑了。等这些打口发到各地,就是零售商们的事情了,这方面大家都是亲自接触,也没什么好说的,着重说说北京,北京在南方的批发商有王*和陈*,北京市场70%左右的货都是他们发的,前者是个金属迷,也喜欢自己留点尖货,他自己留的东西,有崔建《解决》日版等不世出的玩意儿…… 陈*现在不怎么留货了。另外30%除了零售商自己从广州进的以外,主要是分上海得货,因为上海有个特点,卖价很高,最尖的东西能卖掉,但是也剩下了大量的大品种,无法消灭,又不愿降价,因此北京打口商常去上海“检漏”,也能拿到不错的东西。最后再说点儿花边,以及对可能产生问题的回答。
*4,其实汕头的boss已经换了一个人,原来一直到02年都是一个人再做,但是那个人钱多烧的,赌***上瘾,把自己的流动资金也赌进去了,结果给堵死了,然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进货空档,之后他曾经的一个心腹大胆的重新打通了所有的路子,做起批发,成了新的boss,目前这个人年龄还不到30,很可怕吧。
*5有人想,钱都被和平的老板赚了?汕头的boss没那么笨吧?其实现在打口cd只是个副业而已,真正让汕头boss赚大钱的,是进口烟纸(做假烟用的,这点我不懂),这个按重量来,比cd不知道多赚多少倍,无非因为打口cd做惯了,才一直做着玩玩,呵呵。
和其他“黑色经济”一样,打口这一行当一直都处于地下状态,买和卖都行踪诡异。没有人能确切说清,10年来中国究竟消化了多少打口磁带和打口cd,又有多少打口贩子由此发家致富。
当然,打口的日子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好过,它不仅要与正版、盗版一起争夺市场,还要时时提防主管部门的查禁。
中国打口源头
业界公认的打口源头是:广东汕头的潮阳。广东地处中国南大门,毗邻港澳,陆地海岸线长达3300多公里,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点。而潮汕人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靠海吃海、头脑活络,是做生意的好手。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塑料加工和磁带制作的需要,汕头急需大量的塑料材料。在海外有路子的人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进口国外唱片公司的“洋垃圾”,来缓解原材料的部分压力。
国外唱片工业虽然极其发达,但也有自己的问题。唱片公司或是因为与歌手解约,或是因为仓库需要清仓,或是因为生产过剩,或是因为质量不合格,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过时”的磁带和cd需要处理。
理论上来说,这些“过时货”要么被碾碎,要么被焚毁,以杜绝它们再度进入市场流通。但实际上,唱片公司往往草草了事,只在上面打个口、扎个眼,就表明它们被“销毁”了。
本来这些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在美国或加拿大,回收成本可能比较高。
但是,如果把它作为垃圾倾销或兜售到发展中国家,则可谓“一举两得”。于是,这些“过时货”最终并没有从物质上被完全消灭,而是被中间商运到了码头,以废弃塑料的名义装箱打包,发往遥远的东欧、拉美、东南亚……还有中国。在中国的汕头,他们的生意合伙人正在翘首以待,盼望着这些“洋垃圾”的到来。货船到岸后,少数几个有路子的人就直接到码头上接货。然后再由这些大老板按吨卖给潮阳地区的一级批发商,中国打口的源头就在这里诞生了。
  潮阳的批发商可以说是最大的获利者,因为他们是按重量买入的,最后却是按张数卖出,里面的利润差价可想而知。
  星空传媒的高级经理、乐评人郝舫告诉记者,在打口成为一种买卖前,这些“洋垃圾”的“最终归宿”都是被送往当地的塑料加工厂。做这行的基本上都是当地的渔民,后来规模大了,有些渔民家里都置办了码头上用的运货叉车。
  “如果这么坚持做下来,有些人现在恐怕都成亿万富翁了。”郝舫说。
  地下商业王国
  1992年打口生意刚兴起的时候,郝舫曾和武汉的一位朋友去过潮阳。因为他的朋友对音乐不在行,需要找个人帮他挑货。
  潮阳的老板整理一番后,就诞生了中国第一批零售的打口带。当然,他们会留下一些“尖货”(好东西),像包装精美的大套古典唱片、几十张一套的米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专集,或是一些公司的全集(像著名的爵士厂牌blue note),要么自己收藏,要么留着等将来货不够好时,拿来配货用。
  挑剩下的,就留给下一级的各地批发商,或者是亲自下去挑货的零售商。然后通过隐秘顺畅、四通八达的货运系统,发往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
  就这样,这些打口贩子以真正的资本主义精神--从无到有,筚路蓝缕,一手创立了一个地下商业王国。
  可以算算,1柜(一个12米的集装箱)=400件=4800条=96000张cd。10年来到底有多少打口带流入了中国?就像天上的星星,谁能数得清?
  以北京为例,据悉北京市面上的打口带有70%都是南方的两位批发商发的,其余30%除了零售商自己下去进货外,基本上都是从上海拿的货。经过这些中间环节后,打口带的价格直线上升,从批发商那边拿一张大概就一两块钱,但零售时往往能卖到10块以上。
  原盘(没有被打口或扎眼,未伤及内容的)就更贵了,最早的时候一张平均在20块钱左右。因为打口带没有明码标价,再加上交易时的讨价还价,价格还会有变化。但扣去运费什么的,利润起码翻几番。
  最早的时候,打口以磁带居多,这些现在看来不起眼的东西,当时价格却高得惊人。
  郝舫告诉记者,1994年涅乐队(nirvana)主唱科特·柯本自杀后,他们的东西一下子奇货可居,锯得很深的,可能都会卖到七八十块钱。他自己买过两盘50块钱的磁带,都是切过的,一盘是音速青年(sonic youth)的《空想国》,一盘是史密斯乐队(the smiths)的精选。
  “打口”:成于盗版,毁于盗版
  从1998年后,打口的“黄金时代”基本过去了,其中主要是因为盗版的繁荣昌盛。有趣的是,当初打口的兴起,不能不说是托了盗版的福(因为盗版需要大量塑料原料),其后几年间还一度抢了盗版的风头,但最终还是不得不甘拜下风。
  郝舫说:“其实盗版既把正版的唱片工业给毁了,也把打口给灭了。”
  说起盗版的兴盛,其中竟然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打口的功劳。有传言说,有很多打口商后来分流做起了盗版。经过打口的洗礼后,这些人对西方流行音乐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知道乐迷们喜欢、市面上流行什么样的音乐,其盗版品种之广、数量之大,已经不是打口所能抗衡的了。
  据说,这些有品位的盗版商虽然盗版范围比较小,但总是缺货,其产品的包装、工艺比中国大多数原版唱片都更专业,这让很多不大喜欢打口的白领、中产阶级能够接受。
  乐迷的口味也越来越刁,而打口带基本上是大公司的大路货,偏门另类、独立厂牌的东西很少。打口做到现在,已经满足不了中国乐迷的需要了,生意冷清、直至今日的没落,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市面上打口带已经越来越少了,但质量却越来越好,因而与原装正版无异的原盘成了打口市场的主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那些有残缺的打口、扎眼“垃圾”渐渐式微,原盘才是乐迷想要的。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原盘,据说是因为中间商贿赂国外唱片公司的人手下留情弄出来的。
  郝舫表示,去年他到美国遛了一圈,结果在一些“二手市场”上发现零零星星的有几张打口带。“把它当作一门生意来做,可能只有中国。”
  考察打口这一产业在中国的萌芽,会发现偶然中有必然。当初到底是谁阴差阳错,第一个发现那些没被销毁的打口带可以拿出来卖,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在这一偶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必然性。
  “打口”=“需求”
  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国内年轻一代对于包括音乐在内的西方文化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求。但是中国在音像制品的引进和进口上至今仍然保持垄断,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图)至今仍是中国惟一有权进口国外正版唱片(制成品)的机构,其余单位、公司从事这项业务,都被视为非法。而中图引进的东西,很难满足中国乐迷的需要。
  此外还有价格的问题。进口正版唱片大都是一百多块钱一张,引进版也要60块钱左右,这一价位是普通工薪阶层、尤其是音像制品的主要消费群体--青少年难以承受的。价格贵、品种又少,当供给满足不了需求时,打口乃至盗版的出现和繁荣就难以避免了。
  据中国音像协会统计,中国每年光碟(包括音乐、影像等)的销售量约在50亿张左右,但目前中国全部合法生产线一年的生产能力只有6亿张,此间巨大的市场空白便由打口和盗版来填补。
  因此,尽管打口与盗版一样,都背上了侵犯知识产权的骂名,但打口的“廉而美”让人无法拒绝,让消费者心安理得地把一张又一张的打口带列入自己的唱片收藏中,尽管上面刻有耻辱性的标志。
  打口可以说是很巧妙地钻了法律的空子。它以废弃塑料的名义进入中国是合法的,但最终以音像制成品的形式在市面上出售,则是非法的。
  在对打口定性时,主管部门一般都视其为盗版或走私,或是笼统地称之为非法音像出版物,但从没有界定为“打口”,处理方法也与盗版和走私一样。
  据中图音像部的工作人员透露,1994年以前中图也进过一批打口cd,但是此后在有关方面的干预下,公司停止了这项业务。至今还有一批货在仓库里存放,不能拿出来卖。
  不过,中图音像部的工作人员强调:这些打口cd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进入中国的,也通过了审查,但价格比国外正价销售的同类产品低了很多。在性质上,中图进口的打口cd与市面上的那些是不同的。
  因此,很容易在“打口”和“需求”之间划上一个等号。
  至于打口(或现在的原盘)最终会不会消失,用乐评人颜峻的话来说,“只要中国音像制品的出版和进口还实行垄断和封锁,只要中国人购买力还不够强,(打口)就不会消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