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常发烧之旅:香港空巴A330机长家访+避震梁工作室家访,揭秘发... [复制链接]

41#

部份人的口味需要:

我的LCY外置超高音, 附有衰减2dB的选择掣; 喜欢音场较高、空间感较大、泛音较多的(例如我和刘老师) , 就无需使用; 反之就可用得着了(例如李伟才博士和邝大侠) ! 除上述选择掣外, 由于我同时使用4组多线分音的Celestial Cantus喇叭线, 要改变音色, 可以改变我那5线分音抽头的比例就可以了!

Aurum黄金镀膜超高音接缐(0.5米长,只用于接通音箱高音接点和超高音)实测结果:和般编织镀银缐比较,音压竟然大了2dB, 但因用Aurum缐后, 超高音的扩散角大增,听感上只有3D音场加大,没有音压增大的压迫感!


Aurum Celestial黄金镀膜超高音接缐


基于使用Aurum黄金镀膜超高音接缐的朋友只占极少数, 各位网友、前辈的线材, 建议使用: 铜镀银、单晶铜镀银、单晶银、单晶金银等效果较佳, 如果是编织线、小线径多重编织线(Aurum线材的窍门: 织织复织织), 可增加超高音单元的扩散角

相关造线理论以后再谈

TOP
42#

续谈“硬盘避震的诀窍”

回复 111楼静电的帖子

首先先要減少硬盘的震動:


先由硬盘硬件開始! 為減低硬盘震動, 以自帶CPUserver為佳, 可減輕主cpu的工作量;


然後是音源:

音樂軟件方面, 最好是無壓縮的檔案(例如wav,aiff), 可減少超量運算時硬盘的額外轉動和震動!


我的做法,是在欣賞前先以解壓軟件,例如: 用XRECODE,flac解壓成wav; 解壓後, 檔案容量會以倍數加大, 但主機和解碼的運算量減少,盘的轉動和震動明顯減輕!


更重要的反映在音質方面,flac相比: 由音色改善, 以至聚焦力、控制力、空氣感、細節、動態、微動態、3D空間感明顯增加!

TOP
43#


赞成这个做法,我是用foobar转的,还没有用过XRECODE。
eric 发表于 2016/10/30 9:25:10

XRECODE只是其中一个免费软件, 还有许多其他不错的选择!


我没用播放器, Window我用Fujisu(J River – Media Centre), 主力用Mac Power Book G4(iTune)! 一部17, 一部15, 一般Mac的声音比Window; 但若用laptop, 不论MacWindow, 较慢的旧机声音比较模拟化, 声尾较长、泛音较多, 最新机款不论Mac ios10Window 10, 我都未能接受!


总之: 声音以较旧的手提电脑为佳, 但内存则以较大的为佳, 最少2G, 4G更佳! 否则播放高解像档案时, 间中会窒! 我的组合中, 以黑胶最好声, CAS次之, Oppo 105最差, 但最常听!


我的CAS, 请参阅: 2010白天鹅音响展(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py5t.html

TOP
44#

如果能夠用上電動勢、扭力特強的AURUM線材: 如虎添翼!

在強大的電動勢和扭力操作下, 硬盘的轉動更穩定, 抖擺率降低, 糾錯率自然改善!


在Magic Link時代(1989年), 我們曾使用菲利浦(Philip) 第一代頂置轉盤CD機作電源線扭力測試: 先試原裝線; 在CD片上加上各種CD墊, 重量加至轉盤不能轉動為止。


然後換上一條較粗的名廠線, 仍然不能轉動; 最後換上一條Magic Link, CD機又可以重新正常播唱了!
TOP
45#

续谈 Aurum线材的奥秘

其实造线要从地线开始研究


Magic link的地线理论源自微波传输技术(按照当年的标准课程, 上课教授要花8个小时来讲解), 也就是20多年前的Magic Link的精义所在, 后来再进化成今日的 藤萝系甲(Wisteria Trail)”技术,或称无源电感回路屏蔽技术, 或无源电感屏蔽技术, 我简称为内屏蔽; 用在Magic Link上已成为我當年的设计特色


有兴趣的继续留意本帖, 对此会有更详细的介绍!

TOP
46#

Aurum线材所采用的技术理论, 传统的线导传输(Line Transmission)技术只是辅助品, 线材设计所使用的技术理论以微波传输(Wave Transmission)技术和《黄金镀膜》技術、材料等为主,配合复杂的结构(Network)和屏蔽(Shielding)技术,以取得超低的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Impedance)!


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Impedance) 的簡易計算方式, 由上圖的同轴线所示:

是以軸心的線材為基礎, 按一定的比例定出和屏蔽網(負極) 的距離, 以形成5075Ω等不同的特性阻抗軸心和屏蔽網的距離愈大, 特性阻抗愈低


「特性阻抗」+「匹配阻抗」的失真是能听得出,发烧神经线厂家既相信,亦在普遍使用其理论,但是难以用一般仪器量度的。


专业音响测试器材中最贵的Audio Precision, 达数万美元


就如许多中外DIY烧友和发烧线材生产商都有用在下28年前公开的Shotgun焊法(源於微波转输接地理论无源电感回路屏蔽技术: 簡稱: 内屏蔽),人耳听得出明显差别,但其效果最贵的Audio Precision频谱测试仪就测不出来!

TOP
47#

与NBS的Passive Frequence Inductance Network(PFIN)有何不同,与相同之处……
正天飞云 发表于 2016/10/31 15:26:10

都是同源同种:  


我在1989年破解及公开MIT Shotgun技术之後, Shotgun技术改良为MagicLink编织法(3手辫)并公开发售,

NBS1993年将3手辫改成4手辫


我在2000年将MagicLink再改良为Aurum“藤萝系甲(Wisteria Trail) + 黄金镀膜的复合传输及屏蔽技术, 不但消除了这种技术高频不足的缺点, 更使之变成高低频伸延特佳的技术, 尤其是超高频至极高频的伸延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16-10-31 16:35:21
TOP
48#

为证明射频(30kHz3GHz)干扰对20-20kHz的影响和所引致的互调失真,和在下的「黄金镀膜」和「藤箩系甲」线材对此的平抑和屏蔽作用,做了许多实验,先用5万美元的Audio Precision做频谱测试,再用售价相若惠普和国产的射频测试仪,结果是鼓舞性的,只是为免招闲话,我没有公开而已。


无源电感回路屏蔽技术(内屏蔽)制作所的神经线(例如:MIT Shotgun、我的藤萝系甲》技术(Wisteria Trail)用於Aurum, MagicLink),既符合理论,正確方向听起来又有效、改善亦大;相反方向接上, 就失去效用!

价值5万美元的Audio Precision Aurum《黄金镀膜》线材


但在我所接触过的专业音响测试器材中(最贵的Audio Precision达数万美元),其正反方向的测量结果, 都是没有分别的。


国产的 高性能射频一体化矢量网络分析仪(30kHz – 3GHz) 及 Aurum《黄金镀膜》线材


但改以更昂贵的射频测量仪呢, 就无论是国产的(较便宜, 也要数十万元), 还是进口的(例如HP, 高达200万元以上), 其正反方向的测量分别, 就马上现形了!


高性能射频一体化矢量网络分析仪(30kHz – 3GHz)

TOP
49#

回复 134楼正天飞云的帖子

无源电感回路屏蔽技术并非始于MIT-Shotgun, 但1988年以此闻名, 本人在1989以此闻名, 此后有笔者的Magic Link系列(1989)NBS(1993)....Aurum藤萝系甲(Wisteria Trail)”(2000), 还有Siltech, Venture和近年的Entreq…最近就把Entreq网页上的Shotgun技术改名为External Earth Drain System (EEDS), 另相信由于无法解决Shotgun焊法 在高频衰减方面的缺点, 据悉Entreq把基本屏蔽网的使用都放弃了....


NBS稱之為“Passive Frequency Inductance Wiring Network”, 以下是NBS的描述:

Every NBS cable employs the circuitry of a Passive Frequency Inductance Network (PFIN) combined with hand-made construction and unconventional use of silver shielding. The higher the line of NBS cable, the more sophisticated the PFIN circuitry becomes. Unique wire-weave patterns and the use of the finest materials available contribute further to the world-renowned NBS Sound.

A look inside the cable

NBS1993年将MagicLink3手辫改成4手辫


                              

以下是Entreq最新的描述, “Shotgun技术 刪掉了:
This entails the shielding / drain wire not being connected to the device’s negative pole, but is connected to another external earth point. One of our ground boxes is suggested.
This way, we drain off the interference/noise that the shielding absorbs to the ground outside of the signal paths, instead of the usual mixing it together with the signal wire at the connection to the devices.

外部接地排流系统(EEDS),以下是Entreq的描述:

这意味着屏蔽/排流线不连接到设备的负极,而是连接到另一个外部接地点。我们建议使用我们的接地盒。

这样,我们排除了屏蔽吸收到信号路径外部的接地的干扰/噪声,而不是通常在与设备的连接处与信号线混合。

TOP
50#

Shotgun焊法

以下Shotgun焊法发表于1989年的香港HiFi音响杂志




TOP
51#

造线理论

在造线理论方面: 为免长篇大论, 有兴趣的, 请参考我下列博文

漫话神经线 (一至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ap9m.html

神经线随笔谈 (一至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dpvy.html

神经线之神话  (一至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brfp.html

附图片: 当年最常用的3本参考书复印件,微波传输(wavetransmission), 结构(network)及噪音(noise), 上面还留有我当年的铅笔手稿痕迹


我在80年代开始研究造线, 先在此感谢当年教我造线的3位博士老师, 另外当年较重要的参考课本有下列几本, 有兴趣的, 请参考下列的链结:

1.     微波传输: WaveTransmission: Amazon.co.uk: F. R. Connor: Books

2.     结构: Networks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sbn=0713135778

3.     噪音: Noiseby Connor, F. R. (Frank Robert), 1927- - Capita's Prism

TOP
52#

我是MIT、Siltech、Audionote、VDH、NBS用家,尤其是Audionote SOGON虽然整体线身设计细软,但外部接地排流系统(EEDS)设计非常巧妙。玩到深处,Audionote SOGON的线材,虽为熔点非常低的银制李慈线,音乐味好且毫无光辉之感。
正天飞云 发表于 2016/11/1 14:54:39

同意Audionote SOGON的线材,音乐味好且毫无光辉之感。

AurumAurum Notes系列, 就是参考其声音持性后, 所作的设计

TOP
53#

Audio Cable Distortion is not a myth

权威文献:

Audio Cable Distortion is not a myth

= 线材的失真是音响组合中最大的,改善也可以是最大的


谈科学要理论与现实兼顾,新理论的发明每每是由为旧理论解释不了现实的问题,而不是以有所不足的旧理论去否定现实的存在,找出原因后自然会形成新的理论和发明专利了。


附美国专业录音师协会AudioEngineering Society2006年发表的一份权威文献:
Audio Cable Distortion is not a myth 封面(版权所有,售20美元)



以实验举证和力证劣质线材所导致的失真和优质线材的音响改善作用,及证明音响组合失真最大的环节就是线材,线材的重要性绝不在器材、和校声避震之下!


认为线材无效的不妨一读!

TOP
54#

非常赞同,我玩的器材非常简单,音源OPPO BDP-105D,功放YAMAHA 雅马哈RX-V10,可线材的价值不知比这些器材贵了多少倍。
正天飞云 发表于 2016/11/2 16:53:39

佩服!  


看来大家不但志同道合, 兄的线材和器材价值比例可能比我更高呢!

TOP
55#

我想问,线材插头好像是黄铜吗?应该也用单晶插头啊!看到现在最大的迷惑
suv88 发表于 2016/11/2 19:05:08

Aurum线材由于高频至超高频的感和伸延度特别出色,  一向都以青铜、青铜镀金插头作为标配,

大忌使用白金、 纯银系列的插头!  

Furutech的单晶铜镀金喇叭线插头, 效果也不错, 正 扩大使用中!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16-11-03 00:04:45
TOP
56#

科普补充:

许多高级音箱的分音器, 为了减免高低音、或高中低音之间的讯源互扰, 电能虚耗(高音单元耗电低, 低音单元耗电高), 而产生的失真和轰鸣, 都会有Bi-Wire : 孖线分音 / Tri-Wire : 三线分音 的优良设计。(為追求完美的分頻點: 我現時自用的仙樂音箱的分音器是五线分音)


音箱有Bi-wire的优良设计,而喇叭线没有Bi-wire设计的话,平衡度会比较弱,尤其在高频至超高方面,浪费了音箱Bi-wire的设计,这会同时反映在3D音场的高度感方面有所缺失


一般音箱线(也包括其他线材)的设计,只是尽力在电感值(Inductance)和电容值(Capacitance)方面取得平衡!而电感值管高音,电容值管低音;以传统的线导传输技术,要把高低兩極的伸延都做得出色并不容易。


若要高低兩極的伸延同时取得改善,必需要降低特性阻抗!

如果是同轴线,例如电视天线或电源线,简单的做法是把线径加粗,使屏蔽网和线芯的距离加大就可以降低特性阻抗了!


这造法胜在简单, 也是许多名厂发烧线喜用的解决方案! (这种结构较适用于MHz以上的超/极高频传输, 20~20kHz则会有控制力不足等缺点, 但这结构不良的副作用是题外话, 不谈了!)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17-07-07 15:35:53
TOP
57#

但音箱线方面,由于担心低压大电流及长度较长,容易导致高频(超高频更不用说了)造成衰减,多数厂线,都没有屏蔽。如线芯加粗(或使用2对同样的音箱线)的话,电容值就会加大,相对电感值比例马上降低,高频量感实时降低,于是高频即死!


亦因如此, 一款表現平衡的音箱线, 若然用2對同款的音箱线, 去分別獨立接上喇叭的高音和低音接頭之後, 高低音的平衡度就會失衡了!


音箱线跳线的出现,既可省掉多一对用作Bi-wire音箱线的费用,也避免了用多一组音箱线而导致高频不足的问题,但却废掉了Bi-wireTri-wire的优良设计!

TOP
58#

不知梁兄这次参不参加东方音展?有机会我同另外一位玩线高手,拜会拜会梁兄,函请老兄多多包涵!
正天飞云 发表于 2016/11/3 10:14:07

兄台客气了!


今年没有报名参加东方音展。若能抽空观展, 当必先PM联系。


对话间感觉与兄是英雄所见略同, 若不嫌弃, 希望能和您俩交个朋友, 互相分享喜好, 若将来有机会互访就更理想了。 可PM在下

TOP
59#

Aurum音箱线由于是采用了微波传输和黄金镀膜技术,无惧高频损耗,既可全屏蔽,又不大受电感和电容值平衡的限制影响,所以在将功放和组合深挖潜的原则下,只要不介意线料太粗的话,基本是:愈长、愈粗、愈多愈好,我自己用上了45米孖支/3支结构的Celestial Cantus,現時每边共11条粗线,特性阻抗和内阻超低,还有5线分音呢。要变声,只要抽头改变5线分音的比例就可以了!


用上了45米孖支/3支结构的Celestial Cantus


作为历史文物, 我前后设计过5款仙乐音箱, 全都放在我的金缐试音厅!




TOP
60#

Aurum缐的特点之一是愈长愈好,长缐的控制力更强、3D音场更大、细节和微动态更丰富、音色也更佳,缐驳线以取得Aurum长缐的效果,是信号缐和电源线是Aurum用家惯常的做法,而且接驳后不带可闻失真


附图是我的唱臂信号线, 孖支结构的Aurum Celestial Cantus , 3米多, 上图中独立的唱臂地线是旧的, 现在()已换上了E版和本帖主角梁先生刚试过的Aurum Celestial 包括地线在内, 这也许是世上最粗、制作成本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唱臂信号线了!  用驳插是方便升级换线。


以较高价的型号接驳较低型号,是高效费比的做法,以较低成本去取得高价长缐大部份的音色音效优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16-11-04 10:48:0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