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说说杜普蕾 [复制链接]

1#
以下文章不是原创,特此说明。

杜普蕾生平简介(1945-1987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于1945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当她4岁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大提琴的声音,她就要求那样乐器,从此展开了杜普蕾与大提琴之间的不解之缘。


1965年,杜普蕾担任大提琴,英国指挥大师巴比罗利爵士(Sir John Barbirolli)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出英国作曲家艾尔加(Elgar)的大提琴协奏曲。这份录音对杜普蕾非常重要,它奠定了杜普蕾在演奏舞台上的地位。钢琴家古尔德曾经说过,杜普蕾的艾尔加协奏曲,呈现了无限的悸动与热情。


很多人都喜欢听她的协奏曲录音,在管弦乐衬托下,她全身投入,充满朝气,又不失女性的细腻,也不是完全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的情感演出。从她手指尖的传递出来的琴音,让人完完全全地被她的热情与音乐诠释所感染。


  据说,宗师级的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史塔克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真是一语成谶!也许只有顶尖的艺术家才能理解自己顶尖同行的水准,史塔克听得出,杜普蕾是用生命在演奏,为了琴艺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


  1967年,她在耶路撒冷和犹太钢琴家兼指挥家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结婚。可惜到了1970年,她的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迫使她不得不中断演出活动。 1973年,她在伦敦最后一次公开登台,演奏的曲目就是与她渊缘最深的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从此告别音乐舞台。


  在电影《Jackie and Hilary》(她比烟花寂寞)中,有一段对话:


  “如果我从此不拉琴,你还会爱我吗?”她问。


  “不拉琴,那就不会是你了。”她老公说。


  世事总是不尽如人意,上天给予杜普蕾最完美的音乐天赋,又只给她在舞台上十年的风光岁月,如彗星般的短暂。幸好她成熟得快,这十年间她所留下的音乐记录,所达成的音乐成就,已经足够令她不朽,所有跟他合作过的音乐大师都对她赞誉有加。杜普蕾的音乐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充满内涵,而且还会激发出同台演出者的潜力。


  杜普蕾的姐姐和弟弟所写的书和根据此书拍的电影均遭到广泛质疑,大提琴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小提琴家帕尔曼、中提琴家祖克曼等人在影片首映期间公开在英国《泰晤士报》上发表声明指出:“影片中的杜普蕾决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杜普蕾”。后导演努培(Christopher Nupen)制作纪录片《Who Was Jacqueline du Pré?》,再次描绘了她的一生。


中国的傅聪谈到大提琴家杜普蕾:“杜普蕾16岁时我就认识她了!我与杜普蕾及巴伦博伊姆都是好友,杜普蕾还是在我家经我介绍而认识巴伦博伊姆的!而我非常喜爱杜普蕾的演奏,她真是最棒的!她的演奏个性太强了,无论谁都能很轻易辨认出她的琴声。”
最后编辑luluimg 最后编辑于 2010-04-03 21:54:20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4/20 10:14:2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
Conductor: Sir John Barbirolli (巴比罗利爵士)
Ensembl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伦敦交响乐团)
Performer: Jacqueline du Pré(杰奎琳•杜普蕾)

这张唱片是爱乐者几乎人手一张的名盘。既列入美国TAS发烧榜,又是英国企鹅古典音乐评鉴的三星带花,也就是说这是难得的演奏和录音俱佳的唱片。
大提琴,这种极富男人阳刚之气的乐器,一直是男人们的专属,像卡萨尔斯、费尔曼、托特里埃、傅尼埃、罗斯特罗波维奇等如雷贯耳的大提琴演奏家无一不是男性。女性大提琴家少之又少,而有个性、有创见的女性大提琴家更是凤毛麟角,但是杜普蕾却是例外。作为托特里埃和罗斯特波洛维奇的学生,却没有笼罩在老师们的光环下,而是走出一条新路,那就是全身心投入,饱满的激情与充满力和美的表现,这一切都体现在她演绎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中。
这支曲子是埃尔加纪念去世的妻子的,也是作曲家毕一生之功力所创作的最后大型管弦乐作品,可以说是埃尔加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整支曲子情感起伏很大,真挚,同时又充满哲思,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很难掌握,因此演来难度颇大。在这张唱片里,杜普蕾也用尽了全部的才华,完成了这次千古绝唱。杜普蕾是全身心投入,甚至有些奋不顾身,既充满朝气,又不失女性的细腻表情,但并不是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情感。从录音上说,这张唱片可说是代表了EMI公司1960年代的最高录音水平,大提琴质感非常好,音色超卓,泛音很美,再加上巴比罗利率领的伦敦交响乐团坚强有力、富有激情的烘托,使整个音场宽广宏大。在慢板乐章中,乐队伴奏与杜普蕾一唱一和,互诉衷肠,极具感染力。
TOP
3#

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Conductor: Daniel Barenboim(巴伦博伊姆)
Ensembl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响乐团)
Performer: Jacqueline du Pré(杰奎琳•杜普蕾)

杜普雷和巴伦博伊姆不论在生活或是音乐上,都是最佳的伴侣。他们的合作演出,很多乐评人说是奇妙的一对。这部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据说,当年勃拉姆斯第一次阅读到这首协奏曲的总谱时,表现出既羡慕又懊恼:“我要是知道大提琴协奏曲可以写成这样,我早就写它一首了!”可见它确实是部非常杰出的作品。
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和德沃夏克来到美国后的第一部作品《“自新大陆”交响曲》遥相呼应,但更多体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内心的忧愁,而大提琴细腻丰富的表情和甜美浑厚的音色,尤其适合这部作品的内容。
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宏伟而壮丽,第二主题略含忧伤。第二乐章是一个柔板,无限温情的旋律饱含着思乡的愁绪,引用了作者自己的一首爱情题材歌曲的主题,以沉浸于爱情的少女的感情来比喻自己的思乡之情。末乐章仿佛一支激动人心的舞曲,迸发出无法抑制的喜悦,似乎故乡已近在眼前。
TOP
4#

呵呵,楼上说的没错,这个帖子的三部分内容,都是在网上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编辑。这个帖子的目的,只是给不了解杜普蕾的乐友一个很粗略的介绍。
之前没在帖子里面说明资料的来源问题,疏漏了。
最后编辑luluimg 最后编辑于 2010-04-03 22:13:25
TOP
5#

感谢keli乐友的贴图,610乐友的链接。
TOP
6#

话说大提琴家哈雷尔也有杜普蕾用过的琴。具体如下:
      哈雷尔使用两把绝世名琴,一把是1721年的Montagnana 大提琴,这是他用父母的遗产购买的一把琴。
      另外一把是1673 年的Antonio Stradivarius大提琴,这把琴是已故英国大提琴家杜普蕾生前使用的一把琴,这把琴几乎跟随了杜普蕾一生。哈雷尔把这部琴命名Jacqueline du Pré,纪念这位女大提琴家。
TOP
7#

目前马友友使用两把的乐器分別为1733年制Montagnana大提琴及1712年制Davidoff Stradivarius大提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