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来了30几位客人,LP单位的同事,来看我的新房子,特别表示要看我的听音室。
朋友来了有好“乐”。于是,爱好音乐的来到听音室,坐着,站着,各随所愿,“皇帝位”让给美女坐吧!(来了一大堆美女啊)
我小心打开音箱,在一大堆CD中搜寻。
听钢琴?好!常听的肯普夫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第七轨就是莫扎特K310第二乐章!不断敲击的琴声,我每次聆听都声声敲在我的心坎上。取下这张CD,接着放入的是内田光子的莫扎特,第八轨是K545第二乐章,那是一种生命的梦呓,唱出的是人生如歌,奈何短暂!
有喜欢听民乐的,一张陈敏的二胡《祈》,这是同事在日本给我带来的,悠扬诉说着女孩心中的往事。于红梅的一张《迷胡》,带着草原的牧歌味道,朋友说有点像马头琴呢!
琵琶是我最喜欢的民族乐器,这次不听那些老掉牙的传统曲子了,一张蒋婷的《舞》,是我在网上淘到的,第二轨就是那首很“滥”但很经典的《橄榄树》,不过,这个琵琶演绎有特别的味道,其中还有一段蒋婷自己的吟唱,美丽凄婉动情。贾鹏芳的二胡伴奏,悠扬穿梭在琵琶声中。
再听古筝。找到李炜的那张《秋思》,古筝铿然有声,就像在面前演奏一样。宋飞的二胡伴奏配合默契,就这样对话着诉说着,而我们也在对话着诉说着。。。
朋友中有一位特别喜欢唱歌的。找到一张刘玉婉的《红叶恋》,这是她送给我的签名版。她的碟很少。但唱得很好,不亚于现在那些很有名的唱民歌的。又到红叶飘飞的季节了,听起来很过瘾。
听乐队吧!余隆指挥中国交响乐团的那张名碟,CD的封面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仙境的味道,一只白鹤在幽静的湖面上行走。第一首《森吉德玛》,是贺绿汀根据内幕民歌改编的器乐作品,非常动听的旋律。
回到西洋乐,一张海顿莫扎特的小夜曲,再次把我们带到欧洲十八九世纪的维也纳,那是另一种风景。
与非发烧友一起聆听音乐,真的蛮开心!
晚上大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