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个和两个《哥德堡变奏》 [复制链接]

1#

最近买到的三张哥德堡变奏。这些天一直在听。写点感受,喜欢哥德堡变奏的朋友来讨论啊。





首先说说我心目中这一曲目的标杆。古尔德82年的钢琴版是我听到的第一个哥德堡变奏,也是至今我最喜爱的一个演奏。这版有人喜欢有人嫌,但是基本还算是公认的名版,优劣就不多讲了。
对于大键琴的演奏,一开始很喜欢兰多芙斯卡的演奏。现在最爱的是莱昂哈特在DHM录的那一版。记得第一次听莱昂哈特那张碟的时候,很是失望。觉得怎么如此缓慢,而且节奏古怪,忽快忽慢,甚至有时感到“卡顿”的现象。后来听久了,熟悉的莱昂哈特独特的语言才慢慢体会出这版的妙处。
莱昂哈特的琴声比较纤细,听上去很纯净,但是这样很容易造成音色单调、声音不饱满的弊端。这就需要节奏和力度上的变化来适当调节,莱昂哈特为了压缩声音之间的空白,将演奏提到比较高的一个速度。同时为了避免声音失控混乱,手上动作非常迅捷,严格控制,避免余音泛滥,创造出这种透明的感觉。速度快同时还注意保持节奏和力度多变,避免听感乏味。正是这样才能保证在高速的演奏下,听者觉得“从容不迫”,不会有压迫感。一开始我甚至错觉这版速度如此缓慢。


首先是席夫在ECM的现场录音,以前听他在DECCA的录音,不是很喜欢,总觉得有点死气沉沉的,缺乏巴洛克音乐应有的光芒和活力。感觉这次的ECM版中技术的变化并不是很大。但是相比录音室却有了灵气。不管什么人,最难的就是在突破自己的同时不丢掉自己。古尔德成功的做到了,席夫这一次也做到了。音乐变得“活”起来了,被注入的生命,更多的思考体现在了音符里,这种注入的生命就是真情,这恰好是我在他DECCA版中体验不到的。听有人说席夫的演奏甜腻滥情。我到不这么觉得。演奏家赋予作品感情很重要,但这种感情不一定人人能喜欢。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感到的是真挚,真实的感情,毫不虚假做作做,很坦然很清澈。你可以直接面对演奏者内心的最深处,同时,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也被不由自主的打开。一种很宝贵的交流。


第二个是Gilbert的羽管键琴HM版,演奏流畅自然,音色明亮但是富于变化,节奏上的发挥也不保守。相比莱昂哈特,他的琴声明显要饱满一些,演奏也可以放得更从容一些,留给听者更大的思索时间和空间。这张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节制的浪漫”。演奏决不拘泥于文本,听者明显可以感觉到阐释者的个性包含在声音的组合中。但是更可贵的是,Gilbert没有把这种情绪无节制的放大使用。对于巴洛克音乐来说,我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节制”,每一个声音都恰如其分。可以美轮美奂,可以清醇明亮,可以幽怨婉转。但是绝对不能滥情。没有自己的感情的融合在音乐里的演奏绝对是失败的,但是如果有太多人造的多余的感情,那么也同样的糟糕。古尔德和莱昂哈特的演奏都是可以算是“节制”的典范(有的人可能不会赞成古尔德“节制”,在我看来,他的82年哥德堡是极端的节制,每一个音符都是深思熟虑后的自然流露,整体构架胸有成竹,毫无半点多余的边角。别的不多说,古尔德偏爱巴洛克和现代音乐就部分说明的他人格中的节制成分)。Gilbert的演奏从这一方面讲的确可以位列名版。


相反Fabio Bonizzoni在GLOSSA的这个录音中的“放纵”就让我生厌。这张碟对我来说绝对是一张地雷盘。听过两遍之后就扔下再也不听了。Bonizzoni既没有莱昂哈特那样对音色的节制也没有吉尔伯特那样对速度的节制。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声音轰炸。而且整首曲子节奏力度几乎没有什么起伏,愣是把“叮叮咚咚”的哥德堡弹成了“铛铛铛铛”,一味狂飙还没过半我就头要炸掉。


两好一坏,如果这就是生活,不算太糟糕。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2# 玄英閣 的帖子

Bonizzoni都有点让我扛不住了。兄台这么一说艾格尔那个我更不敢试了,呵呵
TOP
3#

古尔德55年的那个也非常好。但是和81年的比,我感觉略微有些毛糙。既然古尔德愿意打破惯例再录一遍。应该有他自己想要表达的新东西在里面。

狂飙我可以接受,就怕一味狂飙忽略了力度速度变化。莱昂哈特那个版速度也挺快的,但快中有慢,力度也有变化。所以Hantai那个我也比较喜欢,有的地方节奏上很有新意,但有些变奏里的力度对比对我来说略显夸张。倒是ross那个经常被人夸赞的版我一直无缘听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