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 [复制链接]

查看: 6746|回复: 33
1#
这是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该前级设计先后改版四次,最后定型以场效应管作缓冲输入,适应不同类型阻抗的音源,之后每一级均以电流放大形式递进。第一级3毫安,以后逐级增大电流,至末級静态电流达到70毫安!可以看到,线路中所用的晶体管数量比电阻数量还多,而通常一般设计所需的消振电容、电感等则一个没有!说明该设计电路十分稳定可靠。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在电路中受到的主动“干扰”最小,音色自然大气而优美,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晶体管通常容易出现的“冷、硬”的缺点。用手去摸一下线路中的晶体管,除了末級管必须安装散热片降温,其它小功率的晶体管也已经明显感到热度,可知已经进入甲類工作状态。这样设计使得整机除电源自身消耗已经达到500毫安以上,足可作为小功率功放输出了。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DIY经验的烧友自会明白其中妙处
实践证明,除了线路的设计安排,原件的选择对扩音机的音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在试版时用一般原件已经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但更换更高级原件後,音色才是质的飞跃,音色高贵迷人,既大气又从容,既甜润又厚实,既有胆机的甜美特质,又有晶体管机的高分析力。和另一台零件成本达万元以上的6SN7胆机比较,整体表现明显胜出,尤其分析力、层次感上更为胜出。
主要原件大致如下:电阻,主要为美国CADDOCK和英国HOLCO;电容,黑金刚(blak-gate,);机内线:搭棚线、信号通道均为纯银线;最后还有:特别定制的A类矽钢片变压器。
还可以想到什么更好的原件吗? 别相信那些只要设计好“校声”手段高就能出好声音的废话,什么原件出什么声是千真万确的!


01.jpg (, 下载次数:55)

jpg(2007/12/29 1:07:22 上传)

01.jpg

02.jpg (, 下载次数:62)

jpg(2007/12/29 1:07:22 上传)

02.jpg

03.jpg (, 下载次数:101)

jpg(2007/12/29 1:07:22 上传)

03.jpg

最后编辑后街男孩 最后编辑于 2007-12-29 01:12:48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

这是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该前级设计先后改版四次,最后定型以场效应管作缓冲输入,适应不同类型阻抗的音源,之后每一级均以电流放大形式递进。第一级3毫安,以后逐级增大电流,至末級静态电流达到70毫安!可以看到,线路中所用的晶体管数量比电阻数量还多,而通常一般设计所需的消振电容、电感等则一个没有!说明该设计电路十分稳定可靠。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在电路中受到的主动“干扰”最小,音色自然大气而优美,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晶体管通常容易出现的“冷、硬”的缺点。用手去摸一下线路中的晶体管,除了末級管必须安装散热片降温,其它小功率的晶体管也已经明显感到热度,可知已经进入甲類工作状态。这样设计使得整机除电源自身消耗已经达到500毫安以上,足可作为小功率功放输出了。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DIY经验的烧友自会明白其中妙处

实践证明,除了线路的设计安排,原件的选择对扩音机的音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在试版时用一般原件已经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但更换更高级原件後,音色才是质的飞跃,音色高贵迷人,既大气又从容,既甜润又厚实,既有胆机的甜美特质,又有晶体管机的高分析力。和另一台零件成本达万元以上的6SN7胆机比较,整体表现明显胜出,尤其分析力、层次感上更为胜出。

主要原件大致如下:电阻,主要为美国CADDOCK和英国HOLCO;电容,黑金刚(blak-gate,);机内线:搭棚线、信号通道均为纯银线;最后还有:特别定制的A类矽钢片变压器。

还可以想到什么更好的原件吗? 别相信那些只要设计好“校声”手段高就能出好声音的废话,什么原件出什么声是千真万确的!
TOP
3#

回复: 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

原帖由 csdam 于 2007-12-29 18:26:00 发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請问!特别定制的A类矽钢片变压器是什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应该是A等级。前面是笔误。抱歉。
TOP
4#

回复: 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

原帖由 卖油翁1 于 2007-12-29 9:27:00 发表
不错不错!不过还是要提一提:
1、未见多少美国CADDOCK和英国HOLCO电阻,多是DALE的吧!
2、到了这个高度,电源要更重视,可两声道分别供电,用更高档的电容,甚至上扼流圈。
3、输入、输出电容拟拆除。很多音源已......



卖油翁兄果然眼利!
1,现在供电电压为+-28V。当然也可以用更高的电压,但这样的话线路将要做大的修改,前面几级将很难再做甲類放大形式。之前也有试验用+-56V的线路,声音风格大不相同但并非是唯一或最好的选择,而且显得太“大路”而没有特点了。
2,线路中所见银钽电解为退偶电容。
3,增加两张换装了高级电阻等原件的图如下。图中所见其实是作为试版的平台,输出耦合电容和电源部分是固定的,当有了新的构思把主要放大线路换进去就行了。是不是很方便?^_^
04.jpg (, 下载次数:61)

jpg(2007/12/29 20:17:21 上传)

04.jpg

05.jpg (, 下载次数:51)

jpg(2007/12/29 20:17:21 上传)

05.jpg

TOP
5#

回复: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

说明一下,这是朋友为一帮高烧友做的试验版本之一,可能是最后的定型版。这帮高烧友已经在玩数万元级进口前级,要“毒”倒他们不容易
TOP
6#

回复: 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

原帖由 壮家汉 于 2007-12-29 20:34:00 发表
我也正准备做一台每声道26个管子的前级,对于崇尚简洁至上的我,算是破一次例了。


假如单纯从音色的角度,多管和简洁都是差不多的,主要肯用好的材料,出来的声音不会差。但要论对后级的驱动力,还是多管逐级电流放大的线路优胜。一些进口名机线路简约也能出好的声音,但仔细分析它们的一些做法很难学足的。比如用高电压,象FM可以用到+-100V!这样无论晶体管、电容等都要特别定制,日本AUDIONOTE甚至自己手工制作滤波和耦合电容。发烧友不知这些“奥秘”以为单纯仿它们的线路就可以出好声,其实是大错特错了。
TOP
7#

回复: 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

原帖由 烧也乐 于 2007-12-29 22:53:00 发表
当玩下新鲜罗!


憨都0岩啵!  
最后编辑后街男孩 最后编辑于 2007-12-30 00:05:3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