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养在深闺人未识----介绍一台好功放---已做补充并加图 [复制链接]

查看: 12208|回复: 40
1#
一台好的前后级功放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或者说哪些特点呢?我认为,好的功放一定是:速度要够快,惟有足够的反应速度和灵巧的应变驱动能力才能真实再现乐器演奏时产生的声音强弱变化规律;有了前面这一条,就能准确营造音乐的场感,于是第二条就是音色要优美。其实音乐本身是美的,如果扩音机出来的声音不美,就说明它有一定程度的失真。当然你还可以举出更多好功放必须具备的素质,但上面两条已经是很高的要求。说得具体点,就是推动市面上大多数的品牌音箱都能应付自如,声音听起来是轻松愉快质感自然真实。下面介绍的这台合并功放,我前后多次试听,觉得是达到上面所列举的特点的,所以斗胆向各位推荐,不妨有机会亲自试听比较,相信和我的听感不会有很大差别。
      简单有效的设计,听音室一角。
      80瓦输出的设计,特殊制作的环牛每只足有400瓦,保证功率余量,不用大水塘电解,以保证速度。也不用流行的甲类设计,连续长时间大动态输出温度升幅很少。
花都行.jpg (, 下载次数:78)

jpg(2007/4/25 20:53:34 上传)

花都行.jpg

花都行02.jpg (, 下载次数:61)

jpg(2007/4/25 20:53:34 上传)

花都行02.jpg

最后编辑后街男孩 最后编辑于 2007-05-03 20:01:35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养在深闺人未识----介绍一台好功放

音源为传说中的“软脚蟹”马兰士CD,但在这个组合里完全没有“软”的印象。音箱为尊宝中低档HIFI、AV两用型号。听过的朋友认为只能表现出功放的6、7成功力。
花都行03.jpg (, 下载次数:62)

jpg(2007/4/25 21:00:16 上传)

花都行03.jpg

花都行主音箱.jpg (, 下载次数:69)

jpg(2007/4/25 21:00:16 上传)

花都行主音箱.jpg

TOP
3#

回复: 养在深闺人未识----介绍一台好功放

功放内部图,黑色方盒内才是这台功放的核心设计之处。哈哈,看来设计者也学鬼佬的“绝招”了。
MIT信号线,12000大元/对!值不值就见仁见智了。
功放内部01.jpg (, 下载次数:80)

jpg(2007/4/25 21:06:42 上传)

功放内部01.jpg

MIT信号线.jpg (, 下载次数:62)

jpg(2007/4/25 21:06:42 上传)

MIT信号线.jpg

部分软件.jpg (, 下载次数:68)

jpg(2007/4/25 21:06:42 上传)

部分软件.jpg

TOP
4#

回复:养在深闺人未识----介绍一台好功放

总的感觉:人声感情丰富,乐器质感明白,动态惊人收放自然恰当,低频力度一流,高频细滑,整体透明度高。是一种较为“现代”的风格。
唯一不足:中频亮感稍逊。
TOP
5#

回复: 养在深闺人未识----介绍一台好功放

大家认为怎样的功放才是"好"的功放呢?
TOP
6#

回复: 养在深闺人未识----介绍一台好功放

原帖由 kenbeyond 于 2007-4-25 23:13:00 发表
不喜欢这个万能板做出来的东西,看板的颜色居然还不是纤维板, 晕, 自己LAYOUT一个PCB做很难吗?


这台是实验版,正式的已经出了PCB,很厚的板子非常漂亮。
TOP
7#

回复: 养在深闺人未识----介绍一台好功放

原帖由 tt1672 于 2007-4-26 10:29:00 发表
原帖由 chm999 于 2007-4-25 22:48:00 发表
“软脚蟹”马兰士CDa之后的型号早就"硬"起来了!
听过的朋友认为只能表现出功放的6、7成功力: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软脚......


“白发三千丈”也不是说“量”过有三千丈,形容而已。
TOP
8#

回复: 养在深闺人未识----介绍一台好功放

原帖由 细钊 于 2007-4-26 8:31:00 发表
用上以中低频量感丰满出名的MIT信号线,中频还是稍逊,这台机的声底也真是薄了一点。


用上MIT信号线中频当然有所改变,但相对高频就变得少了。所以用线还得考虑整体音色的平衡。声音稍嫌单薄,应该与搭配的音箱档次较低有关。换对更高级的音箱,相信会有明显提升。所以已建议机主尽量搞对比如单拿落地这样的DD,以增强说服力!其实,在调试过程中曾推过比单拿82等难推得多的音箱,效果嘛,机主当然心中有数。
TOP
9#

回复:养在深闺人未识----介绍一台好功放

什么才是“好”的 功放,当然得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级别档次的作品。比如造价和售价形成的“性价比”。例如:
用单片机做成的功放再配上三分体带超低的音箱,就构成了多媒体电脑音箱,售价150元;
用单只双运放或双单运放做前级,又用单片IC按参考电路做功放,按厂机要求做个不错的外壳,假如出来的声音还可以让要求不高的人满意,可以卖1500元;
用IC运放做前级,电源还搞的不错,推动分立元件后级,如果是国人做的,可以卖2-3千元,假如是鬼佬做的,则可以买5-7千元。:'(
又再进一步,讲究线路设计和元件搭配,分级稳压,左右对称镜相互相独立,全分立元件并且严格选件,还能甲乙类自动适应调整等等,则可以叫“高档“机了,就可以卖更高的价钱;
还可以更进一步,单差分输入改为双差分输入,采取推动电压高于功放电压,这样一来,元件说不定就要特别订做,再把线路板也做成镀金的,等等,呵呵,价钱吗?不用算也知道个大概了。
所以,发烧无止境,如能打破上面的价格规律,用较低的成本达到更高的水平,就可以算是”好“的或”很好“的功放了。-------我是这样认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