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识千里马,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奉为美谈。但千里马实属凤毛,伯乐更是麟角。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眼光短浅、狭义刻薄的所谓“专业人士”在一些艺术院校里尸居其位。他们不但不擅于慧眼识英才,发掘提拔后辈,更有甚者对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痛下杀手、乱加批评,大放厥词,扼杀了一批又一批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而下面我们要谈的就是关于朗朗准备考中央音乐学院时学琴的一次经历。
刚才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面对面》节目,朗朗.成长(下)
,里面朗朗谈到父亲陪自己到北京学琴准备考中央音乐学院,有某位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说他是笨蛋、反映慢、要吃药,弹钢琴象东北人种土豆、没才能最好是别学钢琴改行,还说朗朗考中央音乐学院不合适,应该进2、3流的音乐学校学习。朗朗当时极度灰心对自己产生了很大的怀疑,险些放弃了继续弹钢琴。然而,幸运的是他有个好父亲、以及支持他的小学老师和同学们。在朗朗准备放弃时大家都鼓励他,(在一次学校合唱团为欢送朗朗去北京的欢送会上,大家力邀心灰意冷的朗朗上台为大家演奏,演奏后大家真心地为朗朗的演奏鼓掌、欢呼,正是这些掌声、正是这些不是专家的普通人们,使朗朗又点燃了当一流钢琴家的欲望),他们是真正伯乐。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中国乃至世界将少一位独立特行的钢琴奇材。在这里我又不由的想起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现已不流行的话。
我真心希望那些自己不具备才能的、尸居其位的、误人子弟的“专业”艺术老师请千万别在对别人妄自评价,因为你自己不是天才,同样你也不认识天才,那么请你闭上你的嘴。(最好是滚出教育行业,但估计不现实,在外边饿死了就不好了),假如你不能做出什么有益贡献的话,也请千万别搞破坏。
朗朗遇见这个钢琴“老师”是痛苦的,险些断送了一个有卓越才华的演奏家的美好前程,然而他又是幸运的,有那些鼓励他的人,以及自己在被别人彻底否定后坚持下来的精神。
但生活中有很多天才被不幸地扼杀了。
我很想知道,这个老师是谁,请知情的DX为我们揭开这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