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演奏的12首练习曲总共写过三版(不包括帕格尼尼练习曲6首和演奏会大练习曲5首)
最早的是TWELVE ETUDES.op6,S136(创作于1826年),这版练习曲基本上还是属于流畅练习曲,和车尔尼的练习曲异曲同工,重点在于练习灵活的指法。
第二版,大练习曲DOUZE GRANDES ETUDES,S137(创作于1837年)
[upload=jpg]Upload/2006522026408608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5220271573731.jpg[/upload]
这是liszt壮年时的为展现个人超级技术魅力的颠峰之作,技术难度高的惊人,以至于其他一般的钢琴家很难演奏。就技术难度而言甚至超过了后来的“超级练习曲S139”。由于liszt本人在写出S.139后,把S.137视为不成熟的半成品,所以极度反对他人公开演奏该版练习曲,再加上超级恐怖的技术难度,大练习曲一直以来极少有机会被演奏。上图为霍华德录制的liszt钢琴作品全集第34集。这是该版大练习曲的世界首次录音,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upload=jpg]Upload/200612121201427307.jpg[/upload]
最后一版上超级练习曲,S139(1851年)这个最后的版本是在大练习曲的基础做了技术合理化的修改,技术难度降低了,但音响效果却更加完美,达到了钢琴创作的颠峰。前面介绍过了阿劳的philips 1977年录音。这里不做赘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李斯特》(俄国作者:亚科夫.米尔什坦 著)介绍说:李斯特在钢琴发展史上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可以概括为两点。
1、致力追求钢琴交响化。极大的丰富了乐器的语言,使钢琴成为乐器之王。
2、伟大的李斯特和帕格尼尼比起来,他更伟大之处就在于: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艺术,永远都是那么让人无法望其项背。而liszt恰恰是通过他的作曲,使钢琴技术更趋合理化,让部分钢琴家在相对不那么艰涩、可行的技术前提下,尽可能地达到相同的辉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