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奚秀兰并因奚秀兰而发烧之我终于失去了她!!!
她是谁?她是谁?终于失去了谁呢?不是别的,乃是LINN LP12。
LINN LP12黑胶唱盘,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很多人喜欢,认为用来听人声、弦乐是一绝。
计划升级LP黑胶唱盘,在心仪的唱盘里其中看好LINN LP12,而且在预算范围内。在广州“新陶街”一家经营黑胶软硬件的商铺多次听过LINN
LP12黑胶唱盘之后,让我放弃了她,决定另寻新欢,参考唱盘是这家商铺的“美歌”唱盘。
具体配置是:
唱盘:LINN SONDEK LP12,Linn Ittok LV II唱臂,唱头:“奔驰”的动圈(MC)唱头,唱放:丹麦王子,前级:不知,后级:JBL的专业功放,音箱:“达尼”老款书架箱。应当说后端的器材并不高档。
参考唱盘:“美歌”唱盘,铜转盘,报价比档次比LINN LP12高不少,唱头:“金嗓子”的动圈(MC)唱头,档次比LINN LP12用的唱头略低,其它的后端的器材不变。秒杀了LINN LP12。
这次试听只带一张唱片《奚秀兰 何日君再来 秋水伊人》,能够打动我就准备出手买下来,可谓一碟决生死,一碟判胜负,乃至一曲定乾坤,一曲认输赢。
这台LINN LP12黑胶唱盘品相、状态都不错,编号056***,中频饱满、大气、厚润,器材本身似乎就是一件乐器,中高频的转换有一个缓慢的提升过程,一种韵律的美感,着实叫人迷醉,此前已多次来听过,觉得很是不错,以前试听带了多张唱片。
本来准备买单拿下来了,可总觉得似乎差些什么?差些音乐感染力,听奚秀兰的《秋水伊人》不够地道,味道不够,这种特有的韵律的美感将音乐本身的感染力削弱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音乐味”?
看着店家有一台“美歌”唱盘,铜转盘,报价比档次比LINN LP12高不少,唱头是“金嗓子”的动圈(MC)唱头,档次略低,提出听听,店家接上“美歌”,再播《秋水伊人》:“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住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清,梦魂无所寄,空有泪满襟,几时归来呀伊人哟,几时你会穿过那边的树林,那亭亭的塔影点点的鸦阵,依旧当年情景,只有你的女儿哟~~,已长得活泼天真,只有你留下来女儿哟,来安慰我这破碎的心。”高低频的延伸比LINN
LP12出色,中频确实没LINN LP12的美感,而且偏瘦,但是,感染力却是胜出不少,意境棒。
此前在这儿曾经听过一次,当时觉得“美歌”的活生感逊色于LINN LP12,估计就是缺乏后者特有的韵律的美感。这是第二次试听,感染力胜出LINN LP12,LINN LP12是第三次试听。
此时已是下午18:00时有多,店铺即将打烊,我恳求商家:“麻烦您再接上LINN LP12唱盘,我再听一遍《秋水伊人》,只听一首,就一首。”
于是,店家更换音源用LINN LP12播放我带来的黑胶唱片:“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住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清,梦魂无所寄,空有泪满襟,几时归来呀伊人哟,几时你会穿过那边的树林,那亭亭的塔影点点的鸦阵,依旧当年情景,只有你的女儿哟~~,已长得活泼天真,只有你留下来女儿哟,来安慰我这破碎的心。”
没错,LINN LP12唱盘缺乏一种生离死别、激情如沸的感染力,相对逊色于“美歌”唱盘。
恰好,紧接着《秋水伊人》之后的曲子是《小小洞房》:“小小洞房灯明亮,手扶栏杆细端详,象牙床挂红罗帐,珊瑚双枕绣鸳鸯。鸳鸯戏水水翻浪,水上人影一双双,春来杨柳千条线,情思怅然有情郎。”味道和《秋水伊人》差不多。
难道这也是所谓的“音乐味”?
《秋水伊人》与《小小洞房》,前者“望穿秋水”,后者“鸳鸯戏水”;前者“不见伊人的倩影”,后者“小小洞房灯明亮”;前者“几时归来呀伊人哟”,后者“水上人影一双双”;前者“住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清”,后者“珊瑚双枕绣鸳鸯”;前者“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后者“手扶栏杆细端详”;前者“梦魂无所寄空有泪满襟”,后者“象牙床挂红罗帐”;前者生离死别肝肠寸断,后者洞房花烛男欢女爱;……。这显然是两种迥异、乃至完全相反的意象,虽然前者亲情,后者爱情,内涵不同,而奚氏的演绎也大异其趣,都丝丝入扣,分别拿捏得恰到好处,可LINN LP12播来好象差不多。有了前面的认识,注意到这个问题,只听了一段歌词就有了如此判断。
这不是真实的奚秀兰,而是LINN LP12参与修饰、“创造”的奚秀兰,奚氏的艺术感染力削弱了,多样性也变得模糊。
LINN LP12播的歌美不美?美!但是,这样一种美是失真的美,不真实的美,是一种带有LINN LP12独有的韵律的美感的美,相应地削弱了奚氏独有的美,弱化奚氏多彩的艺术世界的多样性,即使只听一个人的歌也是如此,具体表现在《秋水伊人》不那么感人肺腑,感染力弱了,《秋水伊人》与《小小洞房》两首风格迥异、乃至完全相反的曲子听来感觉差不多,这几乎等于说两首曲子都不能播得最好,况且,奚氏对音乐的处理本来就有一种韵律的美感,任意所之,无可无不可,似乎不需要LINN LP12来刻意强调。我的音响重播系统的音源部分的器材该不该选择她?姑且先不论其是否难于调校、状态是否经常保持稳定。
这又回到弥久常新的命题,音乐重播维真还是唯美?升级唱盘本来打定坚持维真主义和唯美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再一次聆听《秋水伊人》,此时有了主意:维真,美自在其中。“美歌”唱盘播放出相对更真实的奚秀兰,相对更形神兼备的奚秀兰,LINN LP12则参与修饰、“制造”奚秀兰。
大约在1981年,我父亲用双卡收录机播放《何日君再来 秋水伊人》,少年的我午夜梦回,经常被这迄今仍然魂牵梦萦的声音惊醒,怎么这歌这么感伤、颓废啊……,此后听了多年,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地听懂了她。如今,就是要找回、找到当年那样的感觉啊。再说,奚氏的歌本来就具备与时俱进的审美品质,常听常新。
我一直在说,奚秀兰这曲《秋水伊人》之佳妙,大概只有奚氏自己演绎的《雪山盟》才堪与争锋,较一日之短长。
奚秀兰这曲《秋水伊人》,犹如《二泉映月》,如泣如诉……
器材的选择如果不能决定,无法决断,就听奚秀兰唱的《秋水伊人》。以前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初选择音箱的时候,在ProAc和“雨后初晴”音箱之间徘徊,举棋不定,很多发烧前辈推荐“雨后初晴”,谓之为英国音箱中柔媚派的代表作。最后听一曲《秋水伊人》决定上ProAc,因其更能打动我。当时听的型号是ProAc T50S和“雨后初晴”的P3。这次升级唱盘也是听《秋水伊人》,一曲定乾坤
LINN LP12以难以调校著称,二手成色、状态找到好的不容易,这是很多发烧前辈的忠告。这台机子的品相较新,状态也不错,至少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没玩过对其调校的难易没感性认识。但是,此时已决定放弃她,另寻新欢。
其实,我从来不曾拥有她,也就无所谓失去她,曾几何时非常地仰慕她,希望拥有她,而当有能力拥有她的时候,却放弃了她。
最爱奚秀兰并因奚秀兰而发烧之我终于失去了她!!!
-
-
聆听LINN LP12黑胶唱盘(图一) 拷贝.jpg
(, 下载次数:5)
jpg(2009/5/22 23:50:1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