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近迷上布鲁克纳第8,9交响乐 [复制链接]

查看: 7315|回复: 34
1#
一直以为布鲁克纳比勃拉姆斯生的晚死的也晚,没想到错了。以前一直想试着听听布鲁克纳的交响乐,很难听进去。今年初的一天非常冷,一个人在家上网,随手放了一张刚买的布鲁克纳第八,逐渐被浑厚温暖的音响所吸引,竟然一口气听完。从此开始逐渐关注布鲁克纳,不过一直都限于第八。这首交响乐和贝多芬第九非常像啊。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51072335643086.jpg[/upload]
1975年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的录音。最早得到的版本,第一次听没什么印象了,搁置两年。最近比较烧又拿出来听。总的感觉不错,很硬朗,不是那种连绵的感觉。录音非常惊人。我听的几个第八的版本基本上都是柏林或维也纳的演奏,总之柏林的都比较抑扬顿挫一些。
TOP
3#

scfan 在 2005-10-8 12:13:12 发表的内容
说起布鲁克纳,除了老卡和Johum,切利不能不提吧?还有KNA和波姆的也不错。当然富特肯定是最好的之一,尤其是他的布7第二乐章。。。
[upload=jpg]Upload/20051082013572875.jpg[/upload]
切利的布鲁克纳两套应该是EMI比较好吧。自从迷上布鲁克纳立刻拿下一套3—9,先听第8,后听第9,其他的还没动。
他的速度真是很慢啊,而且是诺瓦克版的,比哈斯版要长一些,居然演奏了100多分钟。布鲁克纳的特点就是乐句特别长,速度还很慢,像瓦格纳《帕西法尔》的片段,其实结构还是很传统的。所以听贝多芬勃拉姆斯听的“审美疲劳”之后来听布鲁克纳,就越听越有味道,不太容易“疲劳”。
切利的虽然慢,气息还算拉的住,第八的特点很符合他的气质,尤其是第三乐章,三十多分钟,一点都不觉得长。诺瓦克版的结尾比其他版都长出一些,更尽兴,结构上也更完整。加上完美的录音,又是现场演出,慕尼黑爱乐精湛的表演,应该是此曲首选版本了吧!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510811335222893.jpg[/upload]
忘了上图了。
TOP
5#

最早让我感动的版本,战时富特文格勒指挥维也纳爱乐的演出,1944年。这个版是音乐与艺术出版比较早的转录,非常成功,比后来DG环保装的好多了。演绎特别具有激情,结构把握也恰倒好处。他用的是哈斯的版本。
TOP
6#

[upload=jpg]Upload/200510820471370936.jpg[/upload]
刚看到这张唱片是很激动的,立刻拿下——富特文格勒和柏林的组合啊!很奇怪的是1949年演绎比1944年的维也纳演出要逊色一些。其一可能是我个人口味的事儿,总觉得这个版本沉重,让人闷的透不过气来,处理上感觉也比较散。其二就是TESTAMENT的转录不是很好,过分追求音质效果,反而缺少乐队的和谐感,轻的段落也变的很响,没有动态对比了,比较嘈杂。1949年还有一个富特文格勒的版本也是和柏林爱乐的和这张唱片的演出时间差一天,收录在EMI的一套布鲁克纳历史录音套装里(里面好象有卡巴斯塔的第九),不知道怎么样。最后还有一个1954年的版本,据说不咋的。
最后编辑fsyfsyfsyfsy
TOP
7#

mahler2004a 在 2005-10-9 2:46:25 发表的内容
FSY兄:约胡姆大禾花的2CD,第8和第9.都是很好的演绎.第8是1949年录的,第9是50年代初.
切里的布鲁克纳,听过的几个里面,感觉也是各有长短,3和4好得不得了,但是7我听不惯,迷路了.



赶紧帮我订一张约胡姆大禾花!多谢。还有小花猫的约胡姆和大会堂的TAHRA也让人流口水!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510910585942899.jpg[/upload]
先上图,不久前刚抢来的。
TOP
9#

收录的第八第九两首。克纳佩茨布施这张可能是他最好的布鲁克纳录音了吧。第八是1951年和柏林爱乐的录音(同年的拜罗依特《帕西法尔》够惊人的!),这一年克纳状态不错啊。他的第八居然用的是沙尔克版,删节多,音乐的处理也有很大的差别,比方第一乐章结尾的长号居然是渐弱,第三乐章的开头低音提琴特别厚重,典型克纳的性格。克纳佩茨布施的特点就是音乐的幅度特别大,从极弱到极强层次丰富,戏剧性强。而且乐队在他手里总有一种特殊的音响,一听就知道是他挥的,融合性特别好(可以听听TESTAMENT出的1951年《众神的黄昏》结尾的音响的丰满程度就知道了)。这种气质在任何别的指挥身上都没有,所以尽管克纳有些怪,很少排练以至于乐队声音不整齐,有时会出些小纰漏,但是在整体上,在音乐的灵性上来说,他是很有自己独到之处的,也就拥有很多“另类”的支持者。
    第九是1950年1月28日的彩排,没有观众的。克纳佩茨布施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慢(至少给我第一印象是这样),有可能是《帕西法尔》听多了。这个第九还真是快(我有他三个第九,都快),特别紧凑,尤其是第一乐章,流畅啊。第二乐章相反慢一些,但节奏把握的特别好,节奏感特别鲜明——这也是克纳指挥的一大特色。第三乐章有个处理特别有意思,就是在铜管几次反复的一个动机,他总来个渐强,然后突然收掉,太有个性了。
录音很好,动态不错,音质也是单声道里最好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