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福特与好音质绝缘? [复制链接]

查看: 4960|回复: 31
1#
福特文革勒现象很典型,把他的录音提出来讨论一下音质问题,大家不妨来发表一下见解。
俺听的历史录音虽然算不上多,却也略有接触,可是福特(或者其他露面最多的指挥)这么多发行录音中,真的有世界最高水平的转制吗?
TAHRA算是发行乐队录音最积极的代表,可惜,俺听过的都很烂,M&A也很多,可是新出的象4049战时录音也不算好,倒是一些老的发行听起来好点。
Pearl的转制一向质量很高,可是,谁能举出Pearl的福特。。。?其他一些最高质量的公司都不太热衷于乐队作品,就算有福特的也是很少,而且不见得是通常我们想找的那些。
testment重发的一些算是过关的了,可是数量少不说,真正的转制俺不认为达到了世界顶级。
日本的呢?听过的最好那些,包括OPUS、Altus、Delta、greendoor等等,比TAHRA、M&A等常见的好很多,不过,仍然比不上那些顶级工程师的制作。
因此,俺觉得遗憾的就是,那些顶级的工程师都不热衷于这些福特一类热门录音的制作,这就使得我们非常遗憾地失去了欣赏高保真的机会???
(注意,这是个危险话题,请大家保持冷静!)
分享 转发
TOP
2#

俺为什么有这个感慨呢:
一:福特所在地据说录音技术当时世界最先进,实际最早的立体技术也出自德国。
二:福特主要录音都来自40年代和50年代。

举个例子,福特战时老贝田园,听听M&A的转制,感觉还行对吧?好,拿delta的来听听,就听听开头的部分好了,你能留意到M&A的有多少细节?乐队的不说,光是观众的动静就被压没了,乐器的质感更是模糊一片,跟delta的转制完全是两个层次。delta的是俺听过的福特录音中制作最top的层次了,可是随便拿过Pearl发行的门格尔贝格30年代的录音来比较一下,福特40年代的录音竟然不能比!要是找更强的,例如Marston转制的霍夫曼30年代(还不用找40年代的)一些协奏曲录音,留意一下乐队部分,俺听过的任何一张福特都不能一比。
TOP
3#

坦白说,没有效果的艺术家俺没兴趣了解。
TOP
4#

小花猫 在 2005-9-20 22:08:27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觉得不光是FURTWANGLER
就包括KNAPPERTSBUSCH ABENDROTH KABASTA
这几位(可能还有)他们的录音我们现在听来都不会很好
这个可能要说起来就很复杂了
我想简单的说说我的感觉
他们这几位都是特别重视低音声部的分量,按照声学原理来说,低音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难还原的。
这样的音响效果可能真的是很不该被保存在唱片中而应该去听现场的。在唱片中往往是混沌一片,那个时候的技术对别的还可以,但是要单独针对交响,特别是那种低音烘托非常丰满的音色还是很难尽得精髓的
反到是一些比如TOSCANINI MENGELBERG SCHURICHT
KLEBER这类比较突出细部分割,注意织体明亮清晰的指挥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更有利于在唱片中体现
乱写一点,请大家指教

低音是最难还原的,不过福特的录音转制低音都不好(俺听过的),虽然有原始录音的问题,俺认为是转制的问题更多一点,他那些低音明显比不上那些你说的不非常强调低音烘托的指挥家。
日本的顶级转制有两个很大缺点:
一是低音部容易炸裂,缺乏分辨率含糊不清;
二是缺乏暗色彩。
TOP
5#

立体声有时候会破坏声音的和谐。例如钢琴,在音乐会上听到的和谐一致的发音到立体音响里就变成了手指的杂耍。
TOP
6#

名级潜水艇 在 2005-9-21 11:38:44 发表的内容
再好的单声道录音跟今天的立体声录音比,都不堪一击。不过你如果只听少数几位艺术家的名演,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这个不同意,如果是乐队作品还勉强说得过去,单一的人声、小提琴、钢琴等立体声无太大优势。立体声最大的优势在于录入许多俺并不想听到的东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