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求教!升级换箱:丹拿C1和ELAC FS 210A 选谁? [复制链接]

查看: 10570|回复: 41
1#
打算换箱子,目前心仪的有丹拿C1和ELAC FS210A.以我现有的KRELL400XI+LINN MAJIK(魔力) CD,选哪一个相对合适些?请各位多多指教!
最后编辑pzzxxw 最后编辑于 2007-11-08 20:40:58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求教!升级换箱:丹拿C1和ELAC FS 210A 选谁?

顶上求教......
TOP
3#

回复:求教!升级换箱:丹拿C1和ELAC FS 210A 选谁?

多谢各位指教!听说不清210A的那个同轴中高音太厉害,定位之精准,音场之宽,令人咋舌!不知是否?
TOP
4#

回复:求教!升级换箱:丹拿C1和ELAC FS 210A 选谁?

首先转帖三篇对C1的评论
[转帖]Dynaudio(丹拿) Confidence(信心) C1音箱

参考价格:69000元技术规格: ●灵敏度 (2.83V/1m):85dB ●IEC长时间承载功率:170W●标称阻抗:4欧●重量:10.9kg●体积(WxHxL):200x445x430mm
一。细致入微的刻画 晶莹剔透的再现     文/ 洁川

为顶级扬声器与音箱的杰出代表之一,丹拿风靡于音响界已有20多年。从1977年成立开始,丹拿就一直稳步地发展,没有大起大落的兴衰,也没有波澜起伏的风云,却持久的得到了业界与发烧友的认同。在不同的时期,无论欧美、日本,还是中国等地域,它们总有大批忠实的拥趸。多年来,这些发烧友不言放弃,跟随丹拿,走过了漫长而甜蜜的音响岁月,留下的是深刻的丹拿记忆。这是传奇的音响历程,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无论对于丹拿自身还是对于发烧友而言,丹拿这一品牌都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近期,试听丹拿Confidence(信心)系列唯一的一款书架音箱,也是丹拿目前最高等级的书架式音箱——C1,再次加强了我对丹拿的认识:完美品质是丹拿不懈的追求。

信心,源自对音响的执着追求
近三五年间,无数曾经叱咤于江湖的Hi-END品牌淡出了音响市场,让人们唏嘘不已,因为它们曾经寄托了发烧友众多的希望。同时,又有许多知名品牌逐渐地放弃了对完美声音的追求,偏向于外观造型的豪华,局部细节的改进与夸张,甚至是独特玄技的炒作,以期吸引更多的注目,品质与完美不再是唯一的目标。Hi-Fi音响,此时已经丧失了目标。 虽然市场在变化及消费热点在转移,是不争的事实,但对音质的追求不应放弃。丹拿Confidence(信心)系列的推出,在这一特别时期,表明了丹拿的音响态度。继高挑修长、落落大方的C4、C2引起关注,在关于其外型一反传统的新颖、推动更容易及声音风格的变化等一系列的争论之后,它们以声音表现得到了我们的认同。在前后多次试听C1后,我也找回了对音响的信心:丹拿并没有随波逐流。而近期对C1作了一次详细试听后,我则有了撰文一论丹拿信心的强烈冲动。

优质的单元令C1傲视同侪
众所周知,丹拿以优质的单元闻名于音响界,曾为许多知名品牌的高档音箱采用,其Esotar T330是誉满江湖的顶级高音单元,而MSP低音单元则是无数厂家的模仿对象,原因十分简单:丹拿单元品质优良。事实上,多年来丹拿从未停止对单元的改进,每一细节,每一局部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C1所用高音Esotar2就是对T330反复改良的结果,这款充满魅力的高音采用了高效率的新磁体材料,加上超轻的铝制音圈,特殊涂层的新型软球顶材料的使用,令高频衰减更加地顺滑,于是这高音单元在谐振频率处拥有了平直的阻抗曲线。而170mm低音单元则是丹拿对一体化矽酸镁盐聚合物MSP振膜材料及磁路、结构、音圈等反复修正的成果,它体现了丹拿多年来对低音单元的理解。 事实上,丹拿在开发新的单元时,设计重点从一开始就放到了重要的技术标准之上,比如瞬态和相位,无压缩的动态,高超的分析力,自然的音色,以及对各种谐振的防治措施等。这一点,正体现于C1之上。

细致入微的设计是丹拿立世之本
充满动感,流畅的造型一反传统音箱的刻板,让C1拥有不失大方的平衡感觉,甚至是美感顿生。不能否认丹拿对外观同样是十分在意的。记得,当信心系列C2、C4推出时,我们都不由得眼前一亮,因为丹拿已经认识到,外观总充满着吸引力。 事实上,无论C1、C2、C4,丹拿信心系列并不唯有外型的美观。信心C1扬声器前障板的几何尺寸、线条形状,全部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与测算。前障板厚达38毫米,并通过一块高度防震的木板与极其坚固箱体结合在一起。为何采用如此强化设计,就是为了减少因喇叭单元在运动时产生的相当大加速度对声音的影响。 不难发现,C1的高音单元均嵌附在铸铝成型的模板上,其设计的真正目的是因为丹拿Esotar2软球顶高音的强大脉冲能量会产生相当高的加速度,其能量巨大,会令乐音还原变得模糊,缺乏准确性。而厚实的铸铝模板,在成功减震的同时,也为音圈提供了良好的散热,保护了单元的安全。 有一点容易为发烧友忽视的是,丹拿基于多年研制专业录音室监听音箱的经验,了解到大多数的唱片都有着相当高的录音水准,但由于房间反射声的缘故,它们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还原,特别是延时反射,尤其是来自于地面和天花板的反射声,掩盖了唱片录音中的不少细节。而丹拿与此对应开发的指向性控制(DDC)技术则被应用到了全新的信心系列扬声器中,这也是C1在试听时堂音、泛音异常丰富的主要原因。

忘我的境界,空灵的绝唱
记得初听时立刻可以发现,C1表现出的空气感十分强烈,迷漫于试听空间,其场景交代鲜明,具有异常强烈的临场感。高、中、低频连贯,行云流水般的畅快、通透。清澈见底,一览无余的表现,细致、充分地显现出现场的氛围。可以发现,C1在一丝不苟的追求音质的完美,聆听不久就有如上的感叹。 随后在数段不同类型音乐的播放中可以发现,C1泛音丰富,表现音乐结构紧密,瞬态反映迅速,捕捉细节变化能力强,干净利落的低频收放自如,不存在松散的状态,声音果断而精练,而这正是优质单元之功,而C1在超高部分的强化则是DDC技术的具体应用。它那款优质高音单元表现的确出色,其能量强大,拥有号角般的穿透力与能量感,而平滑的曲线则令其与低音单元良好连接,分频器设计也就十分容易,6dB的简单分频就可以让高、低音无缝般的严密与连贯,同时也减少了声音损耗。这一点优点也反映在声音之上。 通过更长时间的聆听则可以发现,C1在努力表现声音,而非自己的个性,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它可以将音乐的各声部清晰而理性地支解,错落有致的安置于现场中应该存在的位置,这则是丹拿对音响理解的一种具体体现。强弱对比也是C1之强项,它将音场,演绎的空间中的每一细节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超强音后的弱小音符也清晰而毫不凌乱,层次十分清晰。 在精心的搭配下,C1可以满足听者的任何要求,哪怕对付让人无暇顾及的复杂音乐状态,它都游刃有余,强烈的Hi-Fi感令C1堪称书架音箱之王。

摘自《家庭影院技术》

二。信心十四载——丹拿Confidence(信心)1号技术大揭密


文/苏堤

丹拿(Dynaudio)作为全球顶级扬声器与音箱的代言人之一,近30年的光辉历程在业界可谓如雷贯耳,相信每一位发烧友都能如数家珍般罗列出丹拿的扬声器系列产品,因此我在这里也不再多作介绍,直接“请”出本文主角——丹拿信心Confidence1号。

                                                                  精调细刻      极致工艺

作为顶级音响生产厂家,无论从技术还是外观处理都必须非常考究,丹拿信心系列音箱在外形设计上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动感的造型没有显出浮夸或奢华,大方和流畅的前障板设计摆脱了传统音箱外观呆板而公式化的形象。Confidence1(以下简称C1)在外观造型上秉承了信心系列的一贯风格,我敢保证风格超凡脱俗的C1能让每一位见过“她”的发烧友都过目难忘,并且会勾器强烈的好奇心。


在制作工艺上丹拿C1和所有信心系列里的其它型号一样,采取了高档家具级的制作工艺,箱体是在淡拿自己专门的厂房设施内手工制作完成的。每对扬声器系统都以昂贵的枫木或玫瑰木皮装饰,并且通过了细致的纹理配对,可以说在每一个细节上C1都已经达到了极致境界。
                              


                                                                     精湛技术        浑然天成

到这里,可能有一些朋友会觉得丹拿如此这般的“做作”是否为了哗众取宠呢?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有这样想法的朋友:丹拿对于C1前障板的“奇特”设计并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真正目的是在于通过对前障板的加强,更有效地减少在工作过程中因箱体产生的谐振对喇叭单元的影响;而“上宽下窄”和下方流线切角是为了解决低频单元的“边缘负载”效应和尽可能避免高频的表面反射特性;倒置式的扬声器排列方式是为了校正高频和中低频扬声器单元之间存在的相位差和时间差,这种排列法在物理声学上会产生向上的“极性倾斜带”,通过精密的计算即可达到类似于“点声源”的效果,如果难于理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倾斜面板的设计方式,不过倒置式比倾斜式设计能获得范围更大的垂直指向性。所以说,无论从“唯美”还是从“唯理”的角度来看,可以说丹拿C1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下面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C1的“核心技术”——单元以及分音器。

C1高音喇叭单元采用了业界颇具声望的Esotar 2,Esotar 2的“前身”正是叱咤音响界多年的Esotar T330,丹拿经过数年的反复改进,意在Esotar T330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振膜材料、磁路、结构和音圈等各方面都经过反复改良,最终推出了新一代的霸主Esotar 2单元,可以说,Esotar 2是丹拿扬声器系统的杀手锏之一。当我们拆下Esotar 2时,便感觉到这个单元颇有份量,单元支架就是整块铝制板。丹拿如此重料地打造Esotar 2腔体目的是避免传统结构所遭受到的振动,同时起到相当好的散热效果,保证单元在长时间高压下不会出现疲劳。在球顶振膜的中间可以看到一条垂直切割的铝片,称作“换能器”,其主要作用是避免受振膜边沿的反向相位而抵消声音能量,使声音的细节不会受到损耗。

中低频单元口径虽然只有170mm,但是却采用了75mm的超大音圈,磁路系统是一套强力钕磁体,和传统磁铁结构相比,该磁体能够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失真。锥盘振膜采用了阻尼特性非常优秀的MSP材料,使得单元的瞬态反应非常灵敏,而且也进一步见效非可闻性失真。在MSP音盘下面,可以看到一个Kapton材料音圈环,Kapton环的作用是能够减少低音单元的损耗,同时还可确保高温及长冲程的工作能力确保在大信号冲击下不会出现对声音信号强制压缩。

丹拿C1的分音器安装在音体的底部,虽然只是用了一阶分频,但是整个电路看起来比较复杂。担任低通滤波的电感是由多股无氧铜饶制而成,我们都知道,导体的集肤效应会损耗相当的音频信号,所以一般都会采用横截面较大的导体的导体来尽量减少这种损耗,不过这种方式会使电感量变大,对信号延时就更加明显,所以丹拿采取了多股细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分音器的必须元件电感和电容会对信号产生一定的延时或超前,丹拿在C1的分音器中加入了RC相位校正网络,使高、低音输出的相位不会出现偏差。C1使用的大S标志的苏伦电容、线绕水泥电阻等都是发烧友摩机才用到的补品,在商业化产品中也难得一见,也充分说明丹拿为追求声音还原的精神和务实态度。

C1采用了丹拿旗舰Evidence上应用的丹拿指向性控制(Dynaudio Directivity Control 简称DDC)技术,据厂方称,DDC技术可将天花板和地面的反射减小75%,使环境对喇叭的影响大大降低,这于丹拿强调信心系列扬声器易于摆位的特点相吻合。

                                                      技术结晶        灵魂之声

丹拿C1可以说是丹拿技术的结晶,声音风格传承了丹拿高解析力和真实还原的特点。在试听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了主观测试,在人声表现上表现得非常到位如果再以柔婉、甜美、动听、口型聚焦、嗓音等公式化的词汇来形容,我觉得不足以描述丹拿C1的出色表现,在聆听一些近“麦录”录音上午音乐作品时,演唱者几乎是贴着你的脸在耳边呢喃,让人有一种想拥抱的冲动,这是我在听了何止百遍的蔡琴作品中得到的第一印象。

接下来节选了穆特的新作《莫扎特250周年诞辰纪念》、《2006维也纳音乐会》和巴赫作品等精彩片段,无论是大动态的合奏还是小品、室内乐等曲式都恰如其粉地表现出来,为什么说“恰如其分”呢?因为C1并不会偏重于任何一方面,这不过不失的忠实还原也正是丹拿的一大特色。对大动态时的瞬变能力,让人很难想象这是由一对书架式音箱所能发出的声音;对弦乐的高超解析力、丰富的泛音完全能把人融入到音乐的海洋里,流畅、通透的声音能使人流连忘返……



摘自《家庭影院技术》2006年4月号

          

优点:精细打造的外形设计和手工工艺,高贵而不流于庸俗;非常准确、真实的声音还原能力,在同类产品中难逢敌手。可以说,  丹拿    C1是目前书架音箱的登峰之作。
期待:对于这款几近完美的书架箱之王,唯有高昂的价格让人颇感失落。


三。致命的吸引力——评Dynaudio Confidence 1喇叭


很多发烧友都同意,意大利世霸Sonus Faber的小名琴Guarneri Homage音箱播放小提琴音乐有致命的吸引力,所以在克里蒙纳的名琴博物馆中,摆了一对编号001的小名琴音箱,每天以细致悠扬的琴声与来访的旅客分享。Guarneri Homage不但音绝美,它的制作工艺更是让人爱不释手,可以说是Sonus Faber创办人Franco Seblin梦想的实现。小名琴的声箱由42块切割而成的枫、胡桃等高级木材经两年天然烘干,并以制作名琴的高压技术及有机接合剂嵌制而成,声箱内混有铜、铝片作调声之用,背板为一整件弧形菩提木料,使声箱的谐振真正完全受到控制。另一方面,Guarneri Homage的音箱涂层混合了多种天然有机物,经十多层手磨上漆及油性镜面处理,完全符合传统制琴的调声技巧。
挑战二大对手
      但如果我告诉你,有对喇叭播放小提琴音乐时琴音更绵密,音色更华丽,琴板共鸣更丰富,延伸的泛音更充足,你相信吗?对不起,我说的不是世霸的产品,而是丹拿Dynaudio的信心一号C1喇叭。很可惜的,隶属于Confidence系列中最小的这对书架箱,既没有大哥们威武堂皇身材,也缺少像小名琴那般精雕细琢的工艺,甚至不搭配原厂脚架的话,C1看起来还有些头重脚轻呢。不过丹拿的老板Wilfried Ehrenholz倒是很有自信(所以取名为信心系列),他认为喜欢漂亮的人就去买世霸吧,丹拿提供的是无可挑剔的声音。
       其实主编早在一年前就跟我说过,他认为Dynaudio C1的高音质感更胜于Guarneri Homage,他自己是小名琴喇叭的用家,这番话应该语重心长。不过发烧友总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臭脾气,没有亲自验证过的事很难信服,直到这回有机会好好把玩C1,终于不得不承认我们都忽略了一件好器材。到底有多好呢?全面性的胜过!不但C1的高音很有实体感,很有密度,又兼具了柔美细致贵气等优点,C1的中频也比小名琴饱满丰厚,低音的延伸更沉,爆棚乐段更为强烈有动感,而且构筑的音场也更庞大。
      对不起,这番话可能刺痛了一些小名琴用家的心,但连世霸的老板都承认,小名琴的确有不足之处,所以日后才陆续地推出了大名琴,以及最新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喇叭。不过个人认为,小名琴的造型可列入经典,相信很多收藏家不全然在乎它的声音表现,能唱歌的艺术品毕竟不多见。但如果换成丹拿自己的25周年纪念版音箱,而信心一号又比它更好呢?以小弟的意见,多数人会喜欢25周年纪念版的声音,因为它的中低音单元尺寸为200mm,而信心一号为170mm,加上25周年纪念版的低音反射孔较大,挤压出来的气势与低音规模感都更具震撼性。不过冷静分析就会发现,以精确的角度来看,C1的平衡度其实更胜过25周年纪念版。
                                                                       自信满满
         写到这里,额头突然冒出冷汗,信心一号真有如此利害?一开始就向二个音响界的响叮当人物下战书,居然还说C1赢了,不怕干犯众怒?我们用几张录音很好的软件来当裁判,大家就知道C1的实力可到哪里。我分别以Conrad-Johnson PV14/MV60胆前后级、mbl 7008合并机与意大利Audia Filght Pre/Flight 100前后级三套功放搭配过C1,最悦耳的是胆机。Conrad-Johnson呈现的形体感有血有肉,中频宽松自然,高音柔和多汁,低音有速度有弹性,把这对书架箱给放大了不少。mbl的音质华丽,比较具年轻气息,爆棚音乐很有劲道,低音的速度快且控制力佳,动态起伏比较有冲力。Audia Filght带有胆机的徐缓韵味,但驱动力又绵绵不绝,它让C1变得娇柔多情一些,像是个害羞的少女。以个人口味,我喜欢Conrad-Johnson加Dynaudio的组合,除了真实,还有让人留连难忘的意境。
       第一张上场的软件是蔡琴的《金片子》SACD版,先听《情人的眼泪》这首很有感情的曲子。伴奏的钢琴很简单,蔡琴演唱的速度很慢,中间留白的部分充满细节,在灵敏的音响系统中似乎可看到蔡琴的哽咽表情。C1的人声比例正确,除了听清楚喉咙的转折变化,人的形体感也很立体鲜明;低音贝斯拨奏时有强大的能量但不散不乱,更不见轰隆的共鸣,在四十平米的空间中我并不觉得它低音不足,最下面一个八度音当然没有,需要气势更庞大的可以选择C2或C4喇叭。小名琴在播这段音乐时聚焦非常锐利,也因此少了一点充实的肉感,低音表现不如C1那么坚实有力,中音的密度也比C1稀松些。25周年的钢琴光泽较明亮,温和度却是C1好,而中低频部分C1比较凝聚干净,人声肥瘦适中,音场的层次要比25周年清晰,只在低音的能量方面不如25周年。

       接着我们试听PentaTone的精选SACD,这里面有小编制的室内乐,有大型的管弦乐,一如Philips的录音自然不夸张,但音色却是美极了,音乐厅的自然残响捕捉非常传神。C1的极高频延伸可能是三对喇叭中最好的,但它的音色却是三者中最内敛不光辉者,换句话说,C1的细节与空气感描绘能力极佳,而它又非常的耐听。世霸的Guarneri Homage喇叭欣赏大编制管弦乐,尤其大音量时总觉得有压抑感无法释放,25周年可以唱得很大声,而C1一样能爆到五彩缤纷,以过瘾程度来说丹拿的25周年居首。不过C1的表情更老练,乐器的定位与音场结构更稳定,即使是弦乐四重奏它展现出来的平衡感与精细内涵都与中型喇叭无异。
      
      再来一张以弦乐为主的录音,Mercury在1962年制作,杜拉第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由谢霖担任小提琴独奏演出的布拉姆斯与哈查都量的小提琴协奏曲(434318-2)。Mercury以三支麦克风收音把讯号直接录到35mm胶片上,保留了最大的动态与丰富现场感,不过很少有人会把这些精彩录音与华丽精致画上等号,铜管乐器火辣激昂,打击乐器生猛活泼,弦乐却是太过直率粗糙。号称重播小提琴无敌的Guarneri Homage的确帮小提琴涂上一层松香,染上一点糖蜜,谢霖手中的名琴不再刚强硬朗。C1并不完全美化,它以更多琴箱共鸣的效果与明显的擦弦表情融合,结果我们听到又真实又明确,而且表情变化多端的精彩演出。
      
       可能发烧友都忘了庆祝香港回归,由大提琴家马友友与作曲家谭盾联手演出的《交响1997》(Sony SK63368),音乐中动用了64具战国时代的古编钟,加上香港爱乐团与80个人的儿童合唱团组成,中国民谣《茉莉花》被改写成庆典之歌。这张唱片是在不同地方制作后再混录一起,书架喇叭要表现出从容不迫的大场面很难,除了要有大功率支持,音箱本身的实力也很重要。小名琴在这一关过得勉强些,二对丹拿音箱都没有问题,在钟鼓齐鸣中依旧清晰没有紧缩的压迫感。很讶异地发现C1摆在稳重的脚架上,它低音在上、高音在下的单元排列不但不会使音场错乱,反而舞台最后排的距离深度感比25周年还深远一些。根据丹拿的说法,这种单元排布能将高频表面反射降到最低限度,并改善低频"边缘负载斝вΓ湫Ч鶷hiel的倾斜式前障板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心的制作
       其实上述的三对音箱,全都采用Dynaudio高音单元,但因丹拿的政策所致世霸买不到如Esota T330D这些顶级的单元,只能退而求其次。C1与25周年纪念版音箱照原厂的说法都采用新的Esotar2高音单元,与信心C2和C4相同的这只28mm软球顶高音,表面具有特殊的阻尼涂层,并经过三道处理工序使频率响应平滑,有良好的瞬态响应。Esotar2高音使用了强力钕磁体,音圈磁隙中注入了磁液提高功率承载力,为消除传统结构中典型的有害移动或振动,高音单元被安放在一块铝制封腔内,并且在协助散热方面也有理想的效果。
       25周年被认为超值的原因之一,是光买二只Esotar2高音单元就得二万多元,可见其珍贵之处。我大力吹捧信心C1的关键,是曾经看过它的Esotar2高音磁钢外面又加了一层磁铁,使其磁力更强,不晓得C2与C4是否如此,我相信这是C1中高音密度特别绵密有实体感的原因。这只28 mm的高音被固定在10 mm的铝面板上,使用纯铝音圈,其它厂家有类似的设计但就是无法产生丹拿那种高贵甜美的独特质感。    
        配备75mm大音圈的170mm低音单元负责中、低音,同样采用铝音圈与钕磁铁,整个单元被安装在铸模盆架上。单元的振膜为一体化MSP(硅酸镁盐聚合物)材料,它本身的阻尼系数可降低局部振动并减少失真。分频器采用了相位校正网络,所用的零部如零压缩绕线电阻、超高速低介电损耗聚丙烯电容,还有空气芯电感等全是贴选过的低误差产品,铜导线的有2.5mm2粗。     声箱结构同样不马虎,配对的枫木或玫瑰木皮外饰贴在20mm厚的MDF上,前障板为32mm厚的MDF制成,然后再插入位于内部箱体表层的8mm MDF衬垫之上,制作方式与C2、C4是一样的。C1的箱体内部还使用了加强筋,里面贴有10mm厚的阻尼板,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反射导管其号角般外形的两端能避免风口处的气流噪音。

       最后我们来说说,什么人应该买信心C1喇叭?首先要经济无虞,因为C1并不便宜,但它实在值得。其次是不计较外观,C1的加工精细但外型不一定讨好。第三是追求真实声音表现,C1比多数书架箱更自然中性,又比一些所谓的监听喇叭优美华丽,可以长时间聆听而不累。最后,就是经常到处去打擂台的发烧友,C1的致命吸引力恐怕会害惨很多人。
TOP
5#

回复:求教!升级换箱:丹拿C1和ELAC FS 210A 选谁?

再转帖两篇对ELAC FS210A的评论


一。升华再现 ELAC FS210A


ELAC的X-JET中高音单元,我相信只要是侧Fi发烧友都会略有所闻,一个平面铝质蜂巢状的中音单元和一个JET高音合成一体,使Point Source的效果发挥得淋滩尽致,X-JET是ELAC自蘑菇头以後最为自豪的产品,因此在ELAC八十周年版的FS210A也用到X-JET单元。FS210A是三路低音反射式喇叭,最高承载功率为250W,正常阻抗为4Ω,频应由28Hz至50KHz,灵敏度是89dB/2.8V/M,是一对极为易推的喇叭,是为针对高质素DVD Audio和SACD而设计。

    走进大房,第一眼看到FS210A觉得外形非常面熟,老编见状便说还记得FS-607吗?我听後立时记起去年十月试听的ELAC FS-607。初露锋芒的X-JET~是安装在FS-607之上,同轴中高音的特色便要数那个『Stereo Triangle』,听者就算离开了这个最好声的三角位,也可以听到人声和乐器的正确位置。由於中高音同步工作的关系,相位不会有任何偏差,令到整体有更强的连贯性,场面更为近似真实。FS607的尺码为1080mmX290mmX282mm,FS210A的为1114mmX286mmX348mm,体积只有轻微分别o FS210A与FS607一样是三路喇叭,X-JET单元下面的两只便是低音单元,同样是用ELAC高级型号的铝质面箔夹纸盆震膜,轻而坚韧兼且反应极为敏捷,速度直迫纸膜单元,低频快速干净而且具有强大的能量威o FS-607与FS-210A所使用的是差不多完全相同的技术,最大的分别就是FS-607的顶板及侧板是使用铝金属铸模(AluminiumCasting)而成,而FS-210A则只用MDF防震技术而已o FS-607的零售价是七万大圆,而FS210A则是零售参考价四万三千四百圆。ELAC绝对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但作为80周年纪念版,ELAC厂方卖大包也绝不出奇。
    我试听用的器材如下,讯源用ESOTERIC SA-60 SACD机(电源线用Analysis Plus Rower Oval 2)  ,前後级用到顶班的Octave HP500SE加MREl30(电源线用Isoclean Super Focus)  ,讯源去前用Audio Note Sogon,前去後用Nordost Heimdall,喇叭线用Audio Note SPX行高AN-L行低。前级接上CSETX-2000隔离牛。Octave MRE 130 Mono Block後级加HP500SE前置是我听过廿万元以内最出色的配套式真空管前後级,前级频应为3Hz至500KHz(±1.5dB)  ,後级频应为10Hz至80,000Hz(±0.5dB)  。高频是Octave的最强项,绝对无敌於同级的胆扩音机,甚至连原子粒机也难有对手,用来测试ELAC X-JET喇叭的实力是最佳选择,况且,从过往经验所得,ELAC喇叭对真空管机非常受落,加上德国机推德国喇叭,肯定会有良好的表现。
    去年我用Audio Note M 2前级配Sim Audio W-8後级去推FS607,其效果相当满意,只是讯源方面所用的天龙DVD-A1XV则略为逊色,今次我用ESOTERIC SA-60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Harmonic Resolution System M3避震平台也是必然动作。在热身的过程中,我尝试把SA-60调到PCM to DSD升频一档,FS210A即时可以说出有何分别,整体音效表现是圆滑没有起角,听人声和弦乐是舒舒服服的,虽然是极为顺耳,但还是少了种动态上的刺激威,於是我还是把SA-60还原到甚么修饰也没有的一档(FIR)。半小时有多,OCTAVE前後级已做足热身运动,先听Telarc SACD Brain Hiromi Uemar第一首Ku FU World Champion,惊天动地的电子音乐立时充塞著大房的聆听空间,低频结实有劲,而且还有点狠的味道,低频线条相当明朗,瞬变快捷之余亦没半点浮肿,电子音乐所造成的空间,是完全脱离了喇叭声箱,喇叭隐形好像就是必然现像。OCTAVE的高频去到X-JET单元中,其散射能力就有如加了蘑菇头超高音,残响无处不在,印像中就是当日试听FS 607时的最佳表现。若FS210A是较低型号的喇叭,当日的FS607则是未尽全力,若有机会作即时AB比较便会更清楚。不过,当想到用FS607一半多点的价钱便有ELAC顶班单元的享受,实在不应有过份的要求。电子音乐所产生出来的虚拟空间并不能全面作准,试ELAC喇叭我必定准备充足,各类形试音碟我必有一款在袋,否则便损Monitor喇叭的威名。
   从背包取出The King'S Singers的Good Vibrations,1992年的ADD版本,听第8首American Pie,人声结像清晰得有点过份,口形位置,歌者们的站立位置完全无所遁形,数人头的乱真效果令人赞叹。主音、和音、背景的『人造乐器』互相配合得丝丝入扣,一环紧接一环,一幅一幅充满动威的画面紧贴而来,个中的音乐享受确实是一流。听
    回第一首Good Vibrations,人声的延展力到达我要求的最高水平,一浪接一浪的和音令人听得兴奋,身体也会自然地跟著拍子摇动起来o FS210A的空间威和人声定有非凡表现。我要进一步去享受这点,绍版觊碟Britten的罗亚方舟,Londonl993年的版本,录音年份为1958年,ADD方式制版。高质素的录音记录著当年舞台剧的宏伟场面,OCTAVE推FS210A能轻易重现当日的临场气势,上帝从天而降呼唤罗亚的一段是多年来经典的试音场面,X-JET把上帝的声音推至远离後墙的半空中,罗亚的家人就站在听者前方,构成一个有强烈对比的前後空间,场面辽阔得吓人。录音虽旧,但由於多了恨多细微细眼的地方,听感是非常新鲜,威觉是重拾珍贵东西的兴奋。
    听完旧碟便要听新碟,近这个星期最热门的话题便是Fim Super Sounds!III。听第一首Fanfareforthe commonman,第一下大鼓响起,从FS210A出来的气势吓了我一跳,低频残响从鼓眼开始向外扩散,有如海涛的冲击力,FS210A演绎得来全无压力,OCTAVE前後级当然还有未见底的潜力。要试喇叭低频极限,当然要听第一只SuperSound的第10首JK Drum lmprovisation密集而凶狠的抽击,连环不断的冲击波浪,很多喇叭都随时会拍边,FS210A在这方面能容忍到OCTAVE前级Volume掣的十一点半位置,此时的音压应已超过一百分贝,是真真正正的地动山摇效果,FS210A可谓战斗力惊人。大爆棚音乐过关便算,听得久我会觉得疲倦,再听Super SoundIII,第七首的Sway,星加坡歌手Michael Gold唱出五、六十年代的名曲,歌喉充满著磁性、威性的醉人魅力,可力迫世界知名的舞台剧名家。要重现这股无比的魅力,FS210A似乎极为得心应手,歌者的唱功特色都被Monitor喇叭百份百完美演绎。听到第十一首Sing Joy,虽然未到圣诞节,但歌曲内喜气洋洋的气氛绝对是考机必选。大合唱与Solo互相紧扣,一快一慢一唱一和都是开怀的情绪,而这种气氛对FS210A简直是无难度。

    听了三小时,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好的喇叭可为用家带来最美好的音乐享受,当然价位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FS210A拥有大佬FS607的一切优点,从听感到喇叭外观都给人一种超抵玩的感觉,既是Monitor喇叭,又能文能武,要速度有速度,要威情有感情,要定位有定位,我不是在替ELAC卖广告,而是我真真正正在三小时试听所听到的效果,实在而有说服力,80年的功力绝不是浪得虚名。FS210A是我今年继去年的MS Performance 6以来最具印像的五万元级喇叭。
    

二。Elac FS210A

时光的洪流之中。Elac,这个於20世纪初期创立的品牌,以其稳健的脚步跨过了千禧年,在竞争激烈的Hi End音响界,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个成就。

经过世界大战的洗礼

    追溯Elac公司的历史,早在1926年正式成立,若要真正的考究,1908年或许是真正的源头。而他们对於喇叭的研发,其实跟军事工业有很大的关连,一切的声学技术郡是从『水底声学』这块领域开始。正因为水底声学与军事作战的密切关连,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公司的规模与声势是不断的壮大。二次战後,战败的德国,重工业(包括军事工业)瞬间跌落谷底。Elac却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在军事声学技术强力的支撑下,藉由与西门子公司的合作,成功的转型跨足家用喇叭市场。至今,在世界各地的音响用户的家中,都能见到Elac的影子。

    将时光拉到今日,为了庆祝公司成立80周年,Elac推出了多对纪念款喇叭,其中就包含了本文的主角——FS210A。

充分反应器材个性


听感部分,笔者第一套搭配的前端器材是Mark Levinson No.326S前级与Jeff Rowland 102後级,而FS 270A直接无隐的将这套组合的个性表现出来:声音的纯度相当高、背景乾净、声音的品味很高。以实例说明,听Julian Bream与John Williams两位古典吉他手联手的现场演出(BMG BVCC-37292)时,吉他的声音很乾净,形体非常有厚度,琴音的质感富含水分并带有一点黏腻感。这种黏腻感并非喇叭或者扩大机所产生的特殊癖性,而是忠实的呈现这两位乐手指法、技巧行云沆水般的连续性与细腻度。此外,吉他的高音表现出一种如寒冬暖阳的舒适光泽,线条不是刻意的被描绘,延伸却是非常的自然向上不受限制,尾韵的飘散同样自然,一点也没受到限制压缩。

    吉他高音所展现的迷人光泽还不足以完全展现FS 210A上那颗同轴中高音的质感,当我播放M.A那张由伊藤荣麻钢琴演奏的『郭德堡变奏曲』时,更能表现这颗单体的优异处。琴音的颗粒饱满又扎实,加上录音的空间十分宽广,高频泛音的讯息量更充足,而且高音的形体也完全表现出大型平台钢琴才有的厚度,一般直立式钢琴的高音是无法发出这种声音的。

低频量感可依环境控制

最後要谈的就是低频段的部分,原厂特别配置了低频控制海棉塞(Bass Control Plug),只塞外面那圈时密度较低,两个都塞起来则非常紧密。在这次的试听过程中,笔者两种直径都有尝试。当在听Donald Fagen的『Morph The Cat』中的第一轨同名曲时,就能明显的听出两种配置上的差异。塞上海棉塞後,一开头电子低频的形体比较凝聚、浮凸,线条的描绘也比较清晰,同时低频的反应速度也明显的快上一截,简单的说就是乾净利落。而没有塞上棉塞则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低频表现,低频虽然没有塞上时来得凝聚,形体却大了许多,低音的扩散更放得开,因此也感觉到音场更开阔,包围感也比较好,可是线条描绘较不清晰,在用一般百瓦左右扩大机时,速度感也较差一点。所以建议在小空间中或者使用一般瓦数扩大机的用家,乖乖的把海棉塞塞上。要不然只拆中间的小海棉塞应该也能取得折衷。

    要获得最乾净的低频表现,喇叭箱体的固定也是一大学问。FS210A的脚钉可以依照地板的不同材质更换,有附送橡胶脚垫与金属尖锥两种,而且制作质感都非常好,完全不像一般喇叭附送的、质感不佳的寻常金属尖锥,更增添这对喇叭的高级感。

    再回到Donald Fagen的专辑,因为节奏强烈,在以Mark Levinson加上Jeff Rowland聆听时,质感虽然很好,但声音过於温和,无法完整将FS 210A的实力表现出来。

一定要搭配速度快的扩大机

既然声音太过温和,笔者决定将扩大机换上速度较快的Audia Flight 2综合扩大机,CD讯源则是Audia Flight CD2唱盘。发出的声音果然台拍,在播放Donald Fagen的『Morph The Cat』出此张专辑的精髓,速度反应更快速,强弱对比也拉得更大。最棒的是,其中几个电子鼓的片段,鼓声更扎实有劲,低频的延伸更是好上一反,最低频的部分会听到『隆隆』的声响,这个表现在前套组合中并无法听到。因此要让210A表现出真正的实力,一部功率够大、速度反应够快的扩大机是必须的。

    这样听还不过瘾,当播放依凡费雪所指挥的德弗札克『斯拉夫舞曲』时,乐团的气势凝聚且具有规模感,由弱渐强的对比强烈,舞台感非常出色,第一轨尾段中众器齐鸣的连续大动态演出,FS 210A表现得非常乾净俐落,虽然速度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是以搭配的扩大机来看,已经能够将这对喇叭的九成实力催逼出来。当然家中的聆听空间有限,这样的表现我认为已经太够了,除非家中的空间更大,用家对於低频的『嗜血』程度很严重,相信换上瓦数更大的晶体机,FS270A对於功率的承受厦绝对是超乎想像,绝对能够满足您!

所有录音特点通通表现出来

听到这,其实FS 210A的表现以其价格论,绝对值得,只要扩大矶搭配得宜,高低两端延伸、动态对比、速度感、细节等一对优质的喇叭所需要的特点,它都具备了,不管播放什么样的软体,Elac FS210A只是老老贾实将录音中的精髓展现出来。这正是高级音响该有的精神,不是吗?

Elac目前最新版的X-Jet单体,这可以说是复合式的单体,也就是第三代X-Jet高音加上三明治铝振膜中音单体,采同轴式设计。而这颗单体的同轴式设计与我们在其他厂家见到的有很大不同。FS201A上用的这颗是将两颗平面振膜单体进行结合,为了求得均匀的三度空间扩散与较佳的定位。

    根据原厂的实地测试,唯有平面振膜结合的中高音单体,才能获得最佳的表现。既然这么好,为什么目前只有Elac公司率先制作呢?答案是设计与制作有非常多技术上的考量,尤其是中音部分,举凡振膜材料、形状又或者是磁铁总成的体积与共用与否都是考量重点,而我们常见的同轴单体中音都是锥盆式。在经过不断的尝试後,Elac仍是采圆形强固的蜂巢式三明治铝振膜单体,以内外两组悬边进行活塞运动。至於磁铁总成,中音与高音是完全独立的,但是因为中间塞入Jet高音的空间有限,所以高音用的是体积小磁力强的铰磁铁。此外为让这颗单体有更大的承受功率,以扁平的铝线绕制音圈,并以Capton材质的音圈直接粘合在振膜後方,以提供最强的支撑力与驱动力。从这些描述,不难看出这颗单体在制作上的困难度,而花费的成本也非一般小厂能够做到。

这次搭配Elac FS 210A所选择的讯源是义大利Audia Flight公司的CD Two,这部讯源的内部设计同样很精彩。首先可以看到原厂对电源非常注重,两颗环形变压器针对类比线路与数位线路采独立供电,以避免彼此间的干扰,此外就连稳压的电路都各自独立。除了电源完善,全平衡A类的放大电路、高品质的24bit/96kHz数类晶片舆抗时基误差的高精准电路等都是好声的关键。

焦点与建议
您或许不知道,近几年台湾H:End舆多声道的喇叭市场中,进口品牌喇叭的销售量,Elac一直名列前茅,背後代表著广大消费群的支持。为了庆祝品牌80周年的FS 210A虽然属於中价位的200系列,但所使用的单体舆顶级的600系列完全相同。因此以往用家在600系列体验到的惊人的动态对比、快速的反应、流畅的高频延伸与丰富的细节等优点,在它身上都可以听见。当然要让这对喇叭发挥全部的实力,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对前端器材的反应很灵敏,扩大机若空有质感而没有足够的推力,并无法满足用家。因此为它配上一部大功率、速度快的扩大机是最好的选择。

出身於纽泽西州的Donald Fagen是摇滚名人堂中『史提利丹』乐团的成员,而他也是该乐团的灵魂人物之一。自从乐团解散,Donald Fagen单飞後多年,才分别在1982年舆1993年推出『The Nightfly』与『Kamakiriad』。其中又以Gary Katz制作的『The Nightfly』最被大家称颂。笔者推荐这张『Morph The Cat』,是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虽然再次相隔10多年,他年轻帅气的容貌也早已不在,更没有王牌制作人助阵,但专辑内容仍然丰富,当中强烈的节奏感更是考验自家系统能耐的好工具,优质的系统播放这张专辑不应该听到混浊的低频。另外笔者所买的版本,原厂还附上一张DVD-Audio版本,非常超值。低音单体:FS210A用上了两颗TT 180 AS三明治振膜单体低音,振膜的结构是上下两层0.2mm铝振膜中间夹上一层纤维材质制咸。这颗180mm的低音单体可以发出28Hz的低频,特性可说十分优异,因此在将高等级的600系列也可见到这颗单体的踪迹,可见Elac为这对纪念版的喇叭所选用的单体都是最好的。
TOP
6#

回复:求教!升级换箱:丹拿C1和ELAC FS 210A 选谁?

我相信,多数人看了以上转的对这两个音箱的测评,也会茫然不知所措的。几大万的事不可莽撞,继续请教。::lol Q
TOP
7#

回复:求教!升级换箱:丹拿C1和ELAC FS 210A 选谁?

顶礼求教!
TOP
8#

回复:求教!升级换箱:丹拿C1和ELAC FS 210A 选谁?

顶上去求教。。。
TOP
9#

回复:求教!升级换箱:丹拿C1和ELAC FS 210A 选谁?

多谢各位捧场!“建议在丹拿C1和意力BS602 X-JET这两对各自的旗舰书架箱之间选择,两者价位都是4万多。”非常感激SMERT兄指点!老实说:丹拿C1的二手还可见,相对好挑,但BS602X-JET本人还从未见过二手,以当前的公放和CD机的素质,只能暂时找一个二手才为最大值。不知这种想法对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