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新环境要不要“褒”? [复制链接]

查看: 8233|回复: 42
1#
引用:
原帖由 愚公 于 2007-6-26 9:40:00 发表
我也刚装修好听音室,想问一个菜问题,新的听音室是否也要煲一段时间。


哈哈!!这个问题绝对不是“菜问题”,恰恰相反,有经验的并有些声学基础的,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新装修的环境不是要“褒”,而是需要“检验”。

检验的方法:
1、用20Hz~20KHz1/3倍频信号(有条件20~500Hz以下一个一个Hz地进行,该频率段最重要;500~5KHz以10个Hz一档进行;5K~20KHz以100Hz一档进行),并以1000Hz时中偏大的音量检验(检验过程音量不要改变)。看有没有什么部位产生了共振?如果有,就要想办法处理掉,大多数情况是松动不牢引起。再看看有没有驻波?如果有也要处理掉,大多数的低频、包括中低频吸收处理不到位引起。同时记录下产生共振的频率和产生驻波的频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再以20Hz~20KHz的扫频信号进一步检验,看看声音是不是非常干净没有异音?如果是,环境处理就OK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6-30 10:32:26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回复:关于新环境要不要“褒”?

补充说明:如果有共振产生,频率较高的共振现象,共振物体的体积、面积通常会比较小;共振频率较低的共振,共振物体的体积、面积通常就比较大。掌握这些特点,你可以很快找到产生共振的物体及其部位,并使之加牢固定,或强化固定,大多数是可以解决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回复: 关于新环境要不要“褒”?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6-29 19:18:00 发表
检验的方法:
1、用20Hz~20KHz1/3倍频信号(有条件20~500Hz以下一个一个Hz地进行,该频率段最重要;500~5KHz以10个Hz一档进行;5K~20KHz以100Hz一档进行),并以1000Hz时中偏大的音量检验(检验过程音量不要改变)。看有没有什么部位产生了共振?如果有,就要想办法处理掉,大多数情况是松动不牢引起。再看看有没有驻波?如果有也要处理掉,大多数的低频、包括中低频吸收处理不到位引起。同时记录下产生共振的频率和产生驻波的频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再以20Hz~20KHz的扫频信号进一步检验,看看声音是不是非常干净没有异音?如果是,环境处理就OK了。


个人经验:这样的“听音环境检验”,每半年、或每当置入较大件家具、或对环境进行较大调整(包括较大的摆位调整)后,就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听音环境检验”。这是因为由于环境有效容积、驻波特征频率等各因素产生了变化,或有的物件经过一段时间“声波振动”的影响产生了“松动”现象,这时候原来没有的问题可能就会产生,只要认真去“检验”,常常是会发现新问题的。把这些“新”出现的问题解决了,你定会有新的“惊喜”。

这就是“玩”环境的一种主要内容啦!花不了几个钱,不相信自己试试,有“效果”的话,不要忘记上来交流交流哦。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6-30 12:06:42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回复: 关于新环境要不要“褒”?

原帖由 keny 于 2007-6-30 9:58:00 发表
可能是要褒的,我的新听音环境面积比例和以前基本一样,感觉声音怎么不同(器材一样),百思不得其解,这样过了两三个月,声音逐渐回复原来,我想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原因呢,是否真的如楼主所说环境要褒,


新装修的环境不是要“褒”,而是需要“检验”。

你说的这个现象更多的因素估计是“听音习惯逐步适应”的过程。
所谓“褒环境”过程发生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那些变化。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回复:关于新环境要不要“褒”?

如果这样,那肯定有关啦,变动家具摆位特别是变动较大家具摆位,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回复:关于新环境要不要“褒”?

对于“听音环境检验”,个人认为每半年、或每当置入较大件家具、或对环境进行较大调整(包括较大的摆位调整)后,就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听音环境检验”。

但是,偏偏大多数人对此是不以为然的。

我曾经在一个朋友那里感觉不太对劲,就粗略地“检验”了一下,哈哈!!问题多多!令朋友大吃一惊!七十多Hz附近的地方,连房门都“呼呼大叫”起来;播放到某些频率时,柜子或是天花板也滋滋作响;哈哈…………。这样的环境里,恐怕百万元级的器材也难有好的表现啦。
后来用橡胶皮把门弄了一下,把柜子和天花板也处理了一下,没花几个钱,效果提升明显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回复: 关于新环境要不要“褒”?

所谓“褒环境”过程发生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那些变化。

所以个人认为,不管新装修的环境还是已经使用了较长时间的环境,重要的不是要“褒”,而是需要“检验”,以便查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回复: 关于新环境要不要“褒”?

原帖由 天神 于 2007-7-2 12:48:00 发表
新环境除了检验,还是需要煲,经过一段长时间老化,听音环境的效果会更趋自然,我相信很多老烧都会有这个同感的。


(环境)所谓经过一段长时间“老化”,实际上是建筑环境、物件结构等在外力作用、内应力释放过程中以逐步达到平衡;各类物件之内应力、外力之间相互作用以达到(弹性、非弹性)力平衡的过程吧。

那么这个过程就不一定是“可以”趋向“完全稳定”的。

————墙体开裂、掉顶松脱、地板松动、家具变形、…………等等这些,就是不稳定因素的具体表现,也是所谓的“环境老化”过程常见的现象。…………

出现了这些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就会在某个频率达到某个能量的“激发”下产生局部(共)振动(噪声),这就对音乐正常还原是非常有害的。

“经过一段长时间老化,听音环境的效果会更趋自然”的说法就不能绝对了,上面说的那些现象一旦出现,是不会令声音更趋自然的。

所以,一段时间后,做一个“检验”就非常有必要了。

个人认识,欢迎讨论。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7-02 16:02:02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回复:关于新环境要不要“褒”?

透过现象看本质!————很普通的一句话。
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的有多少?
以这样的思维方法去考虑问题、讨论问题的又有多少?
我感觉自己没有做到,也很难做到,但是在努力地去尽量做到吧,…………
大家如果能共同去分析现象,讨论现象的本质,不满足于仅仅给现象下个普遍结论的讨论程度,而是探讨现象的本质,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论坛将会更有生命力,音响中“神话”般的名词就会越来越少,科学理性的解释就会越来越多,大家玩起来就会更有方向……………………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参与和支持!谢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