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写点。首先我还是要申明我没有批评任何人,也许你的爱乐观与我不同,我也完全接受不同的观点。我以下所说的一些观点只是针对我这样一个极为普通的爱乐人。如果你觉得我的一些观点还有那么点道理,那么我很高兴能分享我自己的一点点想法,如果你觉得我完全是在胡扯,我也不反对,因为我的观点对于很多人来说的确就是在胡扯,拍砖就好了,别骂娘就行。
我是一个普通的爱乐者,不做什么音乐研究工作,也不靠音乐吃饭,听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自我娱乐,借听音乐多了解一些外国文化。那么我到底需要怎么来买CD,到底要买多少才算够呢?
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我的基本意思:欲望不要变成占有。(这是我从勃拉姆斯那里学来的)
我认为对于我一个比较危险的想法是建立什么什么库。我原来就有过这种想法,建一个名家名作之库,我的要求也没有很多人那么高,也不是要收什么全集,只是不同时代的有代表的作家的有代表的作品就行。但是马上就发现其实很多名家名作并不能打动我,或者说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打动我。而花了钱买回来一些不能打动自己的音乐岂不是就有点不合理(我自己的理)。于是马上放弃了这个想法。现在想来觉得自己当初有这个想法的初衷也许是好的,既然听古典音乐,对名家名作有大体的了解是应该的,但是聆听曲目并不是一定要买,最简单的办法,听收音机,网络电台,那么多的免费资源可以好好利用,而且还不违法,当然大家还有比我这更好的办法。选择性虽然小,但是其实有时候这种无选择性往往能给自己带来惊喜。但是我也不禁会反省自己:也许我想建个库更多是为了像别人表明自己貌似听的东西很多,人家说什么自己好像都知道,但其实却知之甚少。
在听过一定数量的作品和演绎后,我的购碟路线就转为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作曲家和演绎家的东西,这个时候碟评的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要说的是其实碟评这种东西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占有欲。(也许只是对比较肤浅的我才会有这种作用)首先很多人都说好的时候,那么我也不禁会相信那会是个好东西,而且往往说好的人都是专家,比我懂的多的多。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看到好的东西都想要(我觉得这就是占有欲在作怪),但是演绎这种东西往往又没有绝对好坏之分,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专家有专家的看法,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往往买回来之后呢,如果真喜欢,那么当然很好,如果不喜欢,有时又死要面子不敢承认,别人问起也跟着说好(也许又耽误别人了),我不赞成偏激攻击某位艺术家,但是在不伤害他人感情的情况下客观的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也是我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
同时很多碟评当中一些观点我认为我自己无法判断,比如一些录音的细节(因为我没有什么好的器材),或者说哪个人弄错了几个音(我也不认为我就能听出是哪个音)。如果是因为这些自己根本都无法判断的因素而错失了我可能会喜欢的演绎,我现在一定后悔不已。如果说我以后也许会买好的器材,那么我认为我这一辈子也许也不会听的出谁弹错了哪个音。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的基本意思就是能在自己判断下选择唱片的时候,最好只是把评价当作一个最最平常的东西,不要太当回事,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我对于一个作品的不同演绎的选择
我认为对于我自己喜欢的作品收集2-3个版本都是不过的。但是我决不会收集多于这个数,更加不会收集历史上所有发行过的录音。理性上说,我觉得自己没那个能耐,没有那么多时间,感情上对不起家人,父母。从自己爱乐的角度说,我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欲望,也没有这个需要。天下之大,好的演绎太多了,尤其是一些好的作品,几十上百的都不稀罕。
我的逻辑并不是说收集1-2个版本就是唯XX独尊,其他的都不行所以不屑一顾。别人有别人的好处,自己留下的是自己喜欢的。况且不买也不代表不喜欢,买了更不代表真正喜欢。我自己还是那个话:欲望不要变成占有。寻找,比较的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但是我认为这也是爱乐的乐趣之一。我希望最后拿在手里的几张是经过自己对作品的无数次聆听后选出的能打动自己的演绎,而不希望看着一大盒子的碟子,却说不出自己真正喜欢哪个。
胡乱扯了一堆,谢谢大家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