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见证仲裁者 [复制链接]

查看: 39055|回复: 271
1#
见证仲裁者

刚从深圳出席完了一场4:30的、新丰名店筹划的、富盛大草主持的听证会回来,遗憾的是数码相机儿子占用了,没有照片。

由居住小镇12:30坐儿子驾驶的车出发,到深圳福田区的时候才2:20,谁知道已经看到圣延苑酒店的大招牌,堵车却花上了一个钟头的时间!只好赶:30的那一场。
分享 转发
TOP
2#

听证会前一个钟头聆听的器材是:Wadia 270转盘 + Wadia 27ix + Dynaudio Arbiter仲裁者 前级 + Dynaudio Arbiter仲裁者后级 + Dynaudio Evidence 见证音箱。
TOP
3#

圣延苑酒店二楼的多功能厅面积有70-80平方米,是矩形的。器材放置在梯形的短边,后墙用厚深红色绒布料帘子盖着,侧墙两边是屏封式的木布混合间隔。听周先生说从昨天下午4时,直到今天早上2时,才算初步调声摆好音箱位置,今天早上7时再继续调校到午饭时才告完成,花了很多功夫!
TOP
4#

为什么我要跑去深圳捧场?目的主要是想重新聆听一次Dynaudio Arbiter仲裁者前级,因为我在1992年曾经我公司的试音室,举行过一次展览Dynaudio Arbiter(仲裁者)前级的试听会。1992年Dynaudio只试产了这部前级,Arbiter(仲裁者)后级大约在93-94年才出厂。

金灿灿的Arbiter(仲裁者)前级分两部份,电源部份的尺寸与前级的尺寸大小相同,因为它内部附设有蓄电池,供给直流电给前级运作。1992年的订价是每部HK$500,000!

圣延苑酒店二楼展示的这套Dynaudio组合:Dynaudio Arbiter仲裁者 前级 + Dynaudio Arbiter仲裁者后级RMB 3,500,000;Dynaudio Evidence 见证音箱RMB 950,000。

[upload=jpg]Upload/2005932373825123.jpg[/upload]

1992年在我的试音室展览试听Dynaudio Arbiter(仲裁者)前级的时候,接驳的是当时Dynaudio旗舰音箱Consequence:

[upload=jpg]Upload/200593238972614.jpg[/upload]
TOP
5#

这三样东西就是我今天要聆听的主要对象!我想鉴证一下这套组合与我现行的组合究竟相差了多少,分别在那里?

[upload=jpg]Upload/2005932324385960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932325153681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9323254240268.jpg[/upload]
TOP
6#

对不起,昨夜实在太累,儿子别有去处,回家是赶上尾班公共巴士回去的,坐两个多钟头才到居住小镇。计算起来,今天折腾了7小时只不过聆听不到2小时音乐,觉得有点不化算,加上了自己一向对租别人地方搞聆听会,想聆听到好声音的机会没绝对信心,结果不出所料而失望,因此看来是心理上的累而不是生理上的累!

其实说对圣延苑酒店二楼的多功能厅、面积达70-80平方米的聆听环境没多大信心,是因为自己对这套天价器材的要求过高,发挥出来的效果应该不仅是我聆听到的情况。我认为我次聆听到的4:30分的听证欣赏,整个过程都未能满足我所期望,分析构成这种效果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1.    圣延苑酒店二楼的多功能厅的声学吸音太多了,厚帘、墙壁的布加泡棉吸音块、加上场里百多名的发烧听众,不把中高频频段声音吸收一大截才怪!因此中高频频段损失较严重,该有的余韵、泛音、残响变得贫乏,令回放出来的声音显得不够圆润丰满,间中甚至觉得生涩。
2.    生涩的原因也不能够完全怪责聆听环境,整套Wadia 270转盘 + Wadia 27ix + Dynaudio Arbiter      仲裁者 前级 + Dynaudio Arbiter仲裁者后级 + Dynaudio Evidence 见证音箱还未煲透或者也是主要原因,请原谅我不能确实知道是否已经煲透没有,这是我的估计吧了。
3.    当时大草问后排听众能不能聆听清楚?回答是声音较细小,于是把音量旋钮拧大了!结果前排聆听的口形一下子增大了,藤田惠美的声音粗壮起来,听感异常。尽管大草怎样说得天花乱坠,如听天籁,节服于天价器材的淫威之下,毕竟声音的好坏不是大草说好就一定好的!其实,这也是大型听证会不可能回放出绝对好声音的原因之一。
4.    我认为我颇有资格对圣延苑酒店Dynaudio Arbiter + Dynaudio Evidence聆听会作见证的,毕竟我在10多年前曾经与Dynaudio Arbiter前级相处过数月光阴,了解比较深,即使现时的配搭已经改变,脑子里的声音romance是不会改变的。记得在某个帖子里,天神兄问及对Evidence与Consequence听感,我曾说:「新不如旧!」,跟着,富盛插入来了,说我们还未能领略到Evidence的真缔!我听人家这样说,感到自己变成了井底之蛙。听了昨天下午的聆听会的声音效果后,我还是说:「新不如旧!」

原因我会交代的。
TOP
7#

我赶着在昨天晚上发出这个贴子的原因之一,是希望主持者若上网读到这帖子后,能够在今天的两场聆听会里,做一些改善工夫。
TOP
8#

老周与大草的双簧式演出,不禁令人想起街头卖武卖「假药」(这药可是真的,所以括上) 的情景,虽然可以说是妙趣横生,但也显得不免有些滑稽。「阿王卖瓜自赞自夸」虽然是老话,却随处可见可闻,大家也可以看到所谓写手的本色了。
TOP
9#

Real 在 2005-9-4 10:25:50 发表的内容
本论坛写手也不少,天花乱坠的东西天花乱坠听感
是利益还情有可原
是虚荣就。。。。。。


人各有志,他喜欢怎样难道我们能管得了吗?!总之能以理智的去阅读便好,那么就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