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音乐唱片
»
我们的民歌在哪里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1
2
下一页
查看:
16453
|
回复:
67
我们的民歌在哪里
[复制链接]
查看:
16453
|
回复:
67
发送短消息
UID
88642
精华
0
没有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david300
david300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68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9-20
david300
论坛发烧友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09-24 13:12
|
显示全部
我们的民歌在哪里
中国人说,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我理解,这歌吧,一定得是想说说不出来或勉强说出来还不带劲的东西。
前两年开始,我对歌的兴趣转移到民歌上来了。为什么呢?我觉得吧,民歌是当地民俗风情的一个集中表现;民歌里的歌词直接是老百姓的语言,听起来亲切痛快;最后,民歌还多是情歌。
我的家乡在长江流域,我不记得家乡有什么民歌,实际上也没有。
想想我们汉人其实是世界上最没有音乐舞蹈细胞的民族。要是按照尼采的观点,那我们汉人可以说是特别惨的民族了。
小时候听多了革命歌曲,什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里面是民歌的风格,现在才知道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民歌。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之类。
电影《刘三姐》上的歌,也还不是真正的民歌。我前年在阳朔,大榕树村里租了一个排筏,顺遇龙河漂流而下,中途请那男人唱一首真正的民歌,他就唱不出。
曾经跟一韩国人对饮,席间为表示友好,请他来一首《阿里郎》,人家张口就唱,如痴如醉。唱后问我,中国有什么类似这样的歌?我一时还真想不出,觉得也就《东方红》能有一比。但自从老人家躺在水晶棺之后,这歌现在也没人唱了。《东方红》虽取调于民歌,但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民歌。
我告诉那韩国人,我们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很大,因此并没有全国通行的民歌。虽然如此,但是但是,各地有各地的民歌,等等等等。
在民歌当中,我最喜欢的是陕北的民歌。我想或者是与我这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听多了革命歌曲有关?也不完全是。从感情上讲,那一带,是我们祖先的发源地;再听那调调,那唱出来的词,叫人回肠荡气啊!记得《河殇》结尾的歌吗?“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咧------。”
情歌也好听啊,“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爱上了三哥哥,他是偶的知心人。”
可我觉得除了以上因素外,我喜欢听陕北的歌,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凄惨。这简直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存状况的写照。我常想,民歌有多惨,人民的苦难就有多深。
我们所剩不多的民歌,本该好好挖掘保存,发扬之光大之,可这真正民族的东西现在还真不好找。
去年我在西安,朋友请我在西北杂粮吃饭,听餐厅里放的那些调调,真是迷死个人。酒席未散,我先告辞说是明天要走,赶紧去选几张碟,但走遍大街,想找几张真正的民歌的CD或VCD,就是找不着。在东大街一家据说是西安最大的音乐城,也买不到。最后只选了两张小剧团搞的秦腔VCD。不是听说有人给一个歌王录音吗?没有找到,真没有。
前年十二月,我自己跑去广东连南参观瑶族的盘王节耍歌堂,听那节庆上的音乐和歌,真是好听,但过后在这个瑶族自治县的小县城,就是找不到这方面的音乐碟,也是怪事。
来点题外话吧。说老祖宗留下来的民歌遗产不多,那也就活该算了。咱们搞点摇滚吧,按我理解,摇滚应该象民歌一样能够真正反映出人们的真情实感对吧。咱中国有这么多年青人,别的东西不多,这苦闷和压抑咱还少啊?时代如此快地变迁,这理应是我们摇滚乐创作的黄金时期啊。但你看看我们,除了以前那几个人,还有谁的歌能听?
要不来点流行音乐吧,可据说崔健等人正忙着打假,我听到后真是直摇头。连发个声都做不到,还唱个什么歌啊!
David
2003/6/5
我们的文化必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了岔
前些时候偶尔看电视转到中央电视台三台,在重播一场文艺晚会,大概叫西部民歌回顾晚会吧,这当然非常吸引我,坐定了沙发看了下去。
不过呢,看完之后反而不舒服。晚会所选大部分都还是革命歌曲,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之类,也请了很多的原唱歌唱家。
只有一个男歌手,据主持人介绍,是真正的民间歌手,唱的“羊肚肚头巾------”(歌名)什么的,那真是唱的太棒啦!完全用陕西话唱的,听得人如痴如醉啊。场下的观众我感觉对他的出场也寄以了极大的期待,给他的掌声是最大最响的。这个人大概就是王向荣了。
象所有的人一样,我真想听他的歌,多希望他能再来一首两首三首。但是,民间歌手只是衬个角儿的,一首之后,我们的歌王就他妈让那该死的主持人打发走了。
我也喜欢听《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你想想,我是出生于六十年代的,我们从小就听这些歌啊。可我们更需要真正的民歌,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当你把你的文化拿到国际上去的时候,你总不能拿革命歌曲去跟人家交流吧?你总不能老是在歌中出现刀啊枪啊血啊什么的吧?你总不能说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东西吧?
我们没有真正的民歌吗?也有啊:“清水水的玻璃隔着窗子(儿)照,满口口白牙牙对着哥哥笑;双扇扇的门来哟单扇扇的开, 叫一声哥哥哟你快回来。”多好的民歌!没有真正会唱歌的?有啊,王向荣,冯健雪啊。可我们为什么不去发掘它们为什么为什么?
我这篇杂文,发在一个驴友俱乐部后,我没有想到很快收到了大量的回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说明喜欢旅行的人反而比所谓喜欢谈论文化的人更关心这个问题。
尼采说,人生是苦的,可我们有酒和舞蹈。一个没有音乐传统的民族,其生活质量怎么能好到哪儿去呢?想想我们的老祖宗,我们最早的书是《诗经》,第一篇就是“关雎”。那是什么?民歌!
我们的文化必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了岔。
David
2003\6\9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8642
精华
0
没有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david300
david300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68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9-20
david300
论坛发烧友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10-27 21:23
|
显示全部
关于儒教与汉人个性以及与民歌的关系,各抒已见,欢迎拍砖。
孔孟不死,国难未已!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8642
精华
0
没有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david300
david300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68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9-20
david300
论坛发烧友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10-29 01:25
|
显示全部
Dr Kuang:
儒教的宗旨之一是要“克已复礼”,克已,是不是一种对个性的压制?
主贴说了,民歌是最直接地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所谓言之不足才歌之,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儒教的士大夫看来,是不是一种不入流的下里巴人的小调?
为什么汉族人的音乐舞蹈能力特别差,这跟儒教文化没关系吗?
最后,扼杀和扭曲,可能手法不同,结果却是差不多的啊。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8642
精华
0
没有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david300
david300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68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9-20
david300
论坛发烧友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10-29 01:40
|
显示全部
上山砍柴:
说到五四运动,那是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自己提出要打倒孔家店,是知识分子自鸦片战争以后一败再败,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险,几十年反思的结论之一。同时,你别忘了五四运动的另一口号,就是要从西方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八十五年过去了,这两位先生仍然没有被我们真正请进来。
重新肯定儒教,和满电视上播放的大辫子戏,你觉得这两者间没有关系吗?君臣父子,哪一代统治者不喜欢儒教?
你对五四的认识真令我惊讶。
言重之处请多包涵!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8642
精华
0
没有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david300
david300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68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9-20
david300
论坛发烧友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10-28 13:24
|
显示全部
《诗经》时代的汉人是有歌舞传统的,儒学兴起后,丢了,这是偶然还是巧合?
这个观点,在我主贴里很清楚。
我每天上网读书,思想界在网上的交锋我还是知道一二的。我没有看到对儒学的批判已经回转了。
当今社会有什么孔孟的成份?就是不肯睁眼看世界,坐井观天;就是不知道神灵存在,无恶不为。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8642
精华
0
没有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david300
david300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68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9-20
david300
论坛发烧友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09-24 13:31
|
显示全部
谢谢阿龙的喜欢。
这篇杂文是去年写的。
我也喜欢听古典音乐,
但自己完全外行,
只有来这儿学习的份,
贴一篇写民歌的文章,
一来表示我也喜欢音乐给自己身上洒点儿花露水,
二来以文会友结识朋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8642
精华
0
没有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david300
david300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68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9-20
david300
论坛发烧友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09-24 15:52
|
显示全部
洗耳恭听,受益匪浅。
我觉得民歌的衰败正是一种文化的断裂,
呼唤一下吧。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8642
精华
0
没有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david300
david300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68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9-20
david300
论坛发烧友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09-24 23:14
|
显示全部
我觉得民歌和戏剧还是有区别的。
另外,艺术形式弄得复杂与否并不是什么指标,以我的喜好而言,我更喜欢简单一点儿的。呵呵。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8642
精华
0
没有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david300
david300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68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9-20
david300
论坛发烧友
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4-10-29 09:14
|
显示全部
Dr Kuang的说法更令我惊讶。
不过没关系,各抒已见。有一点岐义恐怕需要澄清一下,就是虽然儒学的创立者是孔子,但我所指的儒教,仍是经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千百年成形了的一套教化体系。
您提到文革对文化的破坏,我深有同感,文革对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其流毒至今还在。
说回音乐,说回音响。
我有一问,就说这陕北民歌,用什么音响放比较好呢?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2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HiFi乐趣
硬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