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仁阳的“挥手之劳” [复制链接]

查看: 28423|回复: 156
1#
2005年12月3日,台湾音响前辈刘仁阳受广东清远的音响大烧友鲁岳先生的邀请,从广州白天鹅宾馆的音展现场驱车赴清远,到了清远的几个MBL用家家里巡看。期间也光临小弟寒舍,为小弟的系统动了一下手。
[upload=jpg]Upload/20051258375354396.jpg[/upload]
这是在小弟的寒舍,中间座位是刘仁阳先生。

[upload=jpg]Upload/20051258403053942.jpg[/upload]
小弟在请刘先生签名

[upload=jpg]Upload/2005125842127625.jpg[/upload]
刘先生在他的《刘仁阳谈唱片》的书上为小弟的签名
分享 转发
TOP
2#

在刘先生调整前的系统摆放[upload=jpg]Upload/20051259345645096.jpg[/upload]

调整后现在的摆放[upload=jpg]Upload/20051259375734996.jpg[/upload]
TOP
3#

狗娃 在 2005-12-5 9:48:42 发表的内容
哇,M兄好环境!好器材!流口水哇.

小弟献丑,兄台过奖了。2号晚的聚会见到兄的签到很高兴,本想散会后联系认识兄,因时间已太晚赶着回清远而作罢,很遗憾呀。不过还有机会,欢迎兄台来清远玩并到小弟寒舍指教,小弟请你们吃清远鸡和北江河鲜。
TOP
4#

海阳 在 2005-12-5 12:46:37 发表的内容
我的感觉应该是向前拉了,原来音场深度比较欠点,可是房间长度不够,拉出来音场深度是好了,聚焦有差点,向内移太多,又影响宽度,只好大角度内拗,还有大角度内拗,比较不会受房间不好的因素影响,凝集力,线条也比较好,不好的因素就是声音会比较紧,有的系统会变成偏紧,亮,冲.

海阳兄高见!内拗后确实高频较亮,所以刘先生主张多用绿布吸收。瞧我的系统上下前后都是绿布就是为吸收高频来的,真管用,高频柔顺很多。但还不够,我这两天正在到处找墨绿色的毛巾、浴巾呢。没有紧的感觉,倒是很宽松舒服啊。
噢,还有,这次与刘先生交谈,才知他也是泉州人啊!
TOP
5#

山顶不冻人 在 2005-12-5 16:36:22 发表的内容
请问MBL兄听音环境的尺寸?

几乎是正方型,长边5.38M,短边5.23M。我的器材是长边摆放。听音环境正是玩音响的绝地和大忌。
TOP
6#

刘先生在为音箱重摆位[upload=jpg]Upload/20051258512753412.jpg[/upload]
TOP
7#

海-浪 在 2005-12-5 15:32:15 发表的内容
学习了,看来要多试试

对呀,是要多试试!刘先生对小弟说了一句话,当时让小弟很汗颜:我发现有些发烧友很懒动手调试摆位,器材买回来一放,几乎就固定不动了,可能是为了摆设的美观吧。声音不好不是先想到要调整好摆位,而是盲目的花钱升级。最根本最不必花钱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好,花了一大堆冤枉钱,升了器材升线材,最后是整套换了又换,都得不到他心目中理想的声音。既然玩了音响,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比普通套机更好的声音,就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勤动手,东挪挪西移移的将好声的地方找出来,这样不花钱就得到好声了。小弟正是顾及客厅的美观,器材之前没想到要做动作。刘先生的一席话让小弟得益非浅。
TOP
8#

zhidong 在 2005-12-5 16:51:02 发表的内容
木箱和绿布是刘仁阳的两大调声法宝.

兄台很了解啊!木箱能起到吸收低频多余的作用而绿布则起到吸收多余高频的作用。
TOP
9#

yun0251 在 2005-12-5 22:04:05 发表的内容
声像会不会变大?

声像适中,感觉良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