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和你们分享、交流我的技术经验,但我相信我对音乐的理解是你们拿不走的”。
版主:“一部成功的作品,先有理念,再有设计。
”
梁朝伟:“这个过程是不是有点像拍电影。
有的导演却喜欢反过来做事,
结果是一部大牌云集,音响震撼,视觉绚烂的一百多分钟里不知道它想说些什么?”
版主:“对!
导演的理念是他的世界观。
音响设计者的理念是他的音乐观。
这个理念来自于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电声元件的理解。
”
梁朝伟:“把对音乐的理解和元件的理解,转化为产品是个‘创作’的过程,这个创作是辛苦的。
导演有时候为了一个细节无法表达而推翻相关拍摄的所有场景。
一部电影拍了一年两年是很正常的。”
版主:“这个过程不仅是辛苦的,甚至痛苦的。
有些成功的作品很贵,
但贵得有理。
有时候一部作品凝聚了设计者毕生的心血。(如产品A)”
梁朝伟:“请原谅,我对您的说法不赞成。
如果说好的音响是贵的音响,
那么全世界有几个人能去买得起大师的‘创造力’?
我想我更愿意花一半价格甚至更低,去买它的‘廉价版’,或者说‘亲民版’(如产品B)。”
版主:“您是影帝(笑),会买不起?
开个玩笑。
我从来就不相信,
在成功的音响作品后,随后上市的‘廉价版’会有正品的所谓的‘几成效果’。
这更多是市场运作的说法罢了。
如你所说,有时候‘换一个元件也会牵一发动全身’。
不过倒是也有例外,
有些产品的‘廉价版’也是精心设计过的,秉承设计者的理念。
我要告诉你的是,这类的产品非常少(如产品D)。”
梁朝伟:“您如何看待低价仿制品?(如产品E)”
版主:“我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从来不忌讳和别人交流技术,甚至在论坛上公开交流。
因为他相信他对音乐的理解是其他人拿不走的。
他甚至不忌讳和别人交流音乐观,
因为同样他知道他的音乐理念是不可被复制的。
仿制者永远仿不到器材的‘魂’。”
梁朝伟:“我也相信,音乐面前人人平等。
尽管我买得起全套产品F,
但是我更关注那些买不起高价产品的人,是否要被音乐拒之门外。”
版主:“我完全同意您的人人平等的观点。
各种类型的音响设计者也是平等的的,
有些人爱用不计成本的原料,
也有些人爱用很便宜的原料一样能体现他的理念。
尽管有时候你们所说的‘hifi性’并不是很出色,比如能在10db的地方也是直线,但是这不妨碍他在作品中清楚地阐述了他的音乐观(如产品G)。”
梁朝伟:“哈哈,‘hifi性’都不过关,
我们还烧什么呢?”
版主:“哈哈,
这回到我们刚才达成一致的主题了,
音乐面前人人平等。
你可以用音响、也可以用耳机、收音机、矿石机,任何一个能发出声音的器材来体会到上帝带给你的礼物--音乐。
但是你如果更关注器材的‘hifi性’(有必要提到的是我们只谈器材,不谈现场音乐会),
那么我建议换两个词‘hifi’面前人人不平等。”
梁朝伟:“说到hifi,我不得不再提一下仿制品,
因为很多仿制品的频响数据实在是仿得太像了,这算不算hifi?”
版主:“让我尝试换一种方式考虑。
其实仿制成功的产品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犹如拿到一盘高手下的棋谱,然后回家复盘。
我可以保证复盘内容和对局一模一样,
但我永远不是对局者。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通过打谱,吸取大师的经验后也成为大师,
我打赌那时候我的棋(就是我的作品),将会有很深的代表我个人棋风的痕迹。”
梁朝伟:“现在是商品社会,厂家尽一切可能来包装自己的产品。
您刚才所说的,高价产品也好,
廉价产品也好,
一线厂家的三线产品也好,
三线厂家的一线产品也好……(篇幅所限,省略若干字)
我怎么知道这个产品是否设计者真的用心去做的呢?
”
版主:“呵呵,
如果您有了自己成熟的音乐观,
那么您会比较容易地找到某个‘音乐观’和您相似的设计者的作品或作品组,
他或他们的作品就是为您设计的。
而其他音乐观和您不符的设计者,他们的产品有可能在您眼里
和粗制滥造的器材没什么大区别,
尽管广告很好看。
这点我顺便抱怨一下
请原谅,
我的论坛上经常会有人反对某优秀设计的(如产品H),甚至有粗口。
我很不开心,
但能谅解他们,
因为我知道这个产品H只是和他的音乐观不符罢了。”
梁朝伟:“这个过程和您一开始谈到的‘先有理念,再有设计’惊人地相似。”
版主:“对。
发烧友本人也是音响设计者,
只不过他们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完成自己对音乐的追求。
我们平时在论坛上或者互相走访中交流彼此的发烧经验,
甚至我们可以互相借用器材。
有趣的是,别人是借不走我对音乐的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