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出动人的音乐旋律------我玩黑胶的四年历程 [复制链接]

查看: 29302|回复: 108
1#

2010年已经悄悄来临,从2006年初玩第一台黑胶唱机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四年时间。在这四年时间里,我玩器材、听音乐的过程都有很多变化,喜怒哀乐,不一而足。而这四年,也正是国内玩黑胶方兴未艾的时期。在CD的新格式前途不明朗的时候,人们又回过头来追求声音更自然的黑胶,加上国内外一些卖家的炒作,现在国内的黑胶市场可以说一片兴旺,而我也不幸中招,堕入了黑社会的深渊!

我购买黑胶唱片的经历请见: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71722.aspx


2006年初,左右无事,手里刚好有一部闲置的PS
SUPER LINK
解码器,而朋友由于黑胶升级,闲置一部多能士320黑胶唱机。我补了一些钱,把这部多能士拿回家玩一下。


匆忙地把舒尔97MM头买回家,经过初步的调整后,就开始听黑胶了。那段时间,我委托陶街的老秦帮我买了很多香港流行的唱片,其中邓丽君的岛国情歌系列真是不错的唱片,而古典唱片就在168上找一点,又委托在加拿大的妹妹帮我买回来几十张,一下子就有近百张黑胶唱片了。


在懵懵懂懂中,也慢慢地学习一些关于黑胶的知识,才知道,玩黑胶确实是劳心劳力的工作,所以说听CD觉得好听的人真是有福气了。不过,黑胶的知识也是要慢慢消化的,一下子不会都明白什么含义,只有玩得多了,听的多了,才会有收获。可是我身边玩黑胶的人不多,互相之间交流的机会不多。

IMG_000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8 22:12:48 上传)

IMG_0003.JPG

最后编辑海涛123 最后编辑于 2010-01-29 11:58:59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2/18 0:21:1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再来!

说实话,一开始玩黑胶,并没有太大的惊喜,相比网上一些朋友被数千元的黑胶唱机毒到,声称数万元的CD机没法听了,这样的观点我是没有亲身感受的。


作为一种新的欣赏音乐的途径,如果只是尝尝新鲜,好不好也无所谓。可是由于玩黑胶的历史很长,不论软硬件都非常多,理论知识和听音感受也很多,显然它是一种经过时间证明,是欣赏音乐的较好途径。如果往前走,应该是会有收获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又开始寻找让声音更好的办法。


多能士玩了半年之后,我有机会从朋友手里接过一台品相不错的ROKSENRADIUS唱盘。


ROKSENRADIUS唱盘也算是一台名机。乐圣公司在黑胶市场上赫赫有名,所开发的黑胶唱盘都有不错的口碑,但是除了ROKSENRADIUS唱盘以外,其他型号价格都很昂贵,特别是他家那台三层底座的顶级唱盘,更是工薪一族不敢想象的东西。


RADIUS唱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硬盘,他也采用了乐圣唱盘常用的工业用避震胶脚的设计,分体电源设计,两层木板的底座,可以在唱盘的正前方选择33转和45转,配上TABRIZ唱臂,以及较轻的铝合金转盘,配上自家椭圆形的黑色羊毛垫。轴的精密程度非常高,一般情况是把轴杆轻轻放入轴套后,可以安心的喝几杯茶,甚至先出去吃中午饭,回来再看看轴杆是否已经进入轴套,乐圣的老板就是这样干的,呵呵。

100_038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8 22:15:58 上传)

100_0389.JPG

P100059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8 22:28:57 上传)

P1000590.JPG

唱盤:Roksan Xerxes.20.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0/1/28 22:33:21 上传)

唱盤:Roksan Xerxes.20.jpg

最后编辑海涛123 最后编辑于 2010-01-28 22:33:20
TOP
3#

还有!

不过最近听说居然有厂家故意把轴杆和轴套之间的缝隙留大一点,以达到更好的避震和减少摩擦的效果,我没有办法求证,但我相信一定有实践和理论的支撑吧。哎,黑胶唱盘的设计实在是水太深,什么理论都有,经常发生玩了几十年黑胶的老客,很多理论在一夜之间被推翻的事件,真是很恐怖!


这台乐圣盘的卖家当天专门带来一台美国精神的唱放,二手都要万元级的唱放,效果果然比我的金嗓子406自带的唱放好多了,一曲《鲁宾斯坦弹肖邦的辉煌的大波罗乃兹舞曲》让在场的朋友都很惊艳,唱头还只是舒尔97而已。这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唱放的重要性、


然而卖家帮我把唱盘调整好了以后,乘最后一班汽车离开了,美国精神唱放的声音也随之远去。于是我又再次进入了一开始玩黑胶的轮回。


正在这个时候,我的工作上有一些变动,让我暂时没有心思玩这些东西,我一狠心,把这台经典的唱机和我所有的唱片一次性的卖给了当地的玩家,暂时离开了黑社会。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喜怒哀乐中,要保持平常心,谈何容易啊。

TOP
4#

再继续!

在离开黑社会的日子里,我并没有完全放弃学习有关黑胶的知识。网上有关黑胶的贴子我都很关注,渐渐地,以黑胶代替CD的想法也渐渐远去,作为听音乐形式的补充,找到一台黑胶唱机,听听没有发行过CD的黑胶唱片里面的音乐,也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吧。


一位朋友主动和我联系,说是有一台君子P3加上奔驰的GOLD头。在提供先试听再付款的承诺后,我把这台唱机拿回家试听了两天就付款了。


君子P3非常简单:一块纤维板做底座,12MM厚的玻璃转盘,提供相对活拨的声音,使用君子300臂。


不知道怎么的,我对君子300臂有一种好感,在同价位中,它几乎没有竞争者,它成了国外中等价位唱盘的标准配置,而且他容易调校,国外提供的升级配件也很多,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调整VTA,如果要调整,就要购买调整环,价格就上去了。所以很多朋友就拿东西来垫它的臂座,这样一来VTA显然就不够精确了。不过,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它,也许,我喜欢一切简单的东西吧。


我是第一次用MC头,MC头带给我的感受还是很明显的,网友诚不欺我也!声音比舒尔97头好了很多,而且提供了非常有活力,非常饱满而不迷蒙的声音,有了可以和CD相比的解析力。
君子唱机.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8 22:35:50 上传)

君子唱机.jpg

TOP
5#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参队!
这个时候,我又开始收集黑胶唱片。还是从喜欢的流行唱片开始吧。
没有想到,时隔一年,唱片的价格已经飞涨,可见这段时间国内黑胶唱片市场的火热,而古典唱片的价格涨得更厉害。在国际知名的黑胶拍卖网站上,亚洲买家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中国内地的买家,打得头破血流,但同时也让很多优秀的黑胶唱片流入国内。要知道,黑胶唱片盛行的时代,正是我国相对封闭,而且人们还没有办法花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消费黑胶唱片的时代。即使到了八十年代,我国开始陆续引进黑胶唱片,但情况依然不够乐观,因为黑胶唱片的黄金期已近尾声,CD唱片已经开始大肆攻城略地,黑胶唱片不容易保存,操作不方便,“音质”不佳等缺点被大肆宣扬,黑胶软硬件市场渐渐萎缩,最后连中图也开始倾销库存的黑胶唱片。谁也想不到,现在黑胶会卷土重来,虽然不是主流,但市场正在逐渐恢复当中。
君子P3被同城的朋友相中,也拿走了。但我并没有停止收集黑胶唱片。因为我知道,我一定会再买到合适黑胶唱机。
到了2009年四月份,我偶然在网上发现,国内已经有高人开始制造国产的黑胶唱机,这个当然不是以前国内某某音响厂家生产的低档黑胶唱机,而是借鉴了国外很多名厂的设计原理,加上自有技术含量制作的HIFI级的黑胶唱机,包括唱臂也自己开发,非常不容易!我一直认为:唱臂的制作比唱盘难。
在我暂时还没有找到合我心水的黑胶唱机的时候(主要是没钱),我想先支持一下国内的唱机,买一台来试试看。
最后编辑海涛123 最后编辑于 2010-01-29 13:10:49
TOP
6#

有新盘了!

我看上了走火的盘,首先是因为他的盘三叉型的铸铁底座够重,达到了50多斤,重量级的底座对音乐重播的低频帮助很大,还有就是进口马达经久耐用,48MM的亚克力转盘非常漂亮,他的轴套采用空心设计,需要一个螺帽才能堵住轴套,并放入陶瓷滚珠。我还没有见过国内外的唱机轴套是这样设计的。这样设计好不好见仁见智,不过确实蛮新颖的,而且也很方便清理和安装。既然要买国内生产的,那就买一个设计上有新意的,满足自己猎奇的爱好,呵呵。
还有就是走火自制了一个12寸的单点唱臂,不过这个单点唱臂就是我的死穴了。可能是君子臂带给我这个懒人很好的印象,导致我一直搞不定这些单点臂。不知道走火是不是觉得我太笨,哈哈!
P100057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9 13:14:17 上传)

P1000573.jpg

最后编辑海涛123 最后编辑于 2010-01-29 13:14:17
TOP
7#

非常高档的一套黑胶啊,不过臂是原配的吗?
TOP
8#

如果要玩黑胶,还是要知道一些起码的调整技巧的,黑胶也有不需要太多调整的。有的时候也是精益求精而已,不过,精益求精对玩黑胶是有意义的,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吧。
TOP
9#

关于LINN12

新房装修好了,器材的更换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我首先发帖,咨询更换功放的事宜,大家给了很多意见,但是我一时找不到能替换金嗓子406的功放,那就暂时听着吧。
2009年下半年,我的全部时间都放在收集黑胶唱片上,略显疯狂的态势,可能是太无聊了吧,呵呵。
我把更换功放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才想起来功放还没有换,那就暂时先听着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和一位黑胶唱片卖家闲聊的时候,说起他有一台LINN 12正在出售,连原包装在内,加上ITTOK VⅡ唱臂,价格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一代名盘的声音如何?我也很想领略一下,卖家也不厌其烦的向我解释如何安装和调试。中铁快运的运输也很好,机器平安运到。
从表面来看,LINN12的一些做工似乎不值这个价,特别是那几个机脚,关于LINN12的报道网上很多,但是有用的却很少,香港的ENRCORE网的介绍稍微多一些。但摸到门道以后其实并不太难,就是需要一些工具来辅助调整的过程。
在购买了原装的底板却不合适以后,我在网上看到,花梨木来做音响附件效果不错。刚好我认识一位专门经营进口木材的朋友,请他用巴西花梨木帮我做了一块2厘米厚的底座,再加上用来调整水平的声美力PX2000C调声木板,已经摆脱了原来那种慢、蒙的声音,线条感,质感,动态都有不错的跃进,不过也有朋友说不是最开始那种柔软厚实的声音了,声音变得轻盈了,到底哪种好?
linn12.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0/1/29 22:03:28 上传)

linn12.jpg

最后编辑海涛123 最后编辑于 2010-01-29 22:03: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