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乐趣----小提琴奏鸣曲的春天----贝多芬 [复制链接]

查看: 15797|回复: 65
1#
借这个帖子和大家一起再欣赏欣赏这套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演奏过的名曲----贝多芬小提琴钢琴奏鸣曲。

谈到古典音乐的高峰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时代当之无愧了。

巴赫留给我们的室内乐精品很多很多,弦乐中的大无、小无似乎达到了难以逾越的境界,玩黑胶,巴赫的大小无绝对是毒品中的毒品。
既然是毒品,就以后再说了,哈哈,我还在中毒中。

莫扎特留给我们的弦乐小夜曲、四重奏、三重奏都极具魅力,他的一整套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应当算是精品中的精品,曲曲动听,仿佛仙乐。
但似乎没有演奏家全部演奏过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就lp来说应该是录全了一共需要9张唱片,幸运的是,philips出的莫扎特全集中,收录了所有的曲目,且演奏都很经典,它不是这个帖子的主题,也就暂且不提了,希望爱好者去找吧,那套合集并不贵,相当大碗。

在这里嘀咕嘀咕贝多芬这套小提琴奏鸣曲吧,一共10个曲目,均是上品。
更幸运的是,和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一样,几乎所有的小提琴家都演奏过这些曲目,且所有的名家似乎都录过这个曲目的全集,绝对可以大饱耳福。

好吧,吃完饭再聊。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黑胶乐趣----小提琴奏鸣曲的春天----贝多芬





作为音乐爱好者和收藏者,我还是先推荐这个阿什肯纳齐和帕尔曼的版本吧。
这套唱片大约录于1977年,帕尔曼1954年出生,这一年他33岁,正当壮年,他这个时期录制的这套奏鸣曲和小无,恐怕是新一代演奏家中出类拔萃的选择了。
其实关于贝多芬奏鸣曲和小无这样的作品,不用评价演奏的优劣,因为从这样的作品中,听众听到的是演奏者的心,听他们的感动。而,感动和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作为黑胶爱好者,我首先介绍这套原因很简单,录音一流,价格极好。
我最近总劝些朋友放弃cd,乘黑胶碟的价格还算理想,赶紧过来玩黑胶。
最后编辑shanxz 最后编辑于 2008-11-17 21:56:12
TOP
3#

回复: 黑胶乐趣----小提琴奏鸣曲的春天----贝多芬

格鲁米奥和哈斯基尔录制的那次比较齐全,10首都录齐了,且效果不错(应该是单声道录音),我慢慢介绍给大家。

70年代末格鲁米奥又再次录制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这次的合作伙伴好像是阿劳,可惜这次没有录齐,似乎只录制了两张黑胶,这个版本我暂时也还空缺,相信不久也会拥有这两张精品。
最后编辑shanxz 最后编辑于 2008-11-18 11:21:05
TOP
4#

回复: 黑胶乐趣----小提琴奏鸣曲的春天----贝多芬

都说格鲁米奥好,呵呵,我还是按照我的思路来推荐吧。
其实我也搞不清楚我的思路,到底是怎样,是不是推荐的顺序?

还是来第二套大家参考参考。
海菲兹录制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不知道海菲兹是不是小提琴家中唱片最多的一位,几乎把所有经典曲目都录制了一遍。
海菲兹这套奏鸣曲由他最熟悉的两位钢琴家伴奏。
按照他的发行时间,1963年,这套可能有阴影狗单声道头版发行,我只是拿了redseal版本。

历史录音中最让人喜欢的就是室内乐,海菲兹这套,效果不错,行云流水,一往无前。

其实他这套也很有名气,很多书中都推荐,我很喜欢,因为我喜欢海菲兹的所有历史录音,像一本音乐史文献,同时,性价比很高,呵呵。

为这套碟也留一点遗憾,我一直很想找一套克莱斯勒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但一直没有好消息,在想克莱斯勒的时候就只能听听这套海菲兹了。
听这些历史录音,是玩黑胶的乐趣之一。

如果你是在不喜欢历史录音的尘封感,那就听这张立体声录制的克鲁采来解渴吧。
很遗憾,好像海菲兹没有录制立体声版本的春天。
但,如果你听过这张克鲁采,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在第二个推荐海菲兹。
海菲兹的春天可能算不上第一,但我听过的克鲁采里面,我会第一个想到上面这张海菲兹和史密斯演奏的“克鲁采”。
对我来说,这个克鲁采,没有对手。
TOP
5#

回复:黑胶乐趣----小提琴奏鸣曲的春天----贝多芬

我也只有立体声唱头。
暂时不打算奢侈的搞双臂双头了。省点上唱片好了。
TOP
6#

回复:黑胶乐趣----小提琴奏鸣曲的春天----贝多芬

十首奏鸣曲中,最著名的就是春天和克鲁采。
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一种万物皆新,欣欣向荣,得气氛,我认为帕尔曼和阿什肯纳齐的版本最合体。
克鲁采我觉得要一种辉煌壮阔和一气呵成的风范,其实克鲁采较为符合贝多芬那种打破陈规,桀骜不驯的特质,除海菲兹能有这种气质,不做第二人想。
TOP
7#

回复: 黑胶乐趣----小提琴奏鸣曲的春天----贝多芬

http://ycwb.com/xkb/2006-06/15/content_1145722.htm

■1958年 立体声(stereo)录音唱片开始正式发行。相较于原来的单声道(mono)录音唱片,声音质量进步之程度,令消费者大为惊叹,趋之若鹜。于是,众家唱片公司无不投入最大的人力物力于录音唱片的发行上。所谓录音的黄金年代由此展开。 各大唱片公司立体声唱片第一版标签开始。 DECCA开始录制萧提指挥的华格纳指环全集。 RCA发行LivingStereo系列首张唱片,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出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英雄的生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944年立体声录音技术才出来。1958年各大公司开始采用立体声技术录音。才有最早期的真正的立体声唱片。

philips录制立体声的年代比其他几个大公司还要晚。

格鲁米奥和哈斯基尔的那套贝多芬奏鸣曲分别录制与1957年1月(1-5)和9月(6-10)。
所以我不认为格鲁米奥的这套贝多芬奏鸣曲的任何一张原本是立体声录音,我认为他们都是单声道录音,后philips制作成立体声唱片发行。
且这套唱片没有见到有philips hifistereos版本。
只是单声道的室内乐,特别是独奏和奏鸣曲,效果很好罢了。
TOP
8#

回复:黑胶乐趣----小提琴奏鸣曲的春天----贝多芬

哈丝基尔(Haskil)1960年与小提琴家葛罗米欧赴土耳其的布鲁塞尔演出时,在火车站因意外摔倒去世。之后有评论家称她为“钢琴圣女”。

实际上哈斯基尔的大部分录音都是单声道录音。立体声录音并不多。

这些也只是我的猜测,未必作准。
TOP
9#

回复:黑胶乐趣----小提琴奏鸣曲的春天----贝多芬

左右声道做成一样的,不就做成立体声了吗?呵呵。
应该后期大部分重发的单声道唱片都是类似这样制作的吧?请高人解答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