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542815543176826.jpg[/upload]
记得在坛子上有人说过五一到了,想去桂林玩玩。想去徒步漓江,领略它的美丽。我自己也是和朋友约好要去了的。不好意思我不记得那位大侠叫什么名字了。一些资料,供参考。
线路一:杨堤至兴坪
杨堤至兴坪是漓江风光的精华所在,景点有浪石奇观、九马画山、八仙过海、黄布滩倒影、神女峰等,正因如此,也成为徒步一族的首选。全程大约18公里,徒步需5、6个小时,如果走不动的话,也可以坐竹排和小船畅游漓江。午餐要在途中解决(自带干粮)。
在阳朔汽车站有班车,一个多小时到达杨堤。到杨堤后直接到码头坐摆渡,每人13元。注意要保留好船票,因为还要凭它再渡两次呢。
从漓江的西岸过到东岸,开始向下游的渡口浪石进发,走到浪石需要一个小时,途中经过浪石村,一个至今仍保留着老房子的小村子。浪石摆渡用的是竹筏子,每次最多载3人,拿出先前买的那张票就可以了。如果觉得徒步辛苦,从浪石到九马画山一段有很多竹筏揽客,包筏子到下游的九马画山,大概需要40~50元。
九马画山是漓江最有名的景点,一座高400余米的山,壁上彩纹斑斓,远望如画屏,故名画山。细看山壁可依稀辨出群马形象,合称“九马画山”。 “九马”意为多的意思。民间流传这样的歌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说明辨认画山“马”之不易。
过了九马画山,就到了漓江最美丽的那段,江面平缓,水流清澈,小鱼儿在河底清晰可见的鹅卵石间灵活地穿梭着。两岸长着茂密的凤尾竹,景色是那么优美、自然、清秀......如画一般,而语言的描述在这个时候都会显得那么的贫乏。特别是先经历过了艰苦的徒步,再把劳累的双脚放进清凉的江水中,看着两岸的水墨景色,这样的感受,是那些乘坐着豪华游轮游览漓江的人所体会不到的。
走到九马画山的下游,第三次渡江,过去就是冷风渡村。之后,可以继续沿江徒步至兴坪,也可以从土路直接走到兴坪,不过这样就看不到漓江了。
到达兴坪镇,在码头上可以看到牌子写着“20元人民币拍摄点”,这就是20元人民币背面的风景原型所在了。在镇上可以逛逛“老街”,很多百年老房显得古朴而悠远。穿过老街就是汽车站了,搭中巴班车5元/人返回阳朔(直到晚上7点都有车)。兴坪到阳朔的一段路程大概需要四十多分钟。
特别提示
一、夏天徒步,温度很高,应当准备足够的水、食品、草帽、防晒霜、防中暑药和蛇药等物品。
二、选一双合脚的登山鞋,记得一定要穿袜子,最好同时也带一双凉鞋。
线路二:石头城徒步(阳朔—葡萄—石头城—葡萄—阳朔)
石头城位于阳朔县葡萄镇以东大约10公里,现存的遗迹仅为东西南北四座残缺的城门。据说古石城至少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
从阳朔有到葡萄的班车,也可以坐到桂林的班车,在中途葡萄镇下车,车票每人3元。到了葡萄,下车后向东,有许多农用车在路边等候,花上2元钱,到石头城下面的村子,叫白面底,好奇怪的名字。崎岖不平的山路要走上四、五十分钟,五脏六腑都会被颠出体外,对屁股是个考验。
到了白面底村,沿小路上山会遇到一个岔路口,路旁长着一棵桂花树,向北走可以到达南门,向东走二十分钟可以到达东门。东门里边500米有一个寨子,寨子的房屋都是由石头垒起的,古朴自然,超凡脱俗。到了这个寨子,环顾四周,发现周围都是由连绵的山势所包围,形成天然的屏障,使得这里的村民不受外界骚扰。
四座城门之间有小路相连,由任何一个城门进入,都可以通向其他三座,不过都是小路,建议找个当地向导带路。
石头城本身并没有太高的观赏价值,作为徒步线路,可以考虑。
特别提示
一、村子里没有旅店,可以考虑带上帐篷在野外露营,或住在纯朴的老乡家里,最好自带睡袋。上山除了吃土鸡和农家饭外,没有其他餐饮服务,需自带干粮和水。这里产的水果有柚子、橘子、金橘、柿子,还有野生的板栗等。
二、这里的手机信号不好,在山谷里有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