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剖析:为什么音响买回家不好听及音响咨询服务未来趋势 [复制链接]

1#
剖析:为什么音响买回家不好听及音响咨询服务未来趋势原创 小毛 [url=]小毛谈音响[/url] 昨天




从事音响咨询将近三年,去年到现在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接触的远程调声咨询案例显著增加。本地积压的上门案例也在年后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回顾这三年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案例,是时候写点东西分享给大家了。




先简单阐述一下小毛音响工作室到底是做什么的?

工作室特色

一切从声音出发


客户分类

音响代理/品牌方和终端客户(发烧友)


主营业务

音响代理/品牌方

器材测评/品牌推广(产品授权体验点/试听会/音响样板房入户)


终端客户(发烧友)

装修介入/声学评估/声学改造/调声摆位/远程系统诊断/器材上门试听



今年要启动整体解决方案项目

1、精选几套不同价位段的优质组合

2、客户前往工作室一对一VIP体验

3、对客户空间做声学评估及改造

4、客户购买系统后进行上门精调


该项目要达成的目标

最终把音响样板房尽可能复制到客户家中,免除客户在声学处理、搭配和调教上的烦恼,客户只需要安心听音乐。


我的愿景

能够让中国的客户也体验到日本Dynamic5555的高端服务


经营理念

客户可以自由选择整体打包方案(费用包含器材和声学处理及系统精调)或纯咨询服务

注:疫情未结束之前,外地客户暂时只提供远程咨询服务。工作室也只提供一对一预约制接待,并需按照工作室疫情期间制定的流程进行,感谢理解!




音响界理念的与时俱进与现状

这几年咨询做下来,大家的理念总体是进步的,但步伐有些慢。从代理/品牌方层面来讲,已经意识到调声的重要性,并有代理提出展会布展调声的诉求以及对产品线下良好体验的需求。厂家也与时俱进地推出各种带DSP调整的产品,可见行业是意识到环境及调试对声音影响的重要性。



烧友这边选择做咨询的人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70-80后这个年龄段。这些人群普遍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海归或高学历,在较大的企业中任职,认可咨询服务,并愿意尝试新事物

2、认可“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认同把时间花在自己更熟悉的领域去创造更多财富

3、器材投入已到其经济能力上限,意识到空间处理和系统调整是绕不过的坎

4、厌倦了无休止的折腾,想好好听音乐

5、原来做的设计不满意,当下进退两难,没有头绪



我在这里说一个自己的案例。4年前,家里闹了一次虫害,有一种比芝麻还要小的虫叫书虱,爬得客厅满墙壁都是。虽然这种虫用手指轻轻一揉就消灭了,但它具有孤雌繁殖能力,也就是不受精也能生娃,并且每12天数量翻倍。曾经有几个月我每天都是拿着手机闪光灯扫描墙面捉虫后才入睡的,这种精神压力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在这期间,我电话咨询了好几家杀虫公司和病虫害防治相关部门。但得到的结果要么是有毒有害的处理方式、要么无法彻底根治,直到有一天我联系上一家由几位年轻人创立的环保杀虫公司才找到了真正满意的解决方案。他们采用的是一种美国产的无毒硼酸盐的消杀法,终于将困扰了我几个月的虫害解决了。



90年代音响似乎是装修新房时的标配家电,当时音响的用途主要集中在看电影和K歌。当时买得起hifi的人并不多,Hi-end更是工薪族不敢想的。时至今日,能够负担得起Hi-end音响的烧友越来越多,各大品牌的黑科技也提升不少。但大部分用户还停留在买买买的层面,因为他们不会调或者调的方法不一定对。



安装与调试的区别

顾名思义,安装就是把设备线材连接,开声即可。这也是音响行业几十年来的一个标配服务。调试的活自然而然留给了用户,这当然包含了商家不想多事或者没能力提供这种服务,也不排除烧友自认为比商家懂,所以要留给自己折腾娱乐。当我们说到“调音师“这个词,大家最先想到、也只能想到的就是两种职业——钢琴调音师和专业舞台音响调音师。为什么,因为这两种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被大家接受和认可。




调音师及其胜任力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钢琴家这么厉害,为什么他自己搞不定钢琴调音?甚至像李赫特这样的大师还要指定调音师为他调音。我前年在成都音响展上看到鲨鱼线总代慕陆国际的江老师在布展当晚给贝森朵夫三角钢琴在摆位,前后区别之大让我感慨万千。烧友们花了十几、几十万的音响如果只有安装没有正确的调试,那么很可能大部分钱是打了水漂。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去调声,我们暂且称这个调的人为hifi调音师吧,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我们给这个岗位建一个胜任力素质模型:


1、听力要灵敏、听音观正确

2、对系统搭配、供电处理、声学处理、音箱摆位、器材避震、线材搭配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3、能够在较为复杂的环境和系统中排摸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恕我孤陋寡闻,就我接触音响的24个年头来说,能够达到这个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烧友并不是太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朋友拆东墙补西墙,要不就是在地基不平的基础上造房子,搞到一半推倒重来,周而复始。




声音不对?那是因为你只买回了器材而已

很多时候烧友会说在朋友家或音响店听到一套很好听的系统,但买回家却不是那么回事,那是因为你只买回了器材而已。因为无论是音响店还是把声音调好的烧友家,他们都做了你看不到的功课,供电处理、声学处理、喇叭摆位、避震、线材搭配等等。你所听到的好声音就好像我们在国庆阅兵式看到军人们的飒爽英姿,那是不知道留了多少血和汗才达到的成就。我在新兵连的时候踢正步踢到便血、大腿内侧皮肤磨破,这就是努力过程中的印记。所以请各位不要忽略这些看不到的步骤,否则好声音很难降临到您的府上。





人靠衣装,音响靠什么?

一个明星素颜,穿廉价服饰,用三无产品化妆后她还能是个明星模样吗?有朋友说预算有限,您当然可以八年抗战慢慢添置。一个人天生丽质,如果读书少,没有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她能混到上流社会吗?说白了,我希望大家在配置音响的时候能够给线材留有足够的预算比例,15-20%是最起码的。不要忘记现阶段的大部分音响还是通过线材来传递信号的,他是音响的衣装。同样的道理,要一套音响发出好声音,还要有声学处理的意识,要让音响好好说话,而不是叽叽喳喳毫不悦耳地鸣叫。




消费理念决定结果

让我欣慰的是,找我做咨询的大部分客户都已经开始重视除音响以外对声音有影响的环节,应该说他们是走在发烧消费理念前沿的弄潮儿。但还是会有些妥协,但我相信实践会改变这一切。上个月有个本地上门案例,我带了声学模块去做评估和调声。客户希望我能尽量延用他房间里现有的低频陷阱和吸音板。我说,没问题,我们稍后试一下,能延用自然更好。因为我已经收取了客户的咨询费,所以声学模块客户可以自主选择。但当我们把客户的模块放进房间后,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中低频发闷,有频段有明显染色。房间本来存在的低频共振并没有被有效解决。客户自己说,挂闲鱼吧,然后又自问自答到:有人要吗?”



总体来说大部分设计严谨的声学模块还是可以负担的,并且我不倡导把家里完全铺满,搞得像音响店那样。一般的居家只要在一些关键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即可,毕竟家具也是有一定的吸音和反射效果的。但用什么产品、用多少量需要根据房间的共振频率以及共振区域做针对性的处理,不是我们书上看得那种阿宝背书。更不是网上随便买几块便宜的仿制品就能解决问题的。



调声Sop

我之所以能在不同场合都调出想要的声音是基于两点:标准的调声步骤和心中好声音那杆秤。关于心中的好声音,一方面是多年养成的听感,另外在疫情之前我是经常去音乐厅“注射听感疫苗”的。在这个Sop里我要强调一点,声学处理和摆位有先后顺序,不可颠倒,不可相互取代。只有在环境的声学处理达到摆位要求的前提下才摆得出来,否则房间的低频共振和反射声是没法获得平衡耐听的声音及清晰明确的结像定位。我所谓的声学处理也不是让您重新装修,满屋子铺满吸音板和扩散板,只是您要有这个意识,把反射声和低频共振控制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总体趋势

前段时间工作室接待了一家代理,我们更多地在谈论怎样让客户获得更好地体验,把产品最真实地的一面呈现给客户。从代理/品牌方角度而言,他们在注重业绩完成的同时也希望客户能够有良好的试听及使用体验,从而提高品牌美誉度。终端消费者也逐渐意识到更有价值的是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而非单一产品的买卖。虽然需要时间,但我们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见证音响消费的新趋势。



最后,提个问题大家思考下,往高里想,往深层次想,下次揭晓我的见解:

玩音响到底在玩什么?

上周我用订阅号助手app上传了一段手机录音,把我吓了一大跳,声音就像**,我赶紧删除了,但仍然让七十多位粉丝的耳朵受委屈了。请各位移步哔哩哔哩,搜索“小毛谈音响”(可以关注,以免走丢),了解工作室日常的动态。



更多文章及精彩案例链接



5.jpg (, 下载次数:0)

(2021/4/13 10:14:21 上传)

5.jpg

18.jpg (, 下载次数:0)

(2021/4/13 10:14:21 上传)

18.jpg

分享 转发
TOP
2#

上面是杜达梅尔与洛杉矶爱乐乐团主场迪士尼音乐厅,
杜达梅尔是马勒指挥大赛冠军,擅长指挥马勒。
杜达梅尔妻子是西班牙的一位著名演员,非常漂亮。




shinelb 发表于 2021/4/13 10:28:30

好像最后一句话才是兄想表达的重点:)
TOP
3#

这里有一些杜达梅尔以及他的唱片的资料:

https://view.inews.qq.com/a/20201128A09TS400




shinelb 发表于 2021/4/13 12:46:56
谢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