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对1/4波长与“2.5”倍波长理论的理解说开去 [复制链接]

查看: 3982|回复: 30
1#
这是音响研究的两个重要依据,有必要加深理解!——明早用一个小时争取用文字表达清楚一点。
最后编辑KENTRYFO
分享 转发
TOP
2#

赫赫,昨天晚上还准备今早起来就把这个贴删掉呢!现在........不必删了,继续............
        以下陈述,完全无须书本引述,跟本坛上原来的提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区别,仅是态度问题........
        关于“2.5倍”波长的提法。我是这样理解的:
    1、人类的听感绝对是自然的产物!机理复杂得很——振膜、绒毛、神经、经验、辨别能力.......——它与器材传输、转载能力等是不一样的。由于是造化产物,它在物理性能上比器材更精致、更准确、更完整——指物理机制和生理特性,由于是人类的个性化产品,它又具有着比器材更强大的屏蔽效应——指心理特性及其对生理的直接影响!
TOP
3#

2、人类个体的听音能力具有差别,人类整体的听音能力是一种自然造化的影响,它在客观自然环境与心理、生理之间形成进化的机制,个体听音能力会因为气质不同、及相互的交流通过心理机制互相影响,反作用于生理机制;
TOP
4#

这种变化就是记录的依据!
TOP
5#

相对论!哈哈,粒子态与场态之间是互相相对的,互为宏观,又互为微观——又离题了!咔咔
波——相对于粒子,它承载了能!就是粒子相对于波也承载了能(而且话还可以反过来讲:——不得不离题)
哎!——咔!!!!偷偷地歇一会!逻辑上有点不顺了。哈哈
TOP
6#

5、言归正传——完整的声波是什么?完整的声音是什么?
TOP
7#

歇歇!下午再来。
TOP
8#

4、而对于造化之物——听感,这个记录方式的进化从盘古以前就开始——人类好奇天性一直希望能够破解它,DAN——不可能!
   另外,前面所提的“粒子态与场态的相互作用”应该更正为“粒子态物质与场态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TOP
9#

卡断相对论的思路,再来!
在同一介质中,不完成正反半波的传输的情况是有其他物质在中间出现了。波的能量传输到另一物质的粒子态和场态中去!
呕,记起来了.......粒子态和场态应该是能存在的形式
小时候没有搞清楚能与物质的关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