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眼中的DVORAK的大提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查看: 7291|回复: 31
1#
        首先说一句,我刚知道这个论坛,用了3天的时间把这134页帖子基本上都浏览了一遍,深知这里的众位DX都很有见地,我也只是个大二的学生。但我现在确实想找个地方倾诉,希望不会贻笑大方吧。
    我是天津人,好多人都说天津人很恋家,开始我不愿承认,直到来秦皇岛念书,才知道这说法是不无道理的。说了这么多,引入正题吧,在我初到这个就要到关外的地方的每晚,都有一首曲子陪伴我,那就是DVORAK的大提琴协奏曲。
     当时我在听的时候,突然间觉得似乎对作者表达的感情是那样的感同身受------我是那么自豪而又自信的走出了家门,家人也只是在默默的祝福我,然而,大提琴的声音却是一段下行音,因为每当夜幕降临时,昔日的好友已不在眼前,留下的只有空虚和寂寞。
背景里交响乐团自始至终都在奏出的一段旋律也许就是家乡的声音吧。大提琴的声音不断的在颤抖,又不断的变弱,于是我就在这入睡了。
    进入第二乐章,虽然是慢板,但他的情绪是最丰富的,诸位有没有听到那大提琴抽噎的声音,然而家乡的音调是那样的亲切,每当我受了委屈,它就象母亲一样抚摩着我,就好象摇篮曲那样,于是大提琴也唱着那家乡的曲调,附和着...........
        异乡的土地再好也比不过家乡,“再好的L。A也留不住我”,我的去意已定,无论那背景里是什么样压迫的声音,终于,我回来了,家乡的声音是那么的亲切,一切终于都回到我的身边。。。
    那时,我听的时候手里有老卡和罗斯特罗波维其的版本,还有伯恩斯坦与麦斯基的,再有就是马友友与马泽尔的,听来听去我还是喜欢罗斯特罗波维其的,他的琴音最饱满,而且,他本人是被苏联认为是持不同政见者,从而辗转逃到美国的,其际遇与DVORAK的应该最近。我本人十分不喜欢麦斯基,至于马,我还是觉得他的东西有点女性化,这首曲子也许他不是很合适。
    后来,我又买了杜普蕾和皮亚蒂戈尔斯基的,我也比较喜欢杜普蕾的版本,但她和巴伦伯依姆的合作,也许就没有了罗斯特罗波维其那样的内涵了。
    首次撰文,望各位DX不吝赐教
分享 转发
TOP
2#

是,是,我也有此意,还想请教,还有一个好象是SZELL在DG出的,但大提琴不知是谁
TOP
3#

正如AUDIO所说,也许这正是音乐的迷人之处吧,我特别喜欢大提琴醇厚的声音,用它来代表经历沧桑的人们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的网名是这样的:LL是我名字的简称,D2X-----DXX是我女朋友的简称,15是我的幸运数字。让您见笑了
TOP
4#

其实皮亚提哥斯基和罗的境遇是差不多的,霍好象还讲过他门是怎么逃出俄国的。但听惯了罗的琴音,总觉得皮的琴音有点怪怪的
TOP
5#

请问OP。61学士
您知道皮亚提哥斯基用的是什么琴吗?
我总觉得那声音怪怪的
没有了以往听的那种特别醇厚的声音
TOP
6#

也许是我听惯了罗和杜的声音了
不过,按DR KUANG的说法呢,这应该是同一把琴了
TOP
7#

不过我觉得这个胡桃夹子组曲好象不如罗斯托波维奇在DG的那张,但这个的录音确实无敌了
TOP
8#

鲍尔特在CHESKY公司出过一张很有名的唱片,其中有ELGAR的威风堂堂进行曲和老柴的胡桃夹子组曲
TOP
9#

对了,还有一张CASALS的历史录音,我没见过首斑,买的是日 本人出的CASALS的精选
感觉就象KUANG版听3,40年代的梅纽因一样,不太好
最后编辑lld2x151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