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JAZZ音乐唱片(陆续更新碟20张) [复制链接]

查看: 52244|回复: 407
1#
喜欢JAZZ是一次偶然。买到了一张叫星期天的JAZZ的唱片。在一个周未,起床把它放在我的唱机里,再躺回床上继续我的懒觉。边看着书,边酝酿着回头见周公的感觉。

正在此时,音响中传出让我躺着不想动作的感觉,我似乎进入了半梦半醒之间,一切都朦朦胧胧……

从此后,每到周未都会放一张JAZZ音乐。

第二次的感动是在广州参加音响展时,去大派等我最好最好的朋友,用大派的胆机+TAD300放加龙炮的意犹未尽,实在太有现场感了。从此知道了JAZZ,Miles Dives,大派和TAD300,全是好东西!
第一张
[upload=jpg]http://www.audio-sz.com/UploadFile/2005-4/200543112550531.jpg[/upload]
我最喜欢的JAZZ,加农炮的意犹未尽。录音极佳,在好系统上播放,让人都闻到了酒吧里的味道!

蓝点公司15张名盘之一。
最后编辑zjize
分享 转发
TOP
2#

第六张
[upload=jpg]http://www.audio-sz.com/UploadFile/2005-4/200543114352332.jpg[/upload]
这张由台湾32JAZZ公司精选的JAZZ音乐可是让人听得醉了过去,极适合一个人喝着红酒听。
这一个系列的都不错,可惜很少看见。至于引起版吧,嘿嘿,没兴趣!
(转)
「32jazz」出品的这一套爵士生活,有张题名为「Jazz For When You're Alone」,比较直接的意思是「在孤单时的爵士乐」,或说一个人听爵士,文艺腔点就是「爵士生活之孤独享受」,「百年孤寂」似乎变宏伟了起来,想必是唱片公司希望下这个的侧标,可以吸引文艺青年们的关注吧!但这无妨,爵士乐本非三言两语可道尽的。

一个人听爵士,想来是种寂寞的场景了。一个人开车在长途旅程中,一张爵士唱片陪着就不寂寞了,像是一个老朋友或三五好友与你谈心闲聊说故事,是倾听,是心领神会。累了,停在路边打开车门,把汽车音响开大声点,走出车外呼口新鲜空气,看看绿树远山白云,听首Les McCann的「Sunny」,寂寞就飞散了。

这张也一样爵士名家如流,有爵士名钢琴家Red Garland,崛起于40年代,受巴德包威、纳金高等人影响,又发展出个人风格,才在爵士乐坛有了一席之地。曾与柯曼霍金斯、查理帕克及李斯特杨等名家合作,后来成为麦尔戴维士经典五重奏的乐手。

他主奏的「The Second Time Around」,听来琴音疏密、浓淡有致,十分写意,即使重音也只是一种心情态度,而非怒与吼,像是一个人在家待久了,突然想起身往外走走的想法和动作。

融合乐(fusion)吉他演奏家Larry Coryell,横跨古典、爵士、摇滚,编曲巧妙,弹奏精练。「'Round Midnight」,Larry Coryell速弹或缓奏功力高超,和Stanley Cowell的钢琴轮流演奏,呈现不同的深夜景色与情事,或可想象是一个人流连夜街的心境,不喧嚣但心潮汹涌。

Phil Woods演奏的名曲「The Summer Knows」也属于夜色但多点凄凉感,狂野的部分激情挥洒游刃有余像是夜雨中的奔跑。Phil Woods1931年出生,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是当代顶尖的黑笛/中音萨克斯风高手。他出身咆哮乐,受Parker影响甚深也是Parker的合作伙伴之一。五○年代和Gene Quill组过双alto乐团,也加入过昆西.琼斯的乐队。后来在欧洲成为独奏家,与不同的乐团合作,在蒙特娄〈Montreux〉、波里〈Pori〉等音乐节中演出。

爵士是为一个人创造的,为孤独寂寞的心而来的。不论你是和朋友在爵士餐厅欣赏爵士的经典演出录像,或一个在家独饮赏乐,情境往往还是非常个人的。每个音符、乐句、器乐的精湛诠释,都流向自己的现状、往事与未来,是单纯的享受,也是隐密的内在交流。而孤寂仍在,但似乎不那么哀愁了!
最后编辑zjize
TOP
3#

第7张
[upload=jpg]http://www.audio-sz.com/UploadFile/2005-4/200543114712749.jpg[/upload]
瑞士JAZZ歌手Lisa Ekdahl,相当耐听的好唱片,和诺拉琼斯有得一比。本有她二张,可惜居然被朋友强行放入口袋。这家伙倒挺识货,还拿了我一张诺拉.琼斯和Willie Nelson。
(转)
丽莎爱克妲主要音乐风格:Vocal Jazz , Trad Jazz 。瑞典人气天后丽莎爱克妲(Lisa Ekdahl)的首张同名专辑在北国掀起一阵抢购风潮,是继ABBA、羊毛衫合唱团之后,瑞典乐坛的一股新势力。

  丽莎爱克妲兼具沉鱼落雁之貌、黄莺出谷之声,她的首张专辑《何时离开天堂》(When Did You Leave Heaven)被CNN评为“新一代欧洲爵士巨星”称号、Jazziz评为“可爱、新鲜的经典曲目选辑”,同时也被Billboard杂志选入“流行新星”榜中,可谓佳评如潮、成绩斐然。

  《重返人间》(Back To Earth)是她的最新专辑,收录了Cole Porter等词曲名家代表作。丽莎爱克妲秉承了罗拉费琪的性感爵士唱腔,用纤柔的嗓音来诠释这十三首爵士经典情歌。

  编曲及乐团是瑞典的彼德诺达(Peter Nordahl)三重奏,他们自1990年即与丽莎开始合作,默契已达水乳交融境界。录音是由《何时离开天堂》的Janne Hansson负责,他将丽莎爱克妲的声音录得有如少女般纯净,诠释这些情歌仿佛超龄演出,午夜听来更添一丝如电般的遐想。

  丽莎的外貌妩媚动人,歌声却有如雏燕般稚气,令人闻之倍感怜惜。《何时离开天堂》是丽莎的第一张专辑,与萝拉费琪相较亦不徨多让。搭配合作的彼德诺达(Peter Nordahl)三重奏是瑞典著名的爵士乐团,与丽莎自1990年即开始合作演出,默契绝佳。专辑中收录了Cole Porter、Gershwin等名家代表作品;而丽莎三重奏的感性演出,已然跳脱了爵士乐的框架,也令人联想起Billie Holiday与Oscar Peterson Trio的历史性组合。

  录音由大师Janne Hanson操刀,定位清晰。夜半寂静无人时,打开音响聆听一曲"When Did You Leave Heaven",让红酒与妖姬Lisa带您进入甜美梦乡,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最后编辑zjize
TOP
4#

第五张
[upload=jpg]http://www.audio-sz.com/UploadFile/2005-4/20054311411263.jpg[/upload]
Norah Janes的这张专集介于流行与JAZZ之间,非常动听。格兰美8项大奖的获得者,果然非同一般。这个女孩22岁就一举成名,这张专集立即上了很多唱片的推荐榜。她的老爸是印度出名音乐大师-香卡尔。
而且,听这种超级PLMM唱歌,更是一种享受,比听什么KIDD老大婆唱舒服多了,哈哈!
(转)
大部分人知道Norah Jones都是从上上一届的Grammy Awards开始的,我也一直只是闻其名却未闻其声。去年有个朋友买了张她的专集《Come away with me》,借给我听,听了一遍,我不禁怀疑,这是Jazz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淡的流行+很淡的爵士。很快就还给他了,觉得没什么味道。不料,过了一个多月,在另一张Jazz合集里听到了那首《don't know why》,一下子吊起了我的胃口,慵慵懒懒的嗓音,淡淡的吉他,零星的钢琴,不紧不慢的贝司,好像将人带入一个有点阳光但是又有些寒冷的初冬的早晨,一个瘦瘦的影子在等着另一个影子的出现。赶紧找来整张专集,同样的感觉,不同的情绪,很静的音乐,慢慢在你的手中的书或报纸边抹过一丝丝的清香,和你的私人世界融为一体却又不影响你的个人思维。
最后编辑zjize
TOP
5#

第8张
[upload=jpg]http://www.audio-sz.com/UploadFile/2005-4/200543115133702.jpg[/upload]
这张老JAZZ录音真的很HIFI,模拟成熟(60年代)时候的唱片,声音质感非常好,录音细节丰富。唱得也极为动听。margaret whiting的介绍很多:
(转)MARGARET WHITING-玛格丽特·怀丁


  Margaret Whiting是大乐队时代艺人排名第26位的女歌手。由1945到1952年共有上榜歌曲32支。最成功的5支歌曲是:
  1)A Tree In The Meadow-草原上的一颗树。1948年7月17日登榜首5周。
  2)Slipping Around(和Jimmy Wakely 合作)1949年9月10日登榜首3周。
  3)Far Away Places-遥远地方
  4)Now Is The Hour-正当时
  5)Baby It’s Cold Outside-宝贝外边好冷。
  Margaret Whiting1924年7月22日生于密执安州的底特律,在40-50年代是知名度很高的流行歌手,为Capitol唱片公司录制了数十支热门歌曲。怀丁的父亲Richard Whiting是一位成功的歌曲作者及文学作家。《On The Good Ship Lollipop》,《The Japanese Sandman》,《Ain’t We Got Fun?》等曲都是他的佳作。她的姨母Margaret Young是30年代Brunswick唱片公司的录音艺术家。Margaret Whiting自小就喜欢唱歌。7岁时,就和Capitol唱片公司的创始人,流行歌曲作者Johnny Mercer一起‘工作’(她父亲也在为Capitol唱片公司工作,但当时公司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运作)。Mercer和他的两个合伙人将Capitol公司运作起来时,Margaret就成为第一批和公司签约的艺人之一了。1942年Margaret开始为他们录音的。她的第一支主要热门曲是Mercer和Harold Arlen合写的一曲《That Old Black Magic-老邪术》,是作为 Freddie Slack乐队的随队歌手演出时演唱的。随后在1943年则又和Billy Butterfield乐队合作推出了《Moonlight In Vermont-佛蒙特的月光》,以及在电影‘State Fair ’中和Paul Weston乐队合作的《It Might As Well Be Spring-仿佛是春天》。
  Whiting第一次以她本名录音是1945年后期的事。唱的是Jerome Kern 和Oscar Hammerstein二世合写的《All Through The Day-一整天》,并在1946年春上了最佳销售榜。另外还有一曲《In Love In Vain》,两曲都是那年夏季电影节上的演出节目。1946年Whiting还演唱了百老汇音乐剧 ‘St. Louis Woman-圣路易斯女人’和‘Call Me Mister’中的歌曲。1946年末,Whiting回到加州和Jerry Gray乐队一起录音。《Guilty-罪恶》和《Oh,But I Do》就是那一期录音中列入最佳销售榜的两首歌曲。她的热门曲一直持续到1949年。由于美国一次音乐人的罢工,乐队的录音工作都在美国境外进行,然后再回美国的录音棚中加入人声。她的一曲《A Tree In The Meadow》,乐曲部分就是在伦敦由Frank DeVol乐队录制后拿回到美国的录音棚,再加入Whiting的歌曲部分。此曲在1948年夏成为榜首曲。她的第二支榜首曲是1949年和影星Jimmy Wakely一系列二重唱中的一曲《Slipping Around》。同年和Mercer一起录的二重唱《Baby It’s Cold Outside-宝贝外面好冷》也取得很好的成绩。1950年和笑星Bob Hope的二重唱《Blind Date-盲约》是由Billy May乐队伴奏的,也上了榜。
  Whiting和Capitol公司的合作一直延续到50年代中期,这时她再也没有歌曲上榜了。1958年她转而投入Dot唱片公司,只录出了一支上榜歌曲。1960年她又转到Verve唱片公司(一家专门录爵士曲的唱片公司),录了几张专辑。其中有一张是和爵士男歌手Mel Torme合作的。在间断了一个时期后她又返回到Capitol公司。1966年她和London(美国的)唱片公司签约,她的最后的两支上榜流行歌曲,就是在该公司录制的。在70年代以前,她录的歌曲多属于休闲歌曲。她的录音活动到了90年代初还在进行,并在歌厅和音乐会表演。 (d026)
最后编辑zjize
TOP
6#

第四张 情牵绿袖子
[upload=jpg]http://www.audio-sz.com/UploadFile/2005-4/200543113757906.jpg[/upload]
情牵绿袖子,这张Bossa Nova是我最喜欢的JAZZ女声,非常难找的一张碟,我是在一堆日版中找到的。

声音松软,录音通透,极度诱惑,不会亚于任何一张JAZZ乐女声专集。
[upload=jpg]http://www.audio-sz.com/UploadFile/2005-4/2005452049742.jpg[/upload]

(转)“Un Homme Et Une Femme”, “Greensleeves”, “The Shadow of Your Smile”,这些耳熟能详的浪漫名曲,相信您一定不回陌生;诚意介绍您听由德国柔情女歌后LISA WAHLANDT和举世组合MIND GAMES以BOSSA NOVA JAZZ森巴爵士情调演绎的名曲版本。不敢说这三首是绝世佳作,因为在这张发烧片子里,还有很多使您牵情迷醉的森巴浪漫旋律恋曲。这样的天碟,您绝对不回轻易放过吧。德国著名发烧品牌GLM顶级录制,更是景上天花。
最后编辑zjize
TOP
7#

第9张
[upload=jpg]http://www.audio-sz.com/UploadFile/2005-4/200543115620961.jpg[/upload]

这张老JAZZ我也很喜欢。在JAZZ乐中,我个人还是喜欢女歌手的唱片,呵呵,谁叫偶是男的呢^-^
(转)
法语歌坛有两位叫伊莲娜的歌手,一位是大家都熟知法国温婉天后伊莲娜西嘉贺(Helne Segara),另一位就是伊莲娜诺古哈(Helena Noguerra ),她的嗓音性感迷人,歌声迷蒙而慵懒,极尽温柔缠绵,令人惊艳,称其为真正的糜糜之音,都不为过。她的歌适合午后的阳光和深夜的不眠者,比如,此刻的我,就有一种想在她的歌声里彻底放松和堕落的感觉。
伊莲娜诺古哈,生于比利时布鲁寒尔,可以用法、英、西班牙以及葡萄牙文演唱歌曲。她当过模特,进入电台当DJ后,其音乐和创作才华不断展现,并于1989年发行了首张单曲《Lunettes Noires 黑玻璃》。三年后,她推出了第二首单曲,《Rivieres des Anges 天使之河》。1998年,她的首张个人专辑《Project:Bikini》正式推出,这张专辑大多是那种比较甜腻的法语流行情歌。真正让她大爱欢迎的还是2001年发行,跟法国另类浪漫大师Phillipe Katerine合作,充满Bossa Nova感觉的专辑《Azul》,Azul在法语和葡萄牙语里都是蓝色的意思,因此这张专辑也经常被称为《蓝色香颂》。专辑中浓浓的巴西爵士风味,给人的感觉既甜美又黑暗。主题是爱情,却不谈爱情的分离,也不谈爱情的折磨,而是著重爱情中不可分离的愉悦,爱的享乐主义,在情色氛围中还有嫉妒的阴影环绕,歌曲以另一种隐约手法去反抗世俗流行文化,并微妙的产生一种改变,变化我们脑中一直倾向于的刻板印象:爱情失败就必须处境残酷的感觉,所以整张专辑听起来十分舒服。单曲〈Morrer Nos Seus Braços〉〈死在你怀里〉,不仅耐听度百分百,MV当中全裸的爱莲娜更与男主角缱绻床第之间,又唯美,又惹火!而且这还是支黑白的MV,却可以拍的如此令人血脉喷张!
最后编辑zjize
TOP
8#

有很多,不过没相机上片片,惨得很!
如果松风喜欢的话,可以淘到好多啊!还有些电影中的JAZZ。
TOP
9#

第三张
[upload=jpg]http://www.audio-sz.com/UploadFile/2005-4/200543113537388.jpg[/upload]
Miles Davis的另一张专集,也是蓝点公司的15张名盘之一。伟大的Miles Davis,伟大的JAZZ乐!
我还有他好几张,包装一张电影原声碟,都非常的好听。
转一点他的介绍:

Miles Davis 1926年5月26日出生于伊利诺斯州Alton的一个相当富有的中产家庭中。母亲和姐姐都是有相当水平的音乐人。他当牙医的父亲在他13岁生日时给他买了一把小号,当时决没想到这件礼物将他的儿子送上了爵士巨人之路。
  他出色的天赋不仅表现为小号大师,在他的作品中也包含着猎笛和键盘的声音。这一连串出众的才能,使Davis赢得了不容质疑的,爵士史上最为伟大的乐队领队/促进者。这种褒奖绝不过分,就是将他称为音乐天才也无可非议。
  Davis1941年当他家搬到圣路易斯时,由他中学的乐队转到了Eddie Randall的乐队中。在1945年他加入Charlie Parker的乐队前,曾在纽约的茱利亚音乐学校学习。他和Charlie Parker以前在Billy Eckstine的乐队中曾经一起工作过。1947年,Davis的乐曲曾在Down Beat杂志排行首位。到1948年,他已然和众多爵士巨匠如Coleman Hawkins,Dizzy Gillespie,Benny Carter,Max Roach,George Russell,John Louis,Illinois Jacquet,Gerry Mulligan等共同演奏或录音。1949年他成为爵士界的一个里程碑;他和编曲Gil Evans合作,在Evans公寓的地下室里排练,为Capitol唱片公司录制了一系列78转的唱片,后来在1954年归纳成一张名为‘Birth Of The Cool’的,影响极大的LP唱片。此时David已由过去那种仓促,不充分的表现,发展成精练而富有创新精神了。他不狂乱,不复杂,比较松散简练,从而表现出Cool的格调。由1949年1月到1950年3月录制的‘Birth Of The Cool’主要是九重奏,成员中有Lee Konitz(萨克管),Kenny Clarke(鼓),Mulligan(中音萨克管),Kai Winding(拉管),Roach(鼓)。Davis此时专心致志于这支乐队,甚至对参加埃灵顿公爵的机会都不屑一顾。
  1950年代前期,Davis染上了海洛因,有一段时间作为有限,仅为Prestige进行过几期录音,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1954年末。1955年他那引起众人瞩目的 五重/六重奏组,其成员不时在Red Garland,John Coltrane,Perch Heath,Thelonious Monk,Milt Jackson,Paul Chambers,Philly Joe Jones,Horace Silver,J. J. Johnson,Lucky Thompson,Cannonball Adderler,Bill Evans,Sonny Rollins中不断变化。他们的音乐由Prestige唱片公司录制发行,有‘Walkin’, Cookin’, Relaxin’’,‘Workin’ and Steamin’’等专辑。此期间Davis一直被选为爵士界的首位巨人。这次他已不完全借助于毒品,又一次和Gil Evans合作,而且和极有威望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了合同。他1957年以及1960年和Evans乐队合作的专辑全都成为经典,如‘Miles Ahead’(由钢琴手Wyton Kelly及鼓手Art Taylor协助演出),‘Porgy And Bess’,还有那稀有的,优美的‘Sketches Of Spain’(由Joaquin Rodrigo作曲)。Evans的这些唱片都是以丰满的大乐队为Davis的小号伴奏,层次丰富,乐音丰满,Davis自此一发不可收拾。1957年他组织了一个精锐的六重奏组,成员还有Coltrane,Chembers,Bill Evans,Jimmy Cobb,Cannonball Adderlay。期间(1957-1959),他们录制的‘Milestones’,‘Kind Of Blue’都是出色的标志性专辑。‘Kind Of Blue’甚至被评为爵士乐有史以来的最佳专辑。这之后的30多年中,Davis的专辑一直都能在市场上见到。成为爵士唱片货架上不可忽缺的因素,不过‘Kind Of Blue’则总处于顶尖的位置。这张专辑的起始曲为《So What》参加演出的有吉他手RonnyJordon,Larry Carlton,萨克手Candy Dulfer,reggae巨星Smiley Calture(他曾填上自己写的词在电影‘Absolute Beginners’中演唱)等十多名乐手。Davis的主要传记作者Ian Carr1982年是这样提到‘Kind Of Blue’的。他说 :“这支乐曲听到后来,愈听愈能感受到新的乐趣,进入新的深度”。此时Davis发现Coltrane作为成长了的乐手,其自负已开始和自己发生冲突。Davis的风格简单精练,Coltrane则追求快速效果,独奏时间占用得太多。他们分手之后不久,在音乐人和传记作者之间果然有了议论,带有幽默感却不能容忍愚蠢行为的Davis指责Coltrane的独奏占时过长,Coltrane抱歉地说:“对不起Miles,我情不由己,脑子里的东西不断涌出来,停都停不住!”Davis简短的回了句:“那就他妈的闭上嘴”。
1959年,他被纽约的警察拘留并遭殴打之后提出了讼诉,但后来明智地撤诉了。Davis以爵士界的主要革新派进入60年代。他摆脱了John Coltrane的非难并将他赶出了爵士舞台。他继续保持着那松散的风格,给他的乐队成员以宽广的空间。1964年全球出现了‘披头士’热之时,他组成了个‘最佳组合’,制造了一块音乐界的界石。由Herbie Hancock,Wayne Shorter,Ron Carter,Tony Williams和他本人组成的这个组合,提供了不朽的‘E. S. P.’专辑,以及‘Miles Smiles’和‘Nefertiti’两个专辑。
  在推出‘Filles De Kilimanjaro’这张专辑时,Davis在他领导的一些小型组合中开始电声化,而且尝试进入摇滚乐。他使用了电子键盘,还在电小号上使用了Wah-wah踏板。再者,由Jimi Hendrix演奏的电声吉他中,表现了他对这种乐器独特的设想,增添了他的音乐特色。那时,年轻的美国西海岸音乐人开始搞一种即兴式的音乐(大都使用迷幻药),这令Davis感到兴趣,尽管他当时经常无视某些白人摇滚乐手,还是意识到传统摇滚和爵士混合起来的潜在势头。在60年代结束的时候,他的乐队已然被摇滚乐迷们接受了。他在一些重要的狂欢节上演出,拥有着灿烂的成员如电吉他手John McLanghlin。即使是非常尊重黑人乐手的Davis这样说过:“只要你能给我找到一名和他演奏一样出色的黑人,我马上就把他换下去。”
  其他出色的乐手还有Keith Jarrett,Airto Moreira,Chick Corea,Dave Holland,Joe Zawinul,Billy Cobham,Jack DeJohnette等。他这段时期出的主要专辑有‘In A Silent Way’及‘Bitches Brew’。这些专辑都不经意地揉进了爵士摇滚,这种音乐后来称为fusion,其唱片在市场上归类为摇滚,并不时在电台播放。
  70年代初,Davis可以说已由爵士主流中脱身并融入了摇滚乐。1975年,在经历了车祸,毒品问题,意外枪击事故,多起遭警局逮捕等个人不幸之后,Davis很自然的进入了退休状态。这段时间他身体极度不适,感觉再也不能进行表演了。但出乎预料,他的身体恢复了健康,于是六年后又出了一张专辑‘The Man With The Horn’。他还组织了个新乐队,接受采访,参加现场演出。那时的乐队中有吉他手John Scofield及青年萨克手Bill Evans。在那张主要是funk的专辑‘You’re Under Arrest’中,他揪住了一些传统歌曲。不过明显地突出了爵士味,如Cyndi Lauper的《Time After Time》,还有Michael Jackson的《Human Nature》,这些曲目中都有着Davis出色的表演。还有一张出奇的迪斯科专辑‘Tutu’,内中显现了他用合成器表演的小号。另外在一张Dennis Hopper的电影原声专辑‘The Hot Spot’中,Davis伙同Taj Mahal,John Lee Hooker,Tim Drummond以及吉他手Roy Rogers一起演出。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很舒服地安排了国际旅游,并且还为到处都是的乐迷们录制唱片。当身体再度感到不适时,他开始学习画画。
  1991年9月28日,Miles Davis在Santa Monica的医院中逝世。
最后编辑zjiz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