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样的“diy”——试听“半diy”版美国第一线DRC信号线、RRFX喇... [复制链接]

查看: 7394|回复: 33
1#
引子
这次试听线材的缘起与最近考虑升级系统的两个瓶颈——过机信号线和喇叭线。因过机线是以前nan23的diy作品素质上还没达到一定的水准,而dvd音源上本又少一副信号线,因此想选一副素质比较高的信号线作过机,将来原信号线给dvd用。本想上38度5兄的xlo参考3号信号线,但等了一段时间迟迟没货无奈放弃。尔后又联系家电的发烧bin问询有没有素质较高的信号线可选。对方说最近正有几款好信号线和喇叭线上架,可发给我听听。绝对可将我毒翻!我问他是什么好DD这么神秘?对方告诉我是美国第一线的第三代顶级老二!哦,我几年前曾在本地商家处听过这个品牌的有缘屏蔽电源线,其从容大气的声底至今印象深刻!但记得价格好像近万元,所以就没有再去想它(梦中都不敢想!)。现在突然听说有3代老二信号线可以听,确实让我精神为之一阵!


    我随即搜索了关于第一线的相关资料,发现其已发展到第4代了(第4代好像是07年初上市的)。而这个第三代老二??很快发烧bin的短信解答了我的疑问,他说该线是新到的一小批第三代的散线,用原厂的插件和制作方法来制作成的成品(我就称其为半diy吧)。而由于第一线有缘屏蔽的变压器原厂的无法搞到,就按照原厂规格找当地厂家订做的。同时还有第一线的顶级和老二、老三喇叭线等型号。关于这类散线线基的半diy制作,论坛中有不少朋友在聊天时曾提醒我慎选之,因现在假线成风。我也有所顾虑,上网进行了搜索和了解,发现美国第一线旗下的线材型号在网上还没有发现有假线与访线出现,同时在润丰名线坊的网页上看到其本身也是美国第一线的正规代理。加之这么多年玩线下来,品牌线和diy线也听了不少,虽然鲜有听到6千元以上的线材,但对自己就线材声音素质的好坏的辨别力还算有些许自信。于是就让发烧bin寄一副信号线和喇叭线过来听听。好的话可以留下。当时也没问发烧bin价钱,想着应该能承受的住,不料为之后中毒却无奈没有解药的痛楚埋下了伏笔。。。。。。。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09-03-29 15:41:15
分享 转发
TOP
2#

书接上帖:
   两天后信号线和喇叭线到了,一打开包装,nnd,好粗的信号线!顶一般信号线的两个粗!做工上没得说!完全看不出来diy的痕迹。我特地搜索了正品第三代DRC信号线的图片,和眼前这副基本上别无二致。所不同的便是屏蔽变压器的样式和正品行货的明显不同。不过上面也贴了张第一线的标示图片。喇叭线感觉更像是信号线的延长,颜色上基本是一样的。也带有缘屏蔽。总的来说,卖相非常不错。先赞一个。呵呵
线 009.jpg (, 下载次数:11)

DRC信号线(2009/3/29 1:17:46 上传)

线 009.jpg

线 010.jpg (, 下载次数:6)

RRFX喇叭线(2009/3/29 1:17:46 上传)

线 010.jpg

线 004.jpg (, 下载次数:6)

屏蔽的小蓝灯很好看!(2009/3/29 1:17:46 上传)

线 004.jpg

TOP
3#

莱纳兄也是夜猫子啊。呵呵,听感明天接着上。我已经快顶不住了!马上要去见周公啦!:)
TOP
4#

晨起啦。接着来。。。
  
   我一般听线前有个习惯——收到线先煲再听,因一般新线都有其类似的声音特点。而高手过招比的造诣和功力往往是分毫必争的。发烧bin短信上说这两副线在他那里已上机预热过30--40个小时,我查了篇第一线老板的专访文章,厂家认为他家的线要120小时后声音能稳定下来。120小时咱等的急!就先整个50多小时的煲线时间,加起来也近百小时,实力应该基本能体现了。二话不说,接上dvd音源煲线(可怜的dvd啊!每次煲线都用它来日夜劳作,估计也将不日而亡了。5555555)
TOP
5#

原帖由 寻梦草 于 2009-3-29 10:44:00 发表
记得LZ是VR1 的用家?  
我最近购得VR1    正在发愁用什么线材和他搭 期待听感


   没错,老兄好记性:)vr1的个性很鲜明,开扬直白清爽。个人感觉搭配时适合用饱满稳健且质感好的线材,同时也要有不错的解析力。因为高细节是vr1的强项。要最大程度的保持并发挥出来。
TOP
6#

连续煲练50多小时后,试听正式开始!
  再次介绍一下我的系统:音源:大摩版斯巴克17A
                       前级:G&w T6-S胆前级
           后级:WK AMP-10
           音箱:凡尔登vr1
                     线材:音源:acolink 6n 4030电源线;前级:威马union5000 k3电源线;后级:fever3电源线;      
                神经线:winkll wx1880纯银线。
           (器材和线材方面虽然算不上是什么高端货,但都是经过多次实践搭配选出的同价格带中性价比比较高的,当然在发烧过程中交学费也是在所难免的。呵呵)

   试听软件:瑞鸣的《伶歌》、《蒲公英的天空》、阿卡多《鬼爪》,《2008十大发烧唱片精选》,廖昌永《誓言》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09-03-29 13:28:48
TOP
7#

原帖由 寻梦草 于 2009-3-29 12:32:00 发表
哈 残剑兄的器材 真是太具参考性了   我的后集也是DIY的,用的是HIFIDIY 张师傅的 仿音乐传真A120后级+AUAR前级    最近正在考虑CD机   17A也是我主要目标   我朋友还有台天龙S10II 呵呵  正在犹豫中

  斯巴克17a不推荐。那是我04年年底入的。当时听感很不满意。是因为商家是动手派,答应帮着摩机所以才拿下。我现在的17A内部MIT RTX、卡达斯金箔、hovland musicap、jensen铜箔、飞利浦SQ金脚e88cc、金封627、211am运放这些DD在不同的位置上都出现了。声音表现早就不是原机的水准了。建议老兄音源可考虑上乐圣的里海,声音细腻、乐感丰富。值得推荐。
TOP
8#

首先试听DRC信号线,这款线是第三代中排行老二的型号,据说市场定价在1万4左右(晕!个人认为线材的定价真的挺暴力啊!)。成交价估计可能得在万元上下,可以说是属于万元档次级别的高端线材。我将这款半diy版DRC上机换下先前的nan23diy作品。开声。。。。。。

   一般我写的关于器材或线材的听感都是陈述其声音风格和基本走向,最后对其总体素质和性价比才做些概括。所以论坛上的一些朋友比较对我的听感帖子也比较认同和捧场(比如天津的wxw1兄,呵呵),但这次在听到这款信号线后,好无疑问首先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好线!作为过机线,这款线对系统的声音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和预期!这么些年下来市场定价5000元内的信号线也算听过不少。就我的感觉整体而言3000元以上的信号线才能基本达到基本的声音平衡的要求,而3000——5000级别的信号线虽然还算平衡耐听且各有特点,但细听下来总会感觉在某些方面有所遗憾和缺失,比如质感、精细度、贵气等方面。而这款DRC信号线一开声便明显感受到其独特的声音气质。这种气质是我之前在5000以下级别的线材中所没有听到过的!
     该线的的全频段连贯度非常好,3频段衔接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而且3个频段在密度上始终保持这较高的水准,没有在那个频段出现衰减或凸凹的感觉。这是高端线材和中低端线材的主要区别之一。而第一线特有的那种大气、沉稳、绵密的声音气质在这款信号线上充分得以体现。这确实是我印象中久违的第一线的声底无疑。在这种平衡大气的声音风格下,第一线的鲜明个性特征——宏大稳健而准确的音场和饱满绵密富有质感的中低频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在播放伶歌中的《满江红》时我的vr1感觉变成了小落地,低频量感、质感、下潜均令人称道。难得的是其在低频解析力方面表现,鼓皮的余韵微动态展现的非常清晰。而关栋天的演唱显得底气十足,较之前多了种霸气。这时我有点担心了,这种霸气会不会在播《小放牛》和《怜农》时让可爱的童声带上变声期的那种笨拙感呢?呵呵,在听完这两首曲子后证明这个顾虑是多余了。女童声依然是清脆悦耳,而且表现的更加准确。连女童本身到高音处声音的固有变化特质也鲜明的表达了出来。而在金属打击乐器的质感还原上和拨弦乐器的指法精致度上都表现的非常到位。我就纳闷了,这时候在《满江红》里关栋天演唱时多了的那分霸气怎么反而被精细的气质所取代了呢?呵呵

   晕。太长了,午休一会下一帖接着说:)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09-03-29 14:19:43
TOP
9#

  继续说。
  接着换了雷佳的《蒲公英天空》这张专辑,这张碟我经常会用来做试听碟,除了其录音水准好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雷佳本人我认识,而且曾和其一起参加过几场演出。对其声音的本色算是比较了解。所以用她的专辑试音可以作为衡量器材的一个标尺。drc信号线在表现雷佳的声音时显出了一种独特的沉稳气质,沉稳流畅中不乏精致和纯净,这和雷佳本人的气质也非常吻合。可以说这款信号线的音染非常小,但却又有自己独到的声音表现方式。播这张专辑时可以用从容准确来概括。
  再换上《2008是大发烧唱片精选》听第二轨的《清风白莲》。呵呵,宋祖英的声音气质出来了。典雅、高贵、从容淡定。另外在这首作品中充分体现除了这款信号线的音场优势,音场非常的大气稳健且扎实。合唱部分非常准确的定位在了中后方。人声solo部分和各声部乐器间的空间位置非常准确;再听一下第14首的吕继宏那首宁夏花儿,呵呵,还是二字:准确。我和吕老师是校友,99年校庆时都曾回母校参加活动。DRC信号线表现出的吕继宏声音特质非常准确的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声音特点。我听过很多线材和器材在播某个声部或某个作品时会非常感人,但一播其它声部。咦,不是那个味儿了。在试听该线时这种情况完全没有出现,相反在播不同作品时都能比较准确的反应录音的原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润色。

   总的来说这款信号线的风格:平衡、大气、饱满、稳健同时又不乏精致感。我想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万元级线材的共性吧。当然它的个性在于:宏大而不失密度的音场饱满准确而副有质感中低频表现。非要找的缺点说实话一下还真不太能找出来。只能说希望各个方面再好、再好、再好了。呵呵

   据说第四代第一线的屏蔽技术有了重大的改良,而且线材材料也用了什么超合金。效果肯定更让人期待。不过远不是我的经济能力所能承担的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