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蚂蚁博士说唱片(一)(代交《红线女》作业) [复制链接]

查看: 3930|回复: 22
1#
收到ABC的赠碟《红线女 昭君出塞》心情很激动,希望下次频频中奖。

很讲究的唱片包装:
[upload=jpg]Upload/2005341551574968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3415521562698.jpg[/upload]

很全面、耐心、细致的解释内页:
[upload=jpg]Upload/2005341553772987.jpg[/upload]

ONE、TWO两张唱片:
[upload=jpg]Upload/2005341556329855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3415564741946.jpg[/upload]

首先感谢168 E 版的鼓励,再次感谢ABC公司送出这么珍贵的唱片,谢谢了!
题外话:赠送唱片的邮寄费太贵了(到付),22元,就一张唱片,希望下次中奖的时候,给我用邮局最慢的那种包裹邮寄方式,几元钱就搞定,嘿嘿!
试听下来,我个人喜欢1983年的合成版。
一、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印象中的粤剧名家红线女
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家。艺名小燕红,粤剧著名小生靓少凤为她改艺名为红线女。她在继承粤剧名旦董华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京剧、昆曲、歌剧和西洋歌唱技巧,广征博采,集诸家之长,又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大胆革新创造,形成自己发声、呼吸、咬字、共鸣、行腔的一整套独特的演唱风格,称为“红腔”(又称“女腔”),是当代粤剧舞台上流传最广的唱腔流派。代表剧目有:《关汉卿》、《昭君出塞》、《李香君》、《搜书院》、《山乡风云》等。
二、最爱曲目《昭君出塞》听感
说实话,象我这样发烧碟及现代录音听多了的人来说,对老录音有些陌生和见外,虽然经过了先进技术的处理,我还是有些茫然,但因为实在太喜欢粤剧了,就没有注重许多,这就是我喜欢第二张碟(1983年合成版)的原因吧。
避开令人头疼的音响性不谈,我们只谈艺术。名曲《昭君出塞》,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历史的、全面的、鲜活的艺术形象———手抱琵琶、去国和番的王昭君,使人眼前一亮,浮想联翩。
《昭君出塞》应该是红线女情有独钟、付诸心血的看家折子戏,从1953年面世以来,就倾注了红线女细意经营、匠心铺排的雕琢,红线女在板腔的轻重、徐疾、断连下足苦功,高亢处如千丈飞瀑、气势万千;低徊处如潺潺清溪,婉转抒徐,令听(视)者受到感染和冲击;红线女的声音水准可见端倪,音色清脆纯正、高中音区声音统一、匀称,头腔共鸣很有穿透力。在技巧的运用、感情的表达更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特别是声声琵琶和那句“马上凄凉、马下凄凉”的悲切感真是直达心灵,让人寒透骨髓。
红线女在艺术创造中最使人叹服的是善于深入体察和分析剧中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和遭遇,恰如其分地充分表现,所以,她所演的人物,都是维妙维肖,各具个性,把角色的性格、遭遇、抱负等都截然不同地表现了出来。
红线女对于粤剧子喉唱腔的创新也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形成了自为一格的特有唱腔。在《昭君出塞》中,从开头的《子规啼》“我今独抱琵琶望,尽把哀心诉”,到中段的《塞上吟》“一阵阵胡笳声响,一缕缕荒烟迷惘”,以及后段《二流》“遥望江山徒惜别”,可以说是集粤剧悲腔于一曲,红线女就十分巧妙地把这几段唱腔加以发展深化,难度是很大的。
红线女演唱的最大特点,是在她把握好角色的性格特点后,充分运用她那多变的歌唱音色和技巧,如歌音韵味、力度、节奏、语气,乃至起承转合,把人物演活,让观众(听众)通过她的演唱去领会她所饰演的角色的性格和遭遇,这曲《昭君出塞》更是把各种声乐艺术共冶一炉,化为己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故有评说,这一曲是当代粤曲唱腔艺术的典范。
这曲以前就听好多次了(盗版碟、磁带等),至今仍觉陈香依旧,更是ABC这张唱片的出版和发行,给我的听觉增添了更依恋的新鲜和激动。
好曲要用心聆赏,要用时间与欢乐一起飞翔!
其他经典曲目改日继续用心倾听,再与大家分享!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分享 转发
TOP
2#

是经典曲目!
TOP
3#

22元哟,一般国产普通唱片的一级代理价格,哎!
TOP
4#

你受了礼,还是最好说几句,嘿嘿!
TOP
5#

zjize 在 2005-3-4 18:29:54 发表的内容
蚂蚁以前肯定是作枪手的,呵呵,或者说,蚂蚁作枪手肯定合格。


很想做枪手哟,可是力不从心!
TOP
6#

小芽菜 在 2005-3-4 18:50:34 发表的内容
蚁兄,你多久收到这CD的?我感觉似乎很久了!


我本周四收到的,还是很快的,他们用的是私人快递,从广州到我这里一共就2、3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