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望一位“烧”了30多年的前辈归来 [复制链接]

查看: 15238|回复: 70
1#
为了备战新房子音响房的设计特别是电源方面的问题,今天走访了我的一位朋友--一位“发烧”了30多年的前辈,前辈从“旧社会”的土炮器材走到“新社会”的今天,自然所阅甚多。真的,能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发烧友”的教诲,是我等的荣幸,是甚为愉快的事情,在这里多谢他!

前辈的新系统在2年多前更换,现系统尽管还未达到“极至”,但说是“高级”应该没什么问题。今天也随便拍了一些图片,上传为大家共同玩味。

大体“景观”:[upload=jpg]Upload/200510132047734170.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在电源处理方面,前辈也下足功夫,除了独立电源外,还用上价格不菲的隔离牛与波形整理器:[upload=jpg]Upload/2005101322593249012.jpg[/upload]

如蟒蛇般的线材。电源线、信号线及喇叭线主要用AS和忠实两个品牌。[upload=jpg]Upload/200510132312471273.jpg[/upload]
TOP
3#

sim audio和丹拿的配搭,在“富盛”听过一次,留下过极深的印象,滚滚而来的低频不断地骚扰着我的裤裆,不能说喜欢这种感觉,但绝对不同凡响!不过一直觉得“富盛”的音响房有着某种魔力,很多器材在那里都能发出很好的声音,器材?房间?你们觉得那个更重要一点?

说说我对sim audio的印象,在广告的攻势下,本来sim audio的旗舰CD机是我购买的目标,于是借来朋友次一级sim audio CD机来试听,老实说,不喜欢,没有质感、感情缺乏,高频过亮,结象空洞,一无是处,旗舰也就不敢过问了。其后,再听了号称绝配的一款sim audio合并机推ATC SCM7,也无感觉,可说sim audio给我的感觉不好。
TOP
4#

矫健的“单拿”C2[upload=jpg]Upload/2005101320522332226.jpg[/upload]

AA转盘(实际上不觉得是垃圾,挺好)[upload=jpg]Upload/2005101320534619663.jpg[/upload]

MSB解码(拍的不好^-^)[upload=jpg]Upload/2005101320551093355.jpg[/upload]
TOP
5#

图片制作中,待续。
TOP
6#

要说听感的话,因包含太多个人主观元素和其它无法改变的环境、喜好等客观因素,这里我所做出的听感其实很没有说服力,只是一种娱乐。
TOP
7#

说下这套系统在前辈家的感觉。因为时间关系,听的东西不够系统,所以听感肯定有偏颇。

具体听了几段发烧录音片断,DGG梅洛斯演奏门德尔松弦乐四重奏(几个章节);DGG穆拉文斯基指挥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MEI普列文指挥拉赫马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3、4乐章,人声未作试听,比较遗憾。
一向认为用“发烧”唱片来考量器材,会掩饰许多漏洞,故出声时只是一味和前辈聊天,没多么上心,总体声音高贵、定位准确。
挑选的弦乐四重奏是我熟悉和喜欢的版本,可说前辈系统的表现是极其优秀的,非常美妙、泛音丰富,定位清晰可闻,最令人难忘的是充满神韵,美好非常。真是好极了,好极了!!
两部交响曲也是我熟悉的,可以负责任地说,系统表现出来的声音未如理想,柴6第一乐章感情宣泄不够强烈,第3乐章,乐队的流畅性受到限制,定音鼓的轻敲和倍大提琴拨弦质感不强、缺乏弹性,强烈时也觉空洞,冲击力不够;拉2的问题依然,特别是弦乐齐奏,扭曲、变化中,系统表现出来太过淡薄,觉得高低两端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解放。总之,在交响乐的表现上,我想前辈的系统当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造成这种局面,我私底下分析最大的瓶颈可能出现在後级身上,sim audioW5可能还未到驾驭C2的能力,以C2的个头和实力,单纯听室内乐和几张“发烧”唱片,是可惜的。
TOP
8#

忠实旗舰喇叭线:[upload=jpg]Upload/2005101323212715293.jpg[/upload]
最后编辑还是lichen
TOP
9#

loio 在 2005-10-13 22:02:04 发表的内容
请继续!报告呢?这个功放推得如何?


一会可上一点不成气候的听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