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的前端是为Focus 360调整的,个人认为不是搭配Tempo 25最佳的组合,所以大致说说听感吧。
试听的曲目都是自己平时最熟悉的,莫扎特的弦乐、Tutti和Hovland中的交响乐、折仙花和波切利的人声、黄教堂的合唱、Kevin Kern和Secret Garden的新世纪音乐等等。
首先,让我比较吃惊的就是低频,虽然Tempo 25的箱体不大,但2个7寸低频能量感有些出乎人的意料,感觉不像是这么大小箱体发出的。动物狂欢节中“大象”这一段倍低音提琴无论是规模感还是宽松度,都很出色;Peter White的流行爵士中的低频,无论量感还是弹性都相当不错;交响乐中低音鼓的还原能力在同体积的落地箱中是非常出色的,速度和下潜上还是不及焦点360的双8寸。看来低频方面口径大小很关键啊!不过这样的低频表现至少让我很满意,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摇动身体。
之前在Jeff兄家听到Virgo 3优异的中频表现,让我对Tempo 25的中频也充满期待,因为Tempo 25用的中音单元是飞星自主开发的HHCM。感觉Tempo 25的那个HHCM中音单元声音比Virgo 3上的那个中音单元声音更中性、更精细,没有什么修饰,能够非常准确地还原中频段的信息量,丝毫没有生硬的感觉;不过,似乎缺少了一些饱满度。我想这与我系统的搭配有关系,Bladelius本身中频不属于饱满类型的,而且银彩的信号线和分析家的单晶铜喇叭线也都不是那种中频饱满类型的线材。这样的走向在表现吉他、钢琴的中频部分时有较好的细节表现,但还原人声时会觉得缺少一份感情。手头暂时没有中频饱满一些的线材,也就无法换上试试了。
Tempo 25的高频相对我的喜好来说比较保守一些,属于那种很耐听的类型。个人有些怀疑厂家标Tempo 25能达到40KHz的高频延伸,因为相比焦点360的Esotar平方高音来说,Tempo 25的高音在延伸和细节上都有所不如,而Esotar平方高音的高频延伸只有25KHz。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怀疑,相信德国人标40KHz肯定是经过测试的。
另一个让人感触比较深的就是Tempo 25的声场表现。在内拗之后,就算是摆长边,Tempo 25声场的深度也有很出色的表现,比焦点360还更深一些。如果说在我这里听焦点360感觉是坐在音乐厅的5-10排,细节和质感扑面而来;那么听Tempo 25感觉就是坐在15-20排,让人很好地欣赏整个乐队的演绎之中。对于乐器数量比较少的作品,我更喜欢前者的感觉,对于欣赏交响乐和合唱,我更喜欢后者的表达方式。看来,真的是很难两全啊。
总结来说,Tempo 25有着中性、准确的中频,略显保守的高频,超乎体积的低频,宽阔深邃的声场。
我这里的前端不完全适合Tempo 25,这方面的搭配组合还是要让飞星的玩家来分享了。
(枪文完毕,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