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一新玩具(第10页更新Bladelius ASK后级与胆机的对比) [复制链接]

1#
这几天不怎么上网,主要因为五一节前工作比较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翘首企盼的两件器材到了,毛重加起来一共120KG,晚上小宝睡熟了才敢开始拆包装,要轻手轻脚地把这些器材拆开放到位,难度可真不小。当然小宝宝出去晒太阳的时候就不同了,可以随意大声唱歌。

废话少说,先上图

16-85 VR头德广角筒形失真不小,大家就凑合看看吧
ALL 2.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5/2 19:21:48 上传)

ALL 2.jpg

最后编辑SMERT 最后编辑于 2011-05-08 10:44:02
本主题由 版主 leslie 于 2011/5/12 9:52:2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第一件器材是Dynaudio S3.4,因为之前的C2有问题,所以退给二手商了。

为了避免二手器材这些问题,索性下定决心买一对枫木的行货,5年保修在手,加上丹拿单元是出名地耐爆,花钱买个安心吧。

顺便提醒一下各位烧友,二手器材性价比固然高,但中国的二手市场实在是鱼目混珠,水太深,就算是老烧也要真大眼睛仔细看,一不小心就会被JS忽悠。
ALL.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5/2 19:24:30 上传)

ALL.jpg

TOP
3#

S3.4属于丹拿Contour系列的老二,采用一个双磁体的Esotec+高音,两个6.5寸的MSP振膜中低音,分频点2000Hz,灵敏度88dB,灵敏度不算低。

前障板用的是5mm厚的铝板,一来可以让单元更加稳固,减少震动;二来可以让单元的热量迅速扩散,增加承载能力。

虽然S3.4的高度比C2矮了22cm,深度也短了,但重量仍然达到了33KG,箱体还是很扎实的。
S3.4.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5/2 19:27:14 上传)

S3.4.jpg

TOP
4#

另一件新的器材就是瑞典Bladelius的ASK后级

不知道哪位给Bladelius起了一个绰号,叫“不辣的牛肉丝”,发音还真相近,也很好记,呵呵。
ASK 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5/2 20:09:05 上传)

ASK 1.jpg

TOP
5#

ASK是“不辣的牛肉丝”最新的一台后级产品,是为了配合该厂Embla音源推出的。

我看了一下原厂网站的介绍,奇怪的是一台功放有两种不同的功率输出,而且并非是甲类下和甲乙类下的输出功率。

一种是8欧姆165瓦,4欧姆330瓦

另一种是8欧姆140瓦,4欧姆280瓦

那么到底ASK后级的功率究竟是多少呢?

我仔细看了原厂网站上对ASK非常有限的介绍,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ASK内部有两套放大线路,一套是传统的AB类放大,每声道采用4对JFET功率管,另一套是D类放大。

AB类放大的功率是8欧姆165瓦,4欧姆330瓦

D类放大的功率是8欧姆140瓦,4欧姆280瓦

两套放大线路共用电源供应部分和同一组输入和输出端子,这样在切换线路的时候就不需要换线了,只需要按一下面板上的Mode键。

不过两组放大线路不能同时工作。
ASK 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5/2 20:27:34 上传)

ASK 2.jpg

Spec.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5/2 20:13:28 上传)

Spec.jpg

最后编辑SMERT 最后编辑于 2011-05-02 20:27:34
TOP
6#

“不辣的牛肉丝”有一个比较辣手的地方,就是用的电源环牛的容量超级巨大

一台8欧姆150瓦的Thor合并机据说用了1800VA的牛,实在让人不敢相信,要知道同样是150瓦的Krell S300i,用的不过是800VA的牛,就算是一代合并机皇马克383,也不过才用了2个500VA的牛,离Thor的1800VA还差好多呢。

所以拿出机器,第一件事情就是仔细观察了一下ASK后级用的环牛,网站上说用的是1800VA的环牛。




虽然牛并没有标明容量,但巨大的体积(我拿67mm的镜头盖子放在中间做个参考)已经可以说明,1800VA应该是有的,不辣的牛肉丝这一点还是蛮辣的,呵呵

如果Thor的牛体积与ASK一样的话,那么也应该有1800VA的容量,看来以前俺是错怪“不辣的牛肉丝”了
transformer s.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5/2 20:19:15 上传)

transformer s.jpg

最后编辑SMERT 最后编辑于 2011-05-06 16:13:46
TOP
7#

ASK的内部以牛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有散热片的部分是传统的AB类放大线路,另一边没有散热片的是D类放大线路
Class D.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5/2 20:20:14 上传)

Class D.jpg

Class AB.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5/2 20:20:14 上传)

Class AB.jpg

TOP
8#

靠近传统放大线路的部分还有输入线路和80,000uF的滤波电容
Capacitors s.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5/2 20:26:20 上传)

Capacitors s.jpg

input s.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5/2 20:25:24 上传)

input s.jpg

最后编辑SMERT 最后编辑于 2011-05-02 20:26:20
TOP
9#

听感待续
TOP
10#

原帖由 anfield 于 2011-5-2 20:29:00 发表
个人经验,2KW的变压器怎么也得4、50斤吧,但看到这后级整机的重量才25kg。。。


我之前用过Simaudio W5后级,用了2个1KV的变压器,没有40斤的,2个加起来大概就是27、28斤的样子
TOP
11#

原帖由 scfan 于 2011-5-2 20:31:00 发表
SMERT兄,怎么会突然从胆机跳到Bladelius这样个性鲜明的晶体后级呢?不知前级用的什么?



我的Wadia 25解码器是带前级功能的,可以直接驱动ASK
TOP
12#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1-5-2 20:51:00 发表
很漂亮,器材架是不是“贵族”?


是贵族的,不过是很普通的胡桃木的架子
TOP
13#

原帖由 80ato 于 2011-5-2 23:11:00 发表
座等楼主的文章,偶是托的用家,偶的感觉,托号称用1800va的变压器,但推丹拿不合适,低频薄且干,偶也用徕卡的cd机的,而且是升级到最新版本的


在我这里,ASK后级推S3.4并没有干和薄的问题,而且我还是用的纯银信号线和单晶铜的喇叭线。
个人认为Thor的问题不在于后级部分,在于前级部分不到位。翩美也是这个问题,I30合并机前级的素质实在不行。
最后编辑SMERT 最后编辑于 2011-05-02 23:34:18
TOP
14#

原帖由 GRAMMY 于 2011-5-3 0:24:00 发表
丹拿的这个系列音箱前面的金属板极易脏后变得一块块的黑斑,邵兄小心使用。以前听过这个牛肉丝的合并机,感觉有力但有些斩钉截铁地快速,要是和丹拿快上加快就不美了,等待邵兄听感。


谢谢Grammy兄提醒,兄是C5的用家,非常清楚这个铝板氧化后会变黑的问题。
TOP
15#

刷涂料也太夸张了吧,有点氧化就有点氧化,顶多吧网罩罩上不看就是了嘛
TOP
16#

在入手S3.4之前,我用了一段时间的C2,这里也来谈谈一些S3.4与C2之间的区别吧

C2和S3.4在各自的系列中都是排行第二,而C2比S3.4高一个系列,价格上C2也是S3.4的两倍。

C2用了两个顶级的Esotar平方软球顶高音和两个6.5寸的中低音,S3.4用了一个Esotec+高音和两个6.5寸的中低音。我仔细看过各种介绍材料和两对箱子的单元,高音部分Esotec+和Esotar平方的振膜和音圈是一样的,区别在于S3.4上的Esotec+用的是普通的磁体,面板是5mm厚的铝板,高音后腔体设计较为简单;Esotar平方用的是钕磁,面板是10mm的铝板,高音的后腔体设计更复杂(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这些后腔体设计有什么区别,只好用简单和复杂来形容了

中低音方面,C2和S3.4用的两个单元振膜材料都是MSP的,音圈也都是铝线,悬边的型号也一样都是SR133/1,每个箱子两个中低音单元的编号是一样的,其他有什么不同就不得而知了。C2标的低频下限是25Hz,S3.4标的是35Hz,差了整整10Hz啊。个人认为6.5寸的单元,就算能做到25Hz,也没有多少声压。我拿25Hz的信号分别让C2和S3.4播放,基本就是只看到盆剧烈抖动,倒相孔有气流扰动的声音,没觉得两对箱子放这样的测试信号有什么区别。也许在消音室里面测试出来是不同。

箱体方面,C2和S3.4都是预埋螺母的,单元不是靠木螺丝固定的,这样单元可以固定得更加稳定。个人还是更倾向于S3.4那块5mm的铝面板设计,抑制震动的能力应该比C2那块高密度木板要好,就是因为这块铝板,S3.4的重量也达到了33kg,高出22cm的C2也就是40kg。C2的倒相孔是用6个螺丝固定在箱体后面的,而S3.4的倒相孔是插到箱体里面的,底板也是C2比S3.4明显大一圈。

S3.4的分频点是2000Hz,比C2的2200Hz略低,灵敏度两对箱子差不多,都是88dB。
TOP
17#

下面进入正题:S3.4和C2声音上的区别

C2在我家里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半月,而且是二手箱子,早就煲开了,应该能够代表C2的声音。
S3.4只来了4天,而且是全新的箱子,虽然我用20Hz的信号煲过2个小时,也已经大声歌唱了3个小时,但离箱子煲开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只能是了解S3.4的声音走向。

搭配的前端和线材如下:
音源:徕卡CD-PRO2M转盘+Wadia 25解码器
功放:805单端直热分体胆机
电源线:蛇王Taipan Helix VX和PS Audio Plus
信号线:欧亚德910(RCA版本)
喇叭线:Analysis Plus Solo Crystal Oval 8

S3.4与C2声音上最大的区别是:二者的声音走向明显不同。C2更加注重音色和质感的真实还原,声音更加接近真实乐器的声音;而S3.4则对声音进行了少量的美化和修饰,增加了透明度和分析力,更加现代派,更具热情和活力。

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看你喜欢哪种。我之前一直在玩ELAC,因为ELAC的X-JET单元中高频那种透明精致的感觉着实让我非常着迷,因此在这两种风格中让我选的话,我还是喜欢S3.4的声音走向。这完全是个人的喜好决定的,这是选择S3.4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C2全频的密度,特别是高频的密度相对S3.4还是胜出的,整体声音也更沉稳大气一些。在我的系统和环境下,C2相对S3.4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优势,也许我的系统只发挥了C2一部分的潜力,因此没能拉开S3.4和C2的距离。既然如此,S3.4性价比高的优势就显露无遗,这是选择S3.4的第二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环境和摆位,诚如几位朋友所说,在我的空间环境里,如果C2能够放在短边是最理想的,而目前的状况是只能放在长边,造成50-60Hz段驻波比较严重。较深的箱体让C2导向孔与后墙的距离最只能达到52cm,驻波还是比较严重的。而S3.4的箱体深度就要短一些,离后墙的距离可以达到58cm,而且S3.4的导向孔要比C2小。不要小看这6cm的距离,在听感上可以明显感到S3.4的低频驻波问题就明显比C2要少。这是选择S3.4的第三个原因。
TOP
18#

原帖由 亦空亦有 于 2011-5-4 0:05:00 发表
其实以楼主这样的老烧,选择喇叭的档次应该更高一点,如艾格斯通,威信,ROCKPORT等,单拿的中频略为清淡,低频稍禁


很喜欢Egg的Andrea III,只是目前没有这个实力上
对威信不感冒,Rockport也贵啊
曾经考虑过西湖的 Lc3w10f,10寸的低音,只是一直放不下丹拿高音的感觉,所以还是放弃了
个人喜欢清爽一些的声音,听New Age的时候意境更好
系统中有胆机,因此低频还是有一定的宽松度,不是那么的紧
最后编辑SMERT 最后编辑于 2011-05-04 06:41:24
TOP
19#

原帖由 wayned 于 2011-5-3 22:48:00 发表
价格差一倍,但是没有输赢,嘿嘿。


C2的优势可能只有在更好的环境中播放大编制的作品才能体现出来

个人觉得一个厂家的中坚产品实力肯定不弱的,
像ELAC的FS210 CE,价格只有高一级的FS607 CE的一半,它们的中高频素质几乎相当,只有在放大动态作品时才能体现出607 CE在低频上的优势,因为607 CE的低音单元是钕磁钛音圈,而210 CE是普通磁体铜音圈
又比如JmLab的1027 Be落地箱,价格只有Diva Utopia的一半,1027 Be的中高频直逼Diva Utopia,低频方面Diva因为单元口径大,占了优势。声音素质的差距远不如价格的差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