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试听《三国》
第一遍听下来,明显感觉这张CD的录音水准相当高。它的录音电平适中,声音相当真实自然,基本没有人工修饰的感觉。也许有些烧友会觉得这样的录音电平不太过瘾,音量要开大一个点才比较爽。片中整个乐队的宽度和纵深感非常出色,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扇形展现出来,可以清楚地辨别各种乐器的方位和远近。民乐比较难处理的就是乐器的质感,弄不好就会偏亮、毛糙而不耐听。雨果的民乐录音虽然非常真实,但与这张“三国”相比略微少一丝细腻感。 第三曲“空城计”中的古琴、第四曲“三顾茅庐”中的笛子和第八首“龙凤呈祥”中的唢呐,质感出色、声音流畅,录音达到相当的水准。第六首“卧龙吊孝”中的管子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民族乐器,一开始以为是加了特殊弱音器的唢呐,还是LP在旁边问了一声,我才看介绍说是管子,其凄美的音色的确是非常符合吊孝的氛围。
从乐曲本身来说,第二、三、四、五、八和十是个人比较喜欢的。特别是第三曲“空城计”,听到这坐怀不乱的古琴神韵和空灵的陨声,脑海里立刻显现出诸葛亮独自坐在城头舞弦、八个老兵把城门吱呀呀打开的情景,让司马懿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背景的配乐旋律暗涌流动,揭示两位丞相复杂的心里斗争。第二首“长坂坡”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在琵琶灵动快速的指领下,弦乐不时上下起伏,衬托出赵子龙怀抱阿斗,孤身杀出曹操10万大军的包围。
总体来说,这张CD的前半张非常精彩,后半张可听性差一些。个人觉得第七首“赤壁”这一曲在配乐方面西洋乐器使用得偏多,军鼓、弦乐组与京锣搭配有些不是很协调,且没有用传统的五声调式,有些两头不沾边的感觉。第十首“擒孟获”,旋律有很强的异域风情,不过光听乐曲没有让我有浮现七擒孟获的感觉。第十一首“煮酒论英雄”感觉配乐有些凌乱,都喝醉了,论不出英雄啦。
以上是对“三国”试听的一些粗浅感受,无论如何这还是一张很值得一听的片子,三国迷绝对应该收一张听听啦。
-
-
DSC00946.JPG
(, 下载次数:311)
jpg(2008/1/6 11:40:53 上传)
-
-
DSC00947.JPG
(, 下载次数:97)
jpg(2008/1/6 11:40:5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