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久的将来,CD/DVD就要离开偶们! [复制链接]

查看: 3903|回复: 15
1#
昨日夜间,突发奇想,HIFI走向未来,会是什么样?

大家知道,人们现在欣赏的音乐主要是数字音乐,而普通消费者欣赏的数字音乐的载体都是CD,现在又有了以DVD为存储介质的DVD-AUDIO,以其大容量存储24BIT/192KHz的数字音频,音质远高于CD。

但是,不管是CD还是DVD,都是先从模拟信号——AD转换——母带——刻母盘——压制CD/DVD。由于中间的过多环节,包括CD的材质等因素,最终的成品和母带肯定有不小的音质差距。尽管很多新技术的利用可以减小这个流程的音损(比如XRCD的工艺流程),但是音损还是以一定量存在的。而且从由光盘存储音频数据的原理来看,光盘jitter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传统HIFI界一直试图通过提高转盘机械精度,光头伺服电路精度,主时钟精度,和锁相精度等来降低jitter,但也只是降低,不可能消除。

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如今时代,家庭PC普及程度越来越高,INTERNET的发展日新月异,相信不久的将来,绝大多数家庭都可以高速接入互联网。这样的前提下,CD/DVD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试想一下:音像制作公司只要做好AD转换,将数字音频发布到互联网上,人们通过有偿下载的方式直接获取PCM编码母带(或者是经过无损压缩的音频格式,如APE),利用PC系统充当传统的CD转盘角色,外接HIFI解码器、HIFI功放、HIFI音箱。这样要比传统HFI通过CD转盘来读取CD,HI多了!(写到这里,偶都想笑:)CD/DVD作为数字音频存储介质,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当然CD /DVD播放机也不需要了!(哇,多少人要下岗哦!)

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偶们,一个新技术/新模式的诞生,必然导致更多相应的新技术/新模式的产生。传统的随身听也将寿终正寝!(没有CD光盘,要它干嘛?)取而代之的是类似现在MP3播放器的袖珍音频播放器,数据存储量会大到以G为单位,支持的格式当然是类似APE的无损压缩格式!

最后,影音制作、发行商们是否愿意采用这种模式呢?应该是愿意的!因为这样的模式大大的降低了他们的制作成本,从而使网上下载母带的单价会很低!再加上利用一些防盗版技术、完善法律对互联网盗版行为的控制,这种模式下的盗版行为会比现在更少!

所以,偶相信,不久的将来,偶们就可以直接欣赏母带了!
分享 转发
TOP
2#

这种模式只改变了传统音源的转盘部分,玩器材的烧友照样玩胆机,照样摩机。
声卡的规范改变是很容易的事情。
大家说阿婆不会用电脑,那现在有几个阿婆玩HIFI?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