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ler2004a 在 2006-3-25 13:20:52 发表的内容 经过几天犹豫,向楼主进言几句,希望不是冒犯: 1.此文充满把楼主自己所属的那个评论家圈子美化与神圣化的语言,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事实基础.那一长串作者名单中也包括楼主的大名,岂非自吹自擂? 2.社会现状已摆在面前,请抛弃那种对流行文化既羡慕又忌妒的心态,这样对聆听古典音乐一点好处都没有.古典音乐是小众艺术,古典音乐文化是小众文化,即使采用比当下媒体更哗众取宠的方式.也不能动摇这个根本. 3.楼主以前在168的文章我每篇必看,首先承认楼主是非常勤奋的和愿意维护古典音乐纯洁性的.但是我很少有兴致回复.请彼此一起回顾,上海是否有那么多的音乐会值得来回奔走,"出没于大小剧场和音乐厅",回家还写那么长的乐评?应景交差还好理解,不能理解的是自发地写那些东西,对我而言简直有些可怕. 4.那些二三流音乐会已常常使人不能忍受,我实在想不出道理来阅读对那些二三流音乐会的乐评,这件事情恐怕只有在你们的圈子里来完成了. 以上愚见,欢迎指正.我就事说事,无针对楼主的意思. |
1、这篇东西是出版社日前发给我的新闻宣传稿,不是我写的。因为我对网络比较熟,跑的论坛比较多,发行方让我将此文转贴到网上作为发行前的宣传。感谢您的质疑,我已经在文章前面注明了“出版社新闻稿 非本人原创”。
2、作者不是我,自然不代表我的观点,我也无心为作者辩解。
3、我写的那些东西非但不是应景交差,而且还是自发自愿,没有人强迫我。写完之后杂志社、演出方如果觉得有用,那就拿去用,我乐得赚稿费。您觉得可怕,我觉得有意义和价值。最好不要用个人的衡量标准去要求别人,正如老兄迷唱片,继而开唱片店一样,且不论是亏是盈,总之你是乐在其中的,那么你是否欢迎谁来质疑你自发追求这种快乐的目的和初衷?
4、写音乐会笔记和观后感是我的兴趣,只要写出来、贴出来就算大功告成,至于有多少看这并不是我所能左右的。某些东西您没有兴趣阅读,却还是有人来读,实际上我的东西不止贴在这里,还贴在其他很多BBS,没有遭到过质疑、没有被删掉,更没有人说不欢迎我来贴,那我自然乐的继续下去。
其实我也写其他东西,我博客上很多,也欢迎您来批评指正。我在适当时候也会把我在这本书写的部分,贴到这里来,大家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