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点滴 [复制链接]

1#
人要是内心是美好健康的,就会常以美好健康的面貌出现,就算面临困境,也首先会用笑脸积极地去化解。就像绿宝石一样,它会说:不管周围是什么颜色,我总是绿的。
人的内心需要有牵挂,失去牵挂是不好的,但我们仍然在逐渐失去了一些牵挂。对童年时玩伴逐渐失去牵挂,对读书时的同学和老师逐渐失去了牵挂,对家族里的亲戚们逐渐失去了牵挂,对老家的面貌的逐渐苍夷逐渐失去了牵挂,甚至对家人也失去了牵挂。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人们正逐渐失去牵挂,没有耐心,没有情感。而替之以对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的牵挂。对一把手机的牵挂逐渐增强,对一双好鞋的牵挂逐渐增强,对汽车功能的牵挂逐渐增强,对房子的位置和装饰的牵挂逐渐增强。人的内心逐渐变得没有活力。
当人意识到自己正逐渐失去生命的活力时,可以经营一个新的世界,来重新培植活力。我选择音乐的世界。人类的命运是智慧从痛苦中来,生命的欢乐靠自己去创造,走进群星闪耀的音乐天空,心灵会变得广阔、宁静、刚强。
每一个音乐大师都能够给我们一个心灵的世界。在那么多的世界中,我偏爱贝多芬的力,就是晚年那些回归普通人的开阔的作品,生命的力仍然无比强大,正如绿宝石的永远的绿。我还爱舒伯特的书生气质,没有自私,全是真诚坦白的、友爱的,能抚慰。我还爱巴赫的平实而伟大、卑微而崇高、谨小慎微而又宏大广博、至理性而又至感性。
分享 转发
TOP
2#

感谢老石老兄

原帖由 老石 于 2012-2-27 13:22:00 发表
楼主自己可算是音响的行内成功人士,乐在其中是最好不过了;
但寻常人的工作与生活繁琐而累赘,听HIFI音乐更像是一种忙里偷闲的开小差,只为了获取一点内心平静和快乐而已,但要把整个精神世界都寄托依附在音乐上,是不可能而且也是不应提倡的。
的确能把整个精神世界都投入进去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XX家”,但这样的人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的范畴,也许他们可以不朽、可以永恒;可惜他们的家庭与人际,往往都是失败

成功后面加上“人士”,似乎一下子就很功利了,呵呵。赚了很多钱或仕途顺畅,是眼下被评价为“成功人士”的。但我自己私下认为也算成功,因我能满意我的现状。
贝多芬一生战斗,把自己充当勇士,到了晚年也回归平常,认可自己也是一个平常人,“只是有点音乐才能”,“只是写下了几个音符”。他把自己变成了“人之子”。我以为,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开始认可自己取得的成就并接受它,满足它,晚年的他才会觉得自己是成功的。
这样说的意思不是要取得贝多芬那样的成绩才算成功,而是能自我认可,即可成功。这是我从爱好音乐中得到的一点感悟,不一定对的。
但我会坚持以为,音乐是有好处的,跟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能给人带来好的改变。欣赏音乐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而审美是人类在自然界中保持特殊性的重要条件。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就说:知识是数据,艺术是程序。我很感谢他的这个说法给予了我很大的收获。所以,不同意你的对音乐的“而已”的论断。呵呵。
TOP
3#

用艺术的角度去看音乐,是审美行为。美本身是客观存在,审是人的主动。把好音乐当做纯艺术并供奉在高处,它可以是美的。但好音乐有另一种美,它能进入人心,也能让人进入音乐。我喜欢中国好声音,不因那些音乐有多高,而是这种形式在尝试音乐的可能。音乐可以远远地欣赏,也应该可以是让人热烈地进入。
音乐手段的成熟完美,能产生纯音乐美,它有时只是摆在高处让人远远地欣赏,也足可愉悦而显得高雅.有一些音乐容易让人共鸣,令听者不由自主跟着哼唱,或眉飞色舞,或手舞足蹈,或陷入沉默,这样的音乐不但进入了人心,更让人进入了音乐,从而得到音乐的好处.音乐有益于人心,至少需要有这两个方面的力量的其中之一
TOP
4#

面对一套新来的很高价的音响器材。

大师1说:“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了,它令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于是大师1与商家的关系更进一层。

大师2,一脸凝重和满足,说:“不错,嗯,很好。”于是他得到更多的尊敬。

大师3说:“两个声道的能量和音色不一样。”于是似乎就增加了隔阂。



鲁迅有一篇《立论》的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

“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