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复制链接]

查看: 9411|回复: 49
1#
[电压放大和电流倾注]

   □ 普通我们的功放是输入电压信号,输出电压信号。以放大倍数为100来算,加入输入一个0.08V的信号,那么输出为8V。
   □ 电流倾注式功放输入同样是电压,但输出却是电流,而且电流倾注式放大有个学名叫“跨导放大”,电流倾注式功放也不是按放大倍数算的,而是按跨导来计算放大能力。以跨导为125的电流倾注式功放来说,输入0.08V的电压信号,输出的是1A的电流信号。



[理想的的音箱]

那么好了,同样是输入0.08V信号,电压放大功放输出是8V的信号,电流倾注式功放输出的是1A的信号。如果以音箱的内阻为8欧姆记,那么不论是电压放大功放还是电流倾注式功放,看起来应该是等效的,都是8V电压在8欧姆电阻上造成1A的电流。功率为8W。



[动态阻抗]

但事实往往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的多的多的多,这个地方问题的关键是音箱的阻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一定在动态变化的。以西湖的音箱来说,人家就标的很老实,除了正常的阻值外,还标注了一个最小阻值,我记得好像有一款标称4欧姆的西湖音箱同时标注了最低内阻为2欧。这就关系到很多人说的,为什么功率相同,甚至失真都相同的两个功放,驱动力那么大相径庭呢。这里关键就在于音箱内阻变化的时候,功放稳定输出电流的能力。



[动态阻抗和音箱低频下限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下音箱的低频下限和音箱在低频部分的内阻变化情况。音箱一般都有一个低频下限,低于这个下限,频率响应就很弱。不论是中频,高频还是低频极低频,功放输出是相同的。假设音箱阻抗不变,那么功放的输出功率也是一样的,但是低频的时候频率响应变弱了,声压能量小了,如果功放输出功率不变,那么除了变成声压能量以外的剩余输出功率到哪里去了呢?实际上是功放的输出功率变小了,因为音箱的内阻在低频的时候是变大了,可能变成了10欧姆、16欧姆或者更高。做过音箱,按照公式去计算过音箱体积的人都知道,音箱都有一个概念叫做阻尼系数,这个就是讲在喇叭推动声波的时候,音箱或者别的什么对声波的阻力。高频的时候声音是辐射出去的,但是很低频的时候音箱就好象是活塞,或者打针管,因此空气的阻力足以把低频能量消耗殆尽。这个阻力就会变成音箱的内阻。因此在频率越低的时候音箱的内阻越高,造成电流越小,做功也越小,所以低频的响应就弱。如果看过扬声器曲线的人,应该也都记得扬声器的内阻曲线,是一个两边高,中间低的图。这就说明,扬声器在高频和低频的时候内阻都大于正常内阻。



[基于动态阻抗,讨论电压放大和电流倾注的特点]

讲明白了上述原理,对于电流倾注式和电压放大式功放的特点就好说明白了。既然说过音箱的内阻是动态变化的,那么音箱的实际输出功率在高低频就会随着内阻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造成扬声器频率响应不是一条完美直线的原因之一。音箱的实际输出和谁关系最密切呢?回答是电流,高中物理课讲得很清楚,电磁力仅和电流大小、磁场强度成正比。磁场强度姑且认为是不变的吧,那么实际的输出声压能量就和电流就是完全线性关系的,完美的关系。

普通功放控制输出电压,就算失真再小,千万分之一,但是从电压变成驱动音圈和纸盆的电流之后失真就很大很大了,因此传统电压放大的功放就存在指标好看,声音不好听,失真极小,驱动力也极小的问题。

而如果控制的是输出的电流,不管输出电压达到多少,始终保持输出的电流和和输入成一个线性的比例关系(跨导系数),那么最终音箱放出来的声压能量也就可以和输入信号达成完美的线性比例,因此失真也就更低,而最关键的是,不管高频还是低频都可以保持近乎完美的频率响应,甚至在20Hz,因此电流倾注式功放绝对突破音箱本身的低频限制,达到你想象不到的一个至高境界。



[电流输出的实现方式以及特点]

精确控制输出电流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电流反馈,一个是跨导放大。电流反馈的方法,很早以前就炒的很火了,不过我只想说,这个方法不要轻易尝试,因为扬声器的信号延迟是很大的,电流反馈无一例外的会引起高频相位问题,还会引发自激,必须引入消震电路,消震电路本身还有失真,而且会影响电流反馈的效果,因此一定要小心从事。跨导放大是一个较新的学科,其实除了跨导放大和电压放大之外,还有电流放大和跨阻放大,一共四种放大模式。天津大学在这个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入,天津大学出版社还曾经出过一本电流放大原理的书,我有幸研读过,但不幸这本书现在找不到了。
长久以来我们的HiFi领域从公开的信息来看仅仅用到了电压放大一种放大模式。




声明:
我的以上观点都是基于我的实际试验结果,描述中的任何实际现象都是和我的具体试验结果相符的,没有任何猜测的预测的成份。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09 14:40:24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不得不说的:

由于两个原因,之后我还是放弃了电流倾注式的放大原理,做出这么一个重大决定也让我非常为难。
TOP
3#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哈哈,多谢两位博士后师兄为我的博士后论文做评论
TOP
4#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哈哈,灌水有理。
TOP
5#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開关式电流放大的原理是什么?是不是也可以规划到跨导放大的范畴?
TOP
6#

回复: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原帖由 jbchen 于 2007-10-9 17:04:00 发表
博士论文是我们这些学士们难理解的。


好漂亮的超高头
TOP
7#

回复: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多谢支持。

在纠正之前的一个名词不准确的用法。电流倾注式,电流型功放 ,电流反馈式还有我的恒流输出式。这几个名词其实含义都是不同的

[电流倾注式]根据网友的提醒,电流倾注功放应该特指国度公司的电桥前馈技术。

[电流反馈式]电流反馈型放大其实已经存在分歧,最早提出电流反馈的是AD或者EL的电流反馈型运放所使用的电流反馈原理,最典型特点是反馈输入端的输入电子很小,在几十欧姆甚至几欧姆。但电流反馈型功放反馈的仍然是输出的电压,不过是把输出电压转换成电流输入反馈采样点。电流反馈一个测试方法是全反馈必须要有一个反馈电阻,直连的话否则会烧掉。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来检测运放的真假的。

[电流型功放]指的是对信号的放大采用放大电路各级间直接耦合电流而不是电压,首先一个优点是来避免晶体管be结压降称指数而非线性引出的失真。

[恒流输出式]特制输出量为衡流电流而非电压的功放,例如对于固定的1V输入信号,始终输出1A电流,不论是8欧姆的喇叭,还是4欧姆的喇叭,因此此类功放如果在8欧姆喇叭上是80W,那么在4欧姆喇叭上则只有40W。衡流输出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上面提到的电流型功放,直接输出末级放大电流。另外一种方法是早些年无线电等杂志抄的很火的所谓“电流反馈”,即在输出信号串接一个电阻,反馈电阻上的压降。但是反馈的是输出的电流量,但返回形式是电压,这一点和AD和EL的电流反馈方式相悖,鉴于AD和EL最早提出电流反馈的概念,因此,不能在称为电流反馈。


前三种都是电压输出,最后一种是衡流输出。

开心果将到关键,喇叭是按照电压输入设计的频响,因此衡流输出型并不适用。
TOP
8#

回复: 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0-14 13:48:00 发表
是的!低频段的“两峰一谷”楼主怎么说?难道电流倾注功放可以把所有的箱子都推出20Hz声压衰减很小的低频?电声学的理论要改写了么?


电声学不用改写,因为这些都包括在现有的电声学中。

“两峰一谷”是指电压输入的情况下。

以8欧音箱为例,假设20Hz时动态阻抗为16欧姆。以正常状态功放输出为8V信号形成1A电流。

电压功放:在20Hz时,因为电阻变大为16欧姆,因此电流只有0.5A,结果在20Hz时功放只用了4W的功率来驱动音箱。
电流功放:在20Hz时仍然保持1A电流,因此压降变为16V,因此最后功放输出了16W的功率来驱动音箱,结果如何可想而知,电流功放在20Hz的驱动力比电压功放强得多的多。当然用16W来驱动音箱也不正确,低频肯定能出来,但是低频的质量就不行了,而且容易把扬声器推飞。
TOP
9#

回复:音箱的低频下限、动态阻抗和电流倾注的概念 [博士后论文.1]

对这就是恒流输出功放的特点,当负载阻抗变化的时候会自动改变输出电压值来使得输出电流保持恒定。

说个吓人的,如果输出没有接负载,那么你测量到的输出电压为最大电源电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