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谈卡拉扬 [复制链接]

1#
在谈卡拉扬之前先谈一个录音史上著名的公案:1952年Walter Legge制作的富特温格勒指挥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因为盛年已过的弗拉格施塔德驾驭不了其中的一个高音C而在录音中用由施瓦茨科普芙演唱的这个音而取代,这是由雷格一手策划的,不管初衷是什么,但事实就是怎么严酷,以弗拉格施塔德这样的地位竟然要由出道没几年的后辈来替她撑门面,我想弗拉格施塔德当时的内心感受是怎么样的,各位一定能体会八九不离十了,但雷格这样做确实是纯粹从艺术高度完美的角度去考虑的,所以各方亦无可厚非,只是将这件事作为历史记录在案了。

[em26][em26][em26][em26][em26][em26]
分享 转发
TOP
2#

太激烈了,失去了我的本意,我开“漫谈卡拉扬”这个题目,知道是需要冒乱成一锅粥的风险的,希望还是进行炉边漫谈比较好。昨晚,我提了大家尽量找他30-50年代的早期录音及现场录音听一听,因为这些在他早期指挥生涯中的文献,提示了我们,卡拉扬为什么在战后短短的几年并未受到美英、苏俄当局厚爱的前提下,成了“欧洲音乐总指导”。至于后来他在EMI、DGG的录音我想大家都基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极端自我,却也美得惊人。
最后编辑yilinliulin
TOP
3#

但到了卡拉扬这里,同样的情形发生之后的情况如何了呢?在BBC的纪实节目《完美的代价》中,爱乐乐团的前长笛首席格里斯-莫里斯痛苦地回忆了自己的经历——也在1952年卡拉扬录制的著名的巴赫《b小调弥撒》,当时这是一个介于古老的日尔曼人巴赫风格与现代的“本真主义”演奏之间一个重要的过渡演绎,《留声机》评论它为“录音唱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这张唱片中木管乐器有着出色的表现,莫里斯在“上帝吾主”部分的表现令人迷醉。但就在这一段中,卡拉扬为了在一个很长的旋律线中避免出现乐手中间出现必不可少的呼吸,另外聘请了一名长笛手演奏旋律中至少出现过一次的衔接段落。在这一点上,莫里斯似乎永远不能原谅卡拉扬,时至今日,他仍然认为这是对他精神上的一种侵犯。在这个节目中,莫里斯获得了一些听众的共鸣,尽管事过二十多年,激起的义愤仍然高涨。
对这种做法,各位认为如何,孰是孰非?

[em26][em26][em26][em26][em26][em26]
TOP
4#

回darajan兄的问话:画展已经去看过了,10号去看的,排了45分钟的队,看了2小时,最后买了一本2001年出的《最后的晚餐》修复后的全真本画册,原作大小细节。这两件事留作后来再做细述。
TOP
5#

哇!这么多激烈的发言,我这两天忙得自己的发言都还没功夫写呢。
TOP
6#

回各位的观点,实际上,人们争论的焦点主要不是在是否是音乐超完美的需要上,而是在这样做在道德上的造次如何?各位有无观点?(这样谈论的层次就要深入了,大概会变成纠缠不清的局面)。
TOP
7#

对于卡拉扬早年的政治经历我想没有必要多谈,否则就会陷入当年盟军审查富特、一帮“正直的艺术家”联名抵制富特这种奇怪现象的怪圈不能自拔。纯粹从音乐艺术这个神圣的领域来看、评价一位确实全身心、真挚投入音乐艺术的艺术家。每一个人,不管是平凡之辈还是伟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憎恶,有些甚至会是可笑之极的憎恶,但事实终归是事实,一个将为音乐奉献一生的艺术家,他应该受到尊重的,而他的言谈、举止,有些可能并不能见容于其它人,但音乐艺术的存在,证明了一切,卡拉扬是一位在音乐艺术上孜孜以求的虔诚的教徒,某些方面,他与马勒是极为相象的。只要听过他在1951年拜罗伊特的《名歌手》、52年的《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乐》、55年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56年的《悲怆交响曲》、48年的《德意志安魂曲》……,我想,只要你陷入沉思,想,为什么,在一个经历战争创伤、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音乐艺术却激发出如此瑰丽的光环,最根本的,还是人性的力量和怀素啊!在卡拉扬为雷格大量录制的那些唱片中,你不可能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卡拉扬而不是de Sabata、Erich Kleiber、Klemperer、Bohm、Jochum、Knapetchbusch成为了五顶桂冠的拥有者,这其中是有个人的野心,但野心、抱负人人都应该有,但卡拉扬并不是通过踩着别人的肩膀爬上去的,而切力也并不是富特生前瞩定的接班人啊,他的离开柏林,并不能让人悲天悯人的都怪罪到卡拉扬身上去啊。
TOP
8#

天神 在 2004-12-15 15:23:34 发表的内容
对,我认同!谢谢大家的意见!


我的看法是:卡拉扬的指挥最大的特征是对全曲的整体性把握,具有非常完整的节奏感和很长的、清晰的旋律线条,对细节并没有抠得象切力、拉特尔这些指挥那么深,也就是有些人嗤之以鼻的“肤浅”吧。
TOP
9#

这两个人都是对音乐敬若神明、严肃、虔诚到超乎一般人的音乐艺术家。
TOP
10#

今天简单写两句。后世包括我辈评论(或者妄论)卡拉扬主要凭借的是他留存给后世的极其浩繁的录音唱片及少数一些录影,但这些就是真实的、活生生的卡拉扬吗?一直觉得非常奇怪,在卡拉扬生活的年代,录影及摄像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为什么就没有留下他那些重要的音乐会、歌剧演出的现场录像呢,就算有他那些Sony公司发行的音乐会录像,但那也是卡拉扬授权下由他一手操纵意旨的类似于唱片录音的制作,有些甚至于就是在音乐厅对受限制的、特定的观众参与下的录音棚制作,镜头、音乐都经过他的剪辑和刻意安排,这样呈献给我们的还是一场真实的音乐会现场吗(著名的例子就是魏森伯格的柴科夫斯基一钢)?这样,我辈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接触到最本真的卡拉扬音乐,看了这些录影,我非常奇怪,为什么和乐评界对他的伦敦、芝加哥、柯文特花园、维也纳国立歌剧院、萨尔茨堡夏季音乐节现场的评价反差这么大。我认为,是卡拉扬自己一手造成了这种局面,是他的音乐美学观禁锢了他自己,禁锢了他将真实自我地还原呈现,也造成了后世在种种前提条件下及对他早年经历的主观臆测下,连带对他的音乐都产生了怀疑,甚至到了部分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地步。试想,今天,如果留有一部记录他60年代在萨尔茨堡演出《指环》、布鲁克那的现场演出纪录片的话,这些争论很大程度上都会沉寂下来、销声匿迹了。所以,我是极力建议大家听他的30-50年代的唱片录音及尽可能地搜集他留在世上的现场录音,那才能部分真实地还原一个令雷格、卡尔肖敬佩的卡拉扬。他在60年代摄下的《命运》、勃拉姆斯《第四》、舒曼《莱茵》等黑白电影也能管窥到卡拉扬的一些真实地风格吧。暂且先写这些。
TOP
11#

darajan 在 2004-12-17 11:48:40 发表的内容有理。
关于他的身体语言,我之前已经写了蛮多了。在我看来,没有一个指挥具有如此全面的风格:( 以下是一些随想的词汇,没有整理) 庄重,优雅,英雄气度,激动,控制,精确,自然,深沉......是功能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所以我将之上升为舞蹈。在所有其他的大师里面,功能和形式还没有如此高度统一的。福特和老一辈许多大师的动作相对干涩;小克莱伯等太过优雅;伯恩斯坦等为了达到功能和自我的本真,弱化了对形式的适当控制,过于的激动.......当然这种归类还是留给砍柴兄等前辈吧。
至于闭眼这个状态。我倒不觉得是他突出的艺术风格。而对此的解释可以是千变万化的。要出出色的音乐,并不一定需要全面的风格。但这种全面性绝对有助于每个乐手的感官交流,即使丧失了眼神。
其实这里可能还遗漏了他的脸部的表情。这应该是对眼睛的弥补吧。


卡拉扬的指挥动作很大程度上与他早年的不同,这中间自然受到老一辈德奥大师的熏陶,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R.Strauss,他曾经当面接受过施特劳斯对于指挥姿态的教益,这种影响卡拉扬自己也承认。
TOP
12#

我的理解M4里没有这么多悲愁,在马勒九部交响曲中,第四是除了《泰坦》外数积极向上的,尤其第四乐章刻画的天国景象,应该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种演绎在伯恩斯坦、克廉佩勒、瓦尔特的大师中也不是以无以复加的绝望和恐惧死亡而为主要特征的。
TOP
13#

接下来谈谈他的指挥姿态。他著名的不看总谱、闭目指挥的姿态,有那张酷得不得了的照片为证,当初不知迷倒万千乐迷啊(我也算一个,还将它临摹下来,张贴于室内呢,不过,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他的这种指挥姿态早在亚琛时期就已养成,直至晚年才有所改变。
TOP
14#

上山砍柴 在 2004-12-16 17:22:48 发表的内容
卡拉扬排练一般来说极少对外,为什么?


卡拉扬有个习惯,专门组织特定对象观看他的排练,很多的,只是确实不向广大乐迷开放。他的很多录音室录音实际上也是“现场录音”,因为是有听众的在现场的。至于他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的排练好像是对外开放的。
TOP
15#

我想闭目听京剧、听音乐会的听众多的是,为什么?因为已然全身心浸湮到音乐内里的超然境界里去了,在脑海中已然有着一幅万千气象的音乐画面。卡拉扬在指挥时闭目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中,自然不需要有乐谱这种东西阻碍他分神了,但指挥除了用手、指挥棒同乐队交流外,眼睛的交流也是分外重要的,除此而外,眼睛的目光也是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是重要的感觉传入器,不用眼睛指挥是需要极其超能的、敏感的对乐队的帷幄的。不用指挥棒的指挥家多的是,但闭眼指挥的仅卡拉扬一家,他大概在30几岁在亚琛时期即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不过,在排练时,他还是睁着眼睛的。
TOP
16#

卡拉扬是属于那种循循善诱而又自有威严的指挥,象瓦尔特吧。
TOP
17#

此外,历史上,对歌剧制作的参与如此深入、广泛的指挥,大概也是非卡拉扬莫属。从他最早在亚琛与Fritz Riedl及后来的Gunter Schneider-Zimler、Franco Zeferelli的合作中,他就探寻了与这些导演的充分合作,并已部分参与了歌剧的制作。到后来他在维也纳、萨尔茨堡,他已深入参与到歌剧制作的每一个角落,涉及面从舞台布景、服装、灯光到舞台表演,无一不足。著名的就是他在萨尔茨堡的《指环》,就是深深打上了卡拉扬标记的专属演出。无论你对卡拉扬好恶如何,但他的《指环》制作确实是已至化境了,只可惜没有留下同期的电影录影。
所以,我历来的观点就是:卡拉扬的歌剧录音我是要搜罗殆尽的。因为象他这样全面、亲切、深入的歌剧指挥家大概不会有出其之右的了。


[em26][em26][em26][em26][em26][em26]
TOP
18#

卡拉扬与歌剧


在卡拉扬近半个世纪的指挥生涯中,指挥歌剧从最早的Ulm时期到晚年的萨尔茨堡贯穿始终。很少有指挥家在交响乐及歌剧这两个范畴内有如此广泛、深入地涉猎:从德奥歌剧,到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直至俄国歌剧,甚至轻歌剧都不一而足。其中有些剧目从他最早时期的音乐生活直至晚年,他始终在指挥,并多次录音:象《魔笛》他就先后留下两个录音,而1938年他最早指挥柏林爱乐演出的就是《魔笛》。像《蝴蝶夫人》、《托斯卡》、《奥赛罗》、《阿依达》、《法尔斯塔夫》、《名歌手》、《卡门》、《蝙蝠》他也是先后两次录制。现代音乐史上大概没有任何一位指挥对歌剧报有如此广泛、持久的热情,而所有这些文献无一不成为歌剧录音文献中的经典和里程碑,有些数十年来始终无法被后人超越。面对这样巨大的成就,你对卡拉扬还能有什么要说的呢?……
[em26][em26][em26][em26][em26][em26
最后编辑yilinliulin
TOP
19#

除了对指挥歌剧抱有如此深切的热情外,卡拉扬对与不同的声乐家的合作也始终抱有无尽的热情,历数二十世纪的伟大声乐家,几乎都有与卡拉扬合作的经历:上自在30年代就与卡拉扬合作的Elisabethe Grummer,以后的Hans Hotter、Fischer-Dieskau、及Elisabethe Schwarzkopf、五、六十年代多次与卡拉扬合作的Callas、Tebaldi、Streich、di Stefano、Franco Coreli、del Monaco、Bergongzi、Gedda……直至七、八十年代卡拉扬一手扶植、亲自教诲的Katherin Battle、Agnes Baltsa、Ricciarelli、Carreras等,还有K. Ferrier、Vickers、Janowitz、Ludwig、Kollo……等等他深深喜爱的歌手,在所有这些声乐艺术家中,对卡拉扬都有极高的评价。Carreras曾说过“卡拉扬改变了他对自己所从事的艺术的理解”(在卡拉扬时期的卡雷拉斯你听他的演唱是不需要心理负担的,卡拉扬逝世后的卡雷拉斯那声嘶力竭的演唱,完全丧失了声乐的美)。Schwarzkopf曾说(大意如此)“他最愿意与之合作的指挥就是卡拉扬”。而与以对艺术叫真、很难与他人妥协著称的卡拉斯的合作中,我们的全副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了卡拉斯身上,在他们录制的《露契亚》、《蝴蝶夫人》、《游吟诗人》这三部歌剧的录音中,卡拉扬遵循的就是“无为而所为”的原则,,以卡拉斯为中心,任其充分展示了卡拉斯的戏剧才华和悲剧力量,这在常人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呢?因为卡拉扬知道他面对的是一位天生对戏剧与艺术有着充分感性认识并具有罕见悲剧力量的艺术家,他们的呼吸是相同的。他们的这些唱片成为卡拉斯所有歌剧录音中的翘楚,55年柏林的《露契亚》的盗版录音广受欢迎,到处流行,EMI此后不得不出面收购了当时的现场录音磁带发行了唱片,我就收藏了两种这场演出的海盗录音。卡拉扬为什么如此受歌手们的欢迎?答案首先在于卡拉扬特殊的乐队呼吸法,啊总是愿意与歌唱家及管乐器演奏家同呼吸、同节奏,所以歌手在卡拉扬棒下演唱的呼吸是最自然、舒畅的,毫无压迫感。他总是很尊重歌手,充分注意乐队与歌唱家的关系,所以施瓦茨科普芙讲了上面的一番话。卡拉扬非常善于协助歌手演唱,他能帮助歌手处理好最困难的乐段。同时卡拉扬自早年就参与了对歌手、合唱队的亲自辅导,直至晚年萨尔茨堡的演出,他对卡雷拉斯、Jesse Norman、K. Battle、Agnes Baltsa都是亲自辅导,而这些艺术家总是非常珍视这种机会。
最后编辑yilinliuli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