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厌弃穷人 [复制链接]

查看: 14903|回复: 71
1#
随着北京市人口的快速膨胀,控制人口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于是,北京的一些知识分子发表了他们的见解:先是中国人民大学张惟英教授,她建议实行限制“低素质人口”进京的“人口准入制度”;后来,全国人大代表、北大科技实业发展中心总经理晏懋洵教授提出,“采取行政手段在当今社会显然不可取,但是可以考虑提高学历水平或采取经济手段等方式”;再后来,首都经贸大学人口研究所周浩博士则把“运用经济杠杆”来控制人口的政策建议加以具体化,他说:“如果北京政府要控制人口发展,我觉得首先可提高生活必需的消费水平,使一批人无法在北京生活,他们自然会选择其他的地方生活从业。 ”很明显,这些建议所要北京市控制的人口都是低学历、低收入的穷人。

发表上述观点的三人都是“知识分子”,不仅学历、职称符合“知识分子”的政策性定义,发表政见的行为也像知识分子。那么,北京的这些知识分子为什么如此厌弃穷人呢?

正如许多论者指出的那样,北京之所以能够聚集众多人口,是因为北京具有极为丰富的“资源”,所以,如果想要控制人口数量的话,就必须“减少”这些磁石一般的资源。以笔者之见,也就是要调整现有利益格局。第一,应当通过改革减少与国家“政治中心”相关的“资源”和“机会”,从而淡化和削弱人们涌入北京“淘金”的动机。二是应当淡化北京市“经济中心”的定位和市政府发展经济的职能,并且努力减少富人投资者进入北京,从而降低北京市对各类劳动力的需求,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控制人口的目的。

如果说这样的问题对于三位知识分子应该属于常识的话,那么,他们不去触及这些根本性的问题,绝不会是因为他们无知,而只能是因为他们囿于自身利益已经失去了改变现有体制和利益格局的动机。在他们看来,北京虽然资源丰富、机会较多,但资源和机会再多也禁不住太多的人来分享。所以,他们的着眼点不是放在调整利益格局上,而是要阻止那些企图分一杯羹的人;而富人强势者他们不敢碰,就捏上了穷人的软柿子。

这三个人的行为表明,在北京有这样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已经失去了知识分子对于普通社会成员特别是穷人应有的关怀,相反,他们自觉地站到了穷人的对立面。他们强调“素质”、“学历”和“收入”,以此显示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之高,在文化修养、生活品位上是高雅的,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上是高贵的。在他们看来,学历低、收入低的穷人,“不配”成为他们的邻居,他们对待穷人的态度简而言之就是“厌弃”。坦率地说,我认为他们迷恋物质,安于现状,既傲慢而又势利,既保守而又庸俗。他们自觉站在穷人的对立面而企图与强势者为伍,即使不是灵魂卑微、人格萎缩,至少也已经消弭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信念和激情。他们在参政议政的时候,把民主讲坛变成维护和谋求少数人狭隘利益的平台,不惜损害穷人的利益,表明他们已经而沦为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小市民的代言人。他们这种精神上的萎靡和颓败,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已经十分不协调。

说结论吧:对于北京的某些知识分子来说,对那些为我们的富足生活做出了很大贡献的穷人,应当学会感恩;对那些低学历、低收入的弱势群体的人格和权利,应当懂得尊重;当善良的人们给我们戴上“社会的良心”的桂冠时,应当懂得珍惜。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民主话语背后存在并活跃着的,永远只能是利益,不能以为“教授”、“博士”的头衔必然联系着真知灼见,不能对这些“知识分子”寄予太多的希望和期待。

来源:河北日报网-燕赵都市报      作者:蔡永飞  (中央党校法学博士)
分享 转发
TOP
2#

wzy60314 在 2005-9-8 7:56:29 发表的内容
麦壳王 在 2005-9-7 22:51:29 发表的内容
乡下人进城更应该多一些自爱,自知之明,身份差别永远都会有,要让人尊重,必先自重!!
要改变这种这种状况,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赞成麦兄的贴子!!!

请那些不满控制人口的人来北京住些天看看,亲身感受一下北京恶劣的生存环境!!!!!!!!!!


也请这些要控制入城人口的人到穷乡下去住些天看看,亲身感受一下乡下恶劣的生存环境!!!!!!!!!![/quote]
TOP
3#

麦壳王 在 2005-9-9 22:37:55 发表的内容
我也是个住在城里的农民.
谁敢说自己一辈子没受过白眼,有清华毕业生做了猪肉老,而没有变成报复社会的杀人犯,说明什么?本人看这个问题,觉得不是简单的平等问题,也是每个人自身的问题,教育,确切说是对自我的改造,任何人都有改造自我的潜力,也包括农民工.同时,一个城里人,或者一个知识分子,一样的也有他们的自卑和他们的命运,在这种社会体制下,谁都有可能遭受不公,但改变命运要靠自己,埋怨或者激烈的报复,得到的会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革命也许是条路子,现在街头每天上演的"革命"事件,伤害的除了无辜的市民,也有"革命者"本身的社会形象.
我记得以前在城市流浪时,没有钱就去摆地摊,想办法活了下来,从没想过要去革谁的命,其实城市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我肯定会留在农村,那里空气好,不用打卡上班,也不会赛车,重要的是,农村可以孕育出刘永好,也可能制造出很多个麦棵王!!



说得好!
但我选择还是城市,农村实在不方便。
TOP
4#

黑海一舟 在 2005-9-10 10:28:13 发表的内容
刚才带孩子上街,看到一对卖艺的老夫妻,大约60岁年纪,男的弹琵琶,他的妻子和着唱。他们在小商贩面前弹唱,小商贩们却催他们走开,不愿意施舍一角钱。得不到施舍也不强求,他们还是继续唱着,那是一首耳熟能详却不知歌名的歌,还有黄梅戏。最后一个卖水果的女人给了他们一枚硬币。
不忍。我把1元硬币递给5岁的女儿,让她把钱给弹唱老夫妇。女儿怯生生地走过去,犹豫一会,还是轻轻碰了碰渐行渐远的老人。老人回身,看见女儿手里递过去的硬币,没有接。他摆摆手,意思是让女儿回家去。
女儿捐钱没有成功。

我敬佩民间艺人的品格。他们需要施舍,那是成年人的劳动所得,却不要没有工谋生能力的孩子的钱。跟不择手段骗钱、贪污受贿、卡要、抢钱的人相比,他们显得多么高尚。

城市应该属于人民。不只是有钱人,无良知识分子,流氓,官员,城市户口者……属于全民,包括民工,甚至乞丐,民间艺人。


朋友,你教育女儿的方式令人敬佩!
TOP
5#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5-9-10 20:23:59 发表的内容
说北京人不好,他本身就有问题,自己看不起自己

这句不懂,没人说北京人不好,是说一些所谓知识疯子,
TOP
6#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5-9-10 20:53:27 发表的内容
这个帖子有点幼稚,北京是个世界级的大都市,北京本地人也很爽快,记得第一次从北京回家,还是同学偷这给我买的车票,他也不太富裕,我回报他的不止200多元钱.国外就看得起穷人吗,记得去法国的时候法国小姐都不愿意找中国人,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你没有吸引力!
TOP
7#

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民主话语背后存在并活跃着的,永远只能是利益,不能以为“教授”、“博士”的头衔必然联系着真知灼见,不能对这些“知识分子”寄予太多的希望和期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