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选谁?(多图分享) [复制链接]

1#
贝小协和勃小协是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我同样珍爱。如果硬要分出个高低来。我选贝大师。你呢?[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1382942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1598558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22325277.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465400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4236879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43759041.jpg[/upload]
TOP
3#

施耐德汉那张很出名,还未买。留待日后欣赏,肯定是一个惊喜。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8551509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91351245.jpg[/upload]
TOP
5#

只能选一个呢?
TOP
6#

[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613324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6131682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71319263051378.jpg[/upload]
TOP
7#

无得送。因为它们是我的生命,精神食粮,精神支柱。
TOP
8#

八年前,那时我不懂古典音乐,也不感兴趣。偶然读了上海作家赵鑫珊的《贝多芬之魂》》书里对贝小协推崇备至,说的夸张点就是吹得天花乱坠。一时冲动花了一百多元买了一张贝小协(克里伯斯那张)没想到一听中毒,从此走上这条不归路。
TOP
9#

KUANG版,您选谁啊?我很想知道。
TOP
10#

SACD比CD好多了!
TOP
11#

至于EMI的这个50年代初的录音 ,则是记录了两位伟大音乐家的合作友情 :富特文格勒 ,无与伦比的贝多芬作品诠释者  ;梅纽因,一位只要听到贝我芬这部协奏曲开头处乐句内心就十分激动的杰出小提琴家。
顺便说一句 ,如果从纯技术的要求来衡量,梅纽因这个版本还不能算完美然,然而从对作品精髓的把握来说他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贝多芬这部作品被演奏得如此纯朴而亲切动人,也许只有梅纽因做到了。
这令人想起西盖蒂的琴声,到了40年代后半期已不如早先多了然而前辈大师对伤口的深刻理解表现为丝丝入扣提示其丰富内涵仍然为人所不及。
梅纽因别具一格的分句行云流水般不见凿痕而自然展开的演奏像是要使我们感到贝多芬的灵感正在如泉喷涌不绝一如它早先那样清新脱俗。
梅纽因和富特文格勒表现了这部协奏曲的难以言喻之美。
说到大卫奥依斯特拉赫EMI1958版那是闪现出清新的诗意之光的演奏。
如果说大卫在此表现得妩媚多于刚健的话那也许是受了克路易坦的感染。
如果说富特文格勒给予梅纽因的是一个内在的精神的自我观照得以展开的高度,
托其卡尼尼给予海菲茨的则是无比热情的展现,
而克路易坦给予大卫的无疑是闪动着人间最动人光彩的意境。
这是人间所能有的最温馨境界的展现。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12#

施奈德汉这位老资格的奥地利小提琴家可谓姿质独异,
他把贝多芬协奏曲拉得如横空出世矫然欲翻飞九霄之外
那种大处着墨高屋建瓴而意兴沛然勃发的手段,
也许真是德奥系以外的演奏家不能及的,
那就是天生的文化背景的缘故了。
其中的第二乐章表现得真如一位磊落厅人在回顾当年,
忆及动情之自然不由自主激昂于中,
然而却又化作一片光风霁月见映胸襟不凡。(摘自梁一群贺秋帆编著的《爱乐CD经典》)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13#

随着五声定音鼓,乐队拉出了一个安详镇定而逐渐变得宽广起来的场景,像生活本身一样的朴素而生机无穷,乐队像是急于要去感受全部的生活,因而稍稍有些激动起来然而却唤出了温馨的第一主题,如此汇合成一片高昂的洪流,独奏小提琴就在这样一个奥林匹斯巅峰的高度,开始了审视人生的内省独白。
贝多芬追求自由,因为他感到不自由。不平则鸣,因而他的那些大型乐队作品往往有凌厉勇进之气。如果去掉了外在的压力,贝多芬作品的面貌将会如何?我以为他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这部作品是贝多芬的灵感在无拘无束状态下所能创造出的一个奇迹。毫不奇怪这部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归之地席勒所谓的游戏之作能够有着何等多姿多彩的诠释。例如,如果不是被一股黯然自伤情绪贯穿的话。那么柯风的版唱片本来是应该有更大说服力的他像是把全曲处理成从孤独而自傲经过一段伤神的回顾最终决然以义无反顾的姿态投入新的生活这种独到的诠释自然非常动人。
然而贝多芬这部作品虽然包容了很多种情绪但是它的其调却是安详和充满自信的。
RCA公司这张录于1940年的单声道唱片海菲茨那卓尔不群的琴声,像是穿越遥远年代而端现于我们面前。
托斯卡尼尼的指挥也许人们会觉得太狂了。过在托氏看来却实实在在是忠实于原谱的。也许倒是体现出这位指挥家心目中的贝多芬那不可掏的生命意志及其律动来。
不然我们又如何解释托斯卡尼尼在第二乐章为我们献上的那个梦境般的意境呢?那是罕有人迹之境,海菲茨的琴声就像是在这梦一般境界中的心灵独舞,可谓神韵独步千古。
本来这部展现了贝多芬心灵最无拘束一面的作品应该让最具有即兴发挥与表达完美二者之能的演奏家来演奏的然而海菲茨那矫若游龙飘若惊鸿的琴声却实在要令人叹止以至于无暇旁在这张唱片中海菲茨音色之鲜活贺润以及他对作品节奏的处理把握都在他50年代与明希及波士顿交响乐团那张唱片(同为RCA出品)之上。
在这里我们不公得以领略到海菲茨天籁般的音色更重要的是领略到他那种让音乐本身出来表达一切的精神这完美体现。
贝多芬的灵感在简朴无华的乐句上回旋翱羞从而构筑起真正称得上气势恢宏的伟大乐章海菲茨则像是让音乐自身从乐谱中跃出,在阳光和风下穿梭往来洒脱自在——这不是一般演奏而是音乐本身的自我表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