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富特文革勒和卡拉扬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很多指挥晚年都回归布鲁克纳。卡拉扬,福特文革勒,约夫姆,海丁克,索尔蒂等等。是什么那么吸引大师们呢,也许布鲁克纳晚年最终真正表现了天地人的关系。那种对大自然和宇宙虔诚的宗教感是非常感人至深的。
我没有全部听过布鲁克纳的全部交响曲。也许更应该谈谈约夫姆。但卡拉扬的金卡《第七交响曲》却是我最早买的唱片之一。因为我知道里面那个感人的哀悼华格纳的挽歌。应该说,我还算比较认真听过这部作品,尤其是20分钟的慢乐章和振奋人心的第三乐章,都是非常吸引人的,非常难忘的。我对她的喜爱甚至超过了贝多芬的交响曲,对乐圣确实不敬,但布鲁克纳感觉更耐听啊。
除了卡拉扬,另一位演绎布鲁克纳的大师无疑是福特文革勒。我的提法可能会与你不一样。比较这两个版本,比较录音质量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我们古典音乐业余爱好者来说,还是比较感觉,比较冲击力吧。卡拉扬版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完美的版本。福特文革勒版只能说更有历史沧桑感了。许多老一辈伟大的艺术家在立体声发明以前就已离我们远去了,而那些不世出的“名演奏”正是诞生在那个人类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初期。这些“历史录音”经过岁月的沉淀,才得以流传下来,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要欣赏探究前辈的指挥艺术,只有通过这些很多人不能接受的MONO。
这种音乐虽然不真实,但她能给人带来奇异的感觉。这不是真实的感觉,只是一种能给人带来美感,历史感,沧桑感等综合感觉的音乐。听福特文革勒的音乐,不是听他的真实,是听他给人的综合感觉。确实,聆听老大师的录音和研究他们的指挥艺术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当然,作为听众,只要有感觉就行,而不管录音是否真实,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我从中听到的感觉是好的。是唱片给人的是感觉,有些感觉甚至可能是不存在和不真实的。也就是需要所谓想象力。呵呵。
所以我不是比较卡拉扬和富特文革勒演绎水平谁高谁低,因为年代相去甚远,无法在相通的标准和条件下PK。而是比较唱片给人的感觉,尽管唱片是不真实的。如果能从唱片中得到愉悦(不管是什么唱片),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不知我这种奇异的观点你是否能接受…….
文章是凭感觉写的,下午听了一会音乐。(历史录音部分参考了逃兄的文章。)文章有待深入。观点比较奇特,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