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国内钢琴家在美国开演奏会,在他赶赴音乐会的时候,他看到的士司机在听一张唱片,这位钢琴家觉得弹得很好。就问司机:这是谁弹的。司机把唱片递给他。这位钢琴家一看,一下子就乐了,原来是他自己弹的。哈哈。还有一件事,是我买海菲兹的唱片附送的一本画册。文字是一位著名音乐评论家写的。他说有一次他经过一个唱片店,他听到一段优美的小提琴声,他一下子就听出来:是海菲兹。
这两件事说明一些问题。今天的演奏家虽然技巧极好,但个人风格不是太鲜明了。就我听过的一些唱片,我估计自己也听不出几个演奏家或指挥家。但以前的音乐家风格确实是非常鲜明的。象小提琴家,海菲兹,米尔斯坦,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格洛米欧都非常有名,我都非常喜欢,但他们的演奏风格完全不一样。如果单独听一个人,我可能听得出来,如果放在一起比较时,我估计我更能听得出他们的特点和区别(前提是要用高档器材)。但今天的演奏家,很多我估计我听不出来,有点千篇一律了(当然也有我听得不够的原因)。所以古典浪漫派我比较喜欢5,60年代的录音(特别是小提琴作品)。另外,我也比较喜欢历史录音,比如同样是《平均律》,菲舍尔,吉泽金就明显不同。兰多夫斯卡和瓦尔哈也完全不一样。我有时候喜欢搞版本比较。主要是比较自己喜欢的曲目和演奏家(比如大无),也挺有趣的。但现代作品我喜欢新录音…….对现代作品学习得还远远不够,就更谈不上版本比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