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都来谈谈自己喜欢的交响诗 [复制链接]

查看: 5260|回复: 36
1#
先上图:
0.jpg (, 下载次数:259)

jpg(2007/8/23 12:59:52 上传)

0.jpg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08-24 06:31:02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回复:李斯特交响诗

既然谈到了李斯特的《旅游岁月》,顺便谈谈他的交响诗。他一共有14(有种说法是13首)首交响诗,这种题材可能他写得最多了。这14首作品,我没有全部听过,我很久以前听过一些,有些已经记不得了,印象比较深的是《前奏曲》和《塔索》。

李斯特喜欢标题音乐,他的管弦乐作品都是有标题的,他是浪漫派的代表人物,钢琴弹得很好,但在作曲方面也留下了许多佳作。不怕见笑,我对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不是很喜欢。我最喜欢他的作品当然是钢琴曲集《旅游岁月》了。他的另一部伟大作品b小调正在学习当中,感觉这部B小调有些难度。他的交响诗我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前奏曲》和《塔索》。

《塔索》这首作品是根据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诗篇而创作的,这首作品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塔索是一位叙事诗人,一生很悲惨,直到临死前才得到他应有的荣誉。塔索的诗歌流传下来了,在今天的意大利民歌还能找到。为表现塔索的生平史迹,李斯特本来想写一部大作品的,象《但丁交响曲》和《浮士德交响曲》那样,形成一个3部曲。但不知何故,李斯特没有完成这部大作品,倒是根据这个题材写了一首交响诗。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交响诗,整首作品很悲壮从容。具体内容我不多谈了,这部作品版本还是有不少的,我听的是索尔蒂的版本。索尔蒂特别擅长这种讲究雄伟气势的作品。

其实在李斯特的所有交响诗作品中,最流行的无疑是《前奏曲》了。这首作品也是很辉煌和雄伟的。这部作品也是李斯特根据一位法国诗人拉马丁的诗篇而创作的。本来这部诗歌是很悲观的,但经过李斯特的妙手,他改变了这首作品的格调。这部作品表现了人生的“生”与“死”等丰富的内容,也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一部作品。

李斯特的交响诗大多取材自诗歌,戏剧和传说神话。李斯特的重要贡献是把本来准备写几个乐章的题材合并成一个乐章,更自由和充实地表现了某种思想,从而创造了交响诗这种音乐题材。对于交响诗,李斯特居功至伟……..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回复:李斯特交响诗

看来大家对李斯特的交响诗没兴趣啊。:'(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回复: 李斯特交响诗

原帖由 名级潜水艇 于 2007-8-23 15:04:00 发表
看到你的贴我就想跟!好贴留名!哈哈
看来可能有求于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回复: 大家都来谈谈自己喜欢的交响诗

原帖由 最爱李斯特 于 2007-8-23 23:06: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8-23 16:37:00 发表
看来大家对李斯特的交响诗没兴趣啊。:'(


谁说的?
李斯特的交响诗《前奏曲》推荐楼主找SONY伯恩斯坦指挥的版本听听,比卡拉扬的版本更激动......


能上个封面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6#

回复: 大家都来谈谈自己喜欢的交响诗

最经典的交响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

回复:大家都来谈谈自己喜欢的交响诗

(转)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的名称为F.李斯特所创,他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因此他把标题交响音乐和诗联系起来称交响诗。

  李斯特在19世纪50年代写了《山上听闻》、《塔索》、《前奏曲》、《普罗米修斯》、《英雄的葬礼》、《匈牙利》、《哈姆雷特》、《匈奴之战》和《理想》等12首交响诗,晚年又写了1首《从摇篮到坟墓》;除《匈奴之战》取材于德国画家W.von考尔巴赫的壁画外,其余大多以文学作品(诗歌、戏剧)为题材。形式灵活多变,常常把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糅合在一起,并广泛使用主题变形的手法,从一个或几个基本主题蜕变出形象迥异、性格不同的派生主题来。这种混合曲式的结构原则和主题变形的表现方法,常为后起的交响诗作者所师法。

  19~20 世纪的欧洲许多著名作曲家都写过交响诗,东欧和北欧各民族作曲家的交响诗常用本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学题材寄寓爱国主义思想,如B.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由6首交响诗组成,讴歌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和光荣历史;A.德沃扎克的《水妖》、《午时女巫》、《金纺车》和《野鸽》是根据捷克诗人K.J.爱尔本(1811~1870)的民间叙事诗《花束集》所创作的一组民族交响叙事曲,而他的《英雄之歌》则表现了英雄人物的刚毅豪迈气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J.西贝柳斯的《库莱尔沃》和《勒明基宁》四部曲都是取材于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一译《英雄国》)写成的交响诗,而他的《芬兰颂》则是反抗帝俄统治的爱国主义作品。中国的交响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杜鸣心的《祖国南海》),描述瑰丽的民间故事(施咏康的《黄鹤的故事》)、表现英勇的革命斗争(如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刘福安等的《八一》)和歌颂革命英雄人物(如田丰的《刘胡兰》,吕其明的《白求恩》),是中国现代交响诗的重要主题。

  R.施特劳斯称他的《唐璜》、《麦克白》、《死与净化》、《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和《英雄的一生》为“音诗”,是交响诗的别名;西贝柳斯的某些交响音乐也用了这个名称。此外,音画、交响画、交响素描、交响图景、交响叙事曲、交响传奇曲、交响童话、交响幻想曲等体裁也属于交响诗的范畴。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回复: 大家都来谈谈自己喜欢的交响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回复:大家都来谈谈自己喜欢的交响诗

《芬兰颂》是西贝柳斯最著名的交响诗。1899年夏天,俄国妄想俄化芬兰,芬兰人民奋起反抗。芬兰人民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带反抗意义的音乐会。音乐会上有一个节目叫《历史场景》,其最后一场叫《芬兰在觉醒》。《芬兰颂》就是其最后一部分。这部伟大的史诗有三个著名动机,是掌握理解这部史诗的关键。这三个动机是“苦难的动机”,“号召斗争的动机”和“庆典动机”。 这首流芳百世的伟大史诗以古老的史诗为题材,以民族独立自由的信念唤起了所有芬兰人民的爱国热情,并已成为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