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老师您好!能和您交流非常高兴。
首先想问您几个问题,您创作灵感与源泉来自于何方?如果您是位作曲家,您认为如果您现在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是否现在的音乐爱好者(尤其古典音乐爱好者)包括我在内会听不懂吗?另外您认为那些出钱赞助音乐家们的王公贵族们真有那磨高的音乐欣赏能力吗?巴赫的勃兰登保协奏曲是献给勃兰登保伯爵的,据说此人根本不懂音乐,甚至连乐谱都没有看过,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这样的王公贵族有的是,他们出钱赞助音乐家,一个是音乐与音乐家的影响力,另一个只不过是附庸风雅,贪慕虚荣罢了。
您认为史特拉文斯基的作品真的难以理解吗?他胜过了贝多芬吗?我觉得只是当时的听众听惯了古典,浪漫,民族等乐派,还有当时的一些音乐家的作品,这里还包括德彪西,拉威尔等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突然听到史特拉文斯基那粗鲁的音乐(当时的评价)风格,只不过是难以接受而已,而非难以理解。记得当时的报道,春之祭乐曲演完之后全体观众一起用嘘声表示不满,而此时圣桑站立起来说了几句话转身而走,德彪西只是站立摇头,这时拉威尔站起来激动的说出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他是个天才”。事实证明拉威尔的话成为了事实。
我在听惯了马勒,里查史特劳斯,拉威尔,巴托克等人的音乐后,又突然了史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的芭蕾舞曲音乐之后,一下就爱不释手了,两天内听了好几遍。那粗犷狂放,豪气冲天的音乐风格和气质,多像我们在运动场上拼博得运动员啊!
如果不注重听众的欣赏口味有时会被历史所抛弃,举例:巴洛克时期的如日中天的音乐大师,不是巴赫和亨德尔,而是泰勒曼和威瓦尔第等,前者作曲两千多首,是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总和还多,威瓦尔第是原创音乐的天才,四五百首的协奏曲,创造和发展了协奏曲的固定形式,为此功不可抹,带上协奏曲之王的桂冠当之无愧!可是这样的音乐大师在巴洛克的晚期却销声匿迹了,这是因为时间的推移听众的音乐口味的改变释然!这才成全了以巴赫为首的德奥音乐一统天下。至使这两位音乐大师的作品成为了冷门曲目,被埋藏了近两百年之后,到了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才被音乐研究者挖掘出来,让我们听到了美丽的小协“四季”。历史我们不应该遗忘!
近代演绎家伏特文革勒的贝多芬全集和贝五贝九就有多个版本,而且诠释各不相同。卡拉扬再不同时期演绎和录制了三个贝多芬的全集,表现的风格和内涵各不相同,让古典音乐爱好者更是打开眼界!岂不善事?如果我们的演绎家不能与时具近,与时代同步,不满足现代音乐音乐爱好者的欣赏品味和口味,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不能死抱着古典音乐所谓本质的不放,不去追求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来满足高素质的音乐爱好者。试想有一天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没有一个人去听,一场贝多芬的大型作品音乐会没有一个人到场,这岂不是古典音乐的悲哀吗?我们现代的演绎家不要忘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责任,用任何合适得手段来展现和表现古典音乐(和其内涵),留驻已经少的可怜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这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古典音乐爱好者才是推动古典音乐发展的动力和后盾。[我国的古代文学艺术唐诗目前已经失传]前世之事后世之师!
也许有一天古典音乐以爵士和摇滚的形式来演绎,也许不是一句神话!
目前还没有人说服我,音乐应该为听众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