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轨道交通又涨了!!! [复制链接]

查看: 2867|回复: 10
1#
释疑轨道交通票价调整



   编者按:从本周四起,本市轨道交通一、二、三号线将实行新的票价方案。上周六本报发布这则消息,引起了市民极大关注,不少市民来电询问有关情况。为此,本报专门请有关部门回答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问题一:新票价方案为何与5月份听证会上讨论的方案不同?
  解答:新票价方案是对听证会上两套方案的优化。当时的两套方案分别为:分时段票价,即在进行票价结构性调整的同时,允许企业根据各线具体情况实行浮动票价;不分时段票价,即依4、5、5、6、6、10公里的进级里程,每级提升1元。专家指出,若采用分时段票价,可能导致乘客为避开“高峰票价”,在“峰”、“谷”时间的临界点上产生混乱;而第二套方案中的进级里程段落较多,票价上涨幅度较大,可能加重中远途乘客的负担。在新票价方案中,起乘里程为6公里,此后的进级里程统一为10公里,即1元钱可以乘10公里,能更好体现“递远递减”的原则。

  问题二:新票价方案中是否所有的票价都增加了1元?
  解答:并非如此。根据新票价方案,短途票价增加1元,中远途票价部分增加1元,部分没有增加甚至有所下降。例如,从莘庄站到上海马戏城、或到中山公园、或到东方路站,票价与原来一样,仍为5元。此外,彭浦新村到张江高科、江湾镇到石龙路等票价均未增加。此外,为降低调价对上下班等常乘客的影响,今年11月起还将实施“常乘客计划”,符合条件的乘客将享受到票价10%的优惠。

  问题三:为什么说新票价方案更适应轨道交通网络发展的需要?
  解答:新票价方案能够激发轨道交通承担中长距离运输的优势。在现行的票价结构中,起步基价和进级里程对中短途客流吸引力强,使轨道交通承担了较多的短途客流,不能体现轨道交通长途运输的优势。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形成,尤其是一些郊区线路建成后,市民单次出行的乘坐里程将有所增加,按现行的票价其负担水平相对较高。新票价延长了进级里程,从而体现出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upload=jpg]Upload/200591510502683776.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不坐地铁买车开吧,接下来买车要收消费税,听说要有27%呢,总之剥削你是一定的。。。。。。。看你往哪里闪
TOP
3#

请大家注意,1号线只有24站,每公里并不代表每站。

递远递减简直聊胜于无。
最后编辑lesli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