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摩机六忌 [复制链接]

查看: 16007|回复: 47
1#
摩机六忌
2000年,第21期,类别:音响技术


  一、忌摩机盲目动手
  接到器材之后,应先对其电路、性能指标及各方面表现经过全面了解之后(至少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听),找出较为突出的薄弱环节,做到有的放矢。
  二、忌摩机手术过大
  音响器材乃一分钱一分货,不同档次、品牌 的音响器材有其不同的表现和风格。若不问清红皂白,对低档器材“大动干戈”,从头摩到脚,将电源变压器、滤波电容、功放管、耦合电容甚至机内连线统统换掉,以求性能有“质”的飞跃。可能事与愿违,“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忌摩机见异思迁
  有的发烧友本来对自己的音响系统已是一摩再摩,但在看到一款较为优秀的电路或听到一台同类器材的音质表现之后,即对以前的摩机是否到位而产生怀疑,随操起家伙再摩。殊不知,优秀电路能发挥其优良的性能还与其运行环境和周边电路的优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上摩机行为乃属“摩机狂”之列。
  四、忌摩机乱用补品
  好钢用在刀刃上,不分场合地乱用补品,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会使摩机成本成倍增加,效果未必明显,实不合算。几百元乃至过千元的低档器材用上如怪兽、麦克露华等高档线材,从视(听)感上与普通线材不会有什么差别。
  五、忌摩机一步到位
  摩机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摩机之前,不必对摩机后器材性能的提高产生过高的期望,只要摩机后能与自己的目的或参考机的性能有所接近(即使是很微小的),即为成功摩机,待器材性能进一步稳定后再摩不迟。
  六、忌摩机残酷对比
  与同类器材对比试听,是发烧友对器材摩过之后必不可少的程序,也是对摩机效果的检验。对比试听应该根据该机档次选择同价位或稍高价位且表现实力相当的器材,切不可利用价位及档次悬殊过大的器材与之对比,以免对器材性能不能正常定位。评价一种器材的音质表现也应客观,切勿人云亦云,主观评价则容易被心理作用所左右。
山东 崔玉山
分享 转发
TOP
2#

麦景图输出变压器的秘密
1999年,第24期,类别:视听玩家


  1949年弗兰克·H·麦景图和柯丹·J·高在纽约附近一小城镇创立了Mclntosh麦景图公司。至今已有50年历史的麦景图依然充满活力,不断推出高品味的新产品,成为世界上一流的音响公司。
  很多音响发烧友都知道麦景图的大名,也没有发烧友不知道神秘的麦景图的输出变压器,甚至有很多人把麦景图的成功尽数归功于它的输出变压器。欧美音响传媒把这个输出变压器蒙上神圣的光环,日本发烧友把它当神一样崇拜,并称其“技术高深无法仿制”。
  麦景图的胆机和晶体管机绝大部分都采用了输出变压器,但它们的设计并不相同。晶体管机因为使用大功率晶体管作输出,输出的阻抗较低,可以直接驱动喇叭,因此现在的晶体管机中只有麦景图仍然使用输出变压器。这种输出变压器在晶体管机中主要是用作校声和美化,并不是为了阻抗匹配,因此在晶体管机中使用的输出变压器是自耦变压器,输入与输出共同使用一组线圈,并在线圈的不同长度位置上,分别拉出不同阻抗的抽头。有0、4、8、16Ω的阻抗抽头与扬声器连接。
  麦景图输出变压器的最大特色体现在它的胆机的输出变压器上。麦景图公司成立之初便向美国政府申请了六项专利,其中一项就是引以为傲的变压器专利技术——多线并绕法。
  1951年,麦景图在50W-1的改进型50W-2中开始采用多线并绕的变压器。直到1955年A-116后级推出后的MC系列放大器,多线并绕输出变压器也达到设计与实用的巅峰。在50年代,麦景图及其劲敌马兰士将环型变压器运用在自家的功放上。
  所谓“多线并绕法”,是预先要计算好变压器需要有几组抽头,该抽头需要多大的电流,然后选择好漆包线的规格以及漆包线的数量之后,将这几十条漆包线同时平行绞在一起,成为一大股,然后再将这一大股漆包线紧密缠绕在两个C型铁芯合起来的椭圆形的环形铁芯上。
  由于使用线径较细的漆包线绕制,在相同的截面积中,可以容纳较多的线圈,而线圈与线圈之间的空隙相对减少,让线圈能够更紧密地贴近铁芯,以减少空间的浪费。
  将所有漆包线一起绕在铁芯上的最大好处就是每一组线圈(不论初级或次级)都能够获得平均的电磁感应量,因此不会有因内、外圈感应量不同而造成的误差。也不会有相同匝数的线圈,直流阻抗与交流阻抗不同的情况发生。麦景图的输出变压器制造中最困难的就是把绞在一起的漆包线以每组线圈皆以两根漆包线作为最基本的串、并联单位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的电感量及电流大小。
  由于Mclntosh的输出变压器线圈混绞和并联,使它的线圈直流阻抗很低。有一款输出变压器从B+到KT88阳极的直流电阻,仅有195Ω,一般的输出变压器可达近百欧姆。
  正是因为输出变压器的特殊工艺,麦景图放大器的实际输出功率往往大于标称功率,而且频宽甚至超了许多现代的晶体管机。以MC60后级为例,此机使用6550功率管作推挽方式输出。当以60瓦全功率输出时,频率响应为20~30kHz±01dB、16~60kHz±05dB,当降低输出功率为30瓦时,频率响应为10~100kHz±1dB。
  麦景图还有一项别人难以仿制的技术,就是使用漆包线的耐压及耐热特性相当好。一般胆机的输出变压器容易烧毁,最主要是普通漆包线耐压不足,尤其是高压绕组电压一旦上升至漆包线额定的绝缘电压,线圈之间就会跳电击穿,破坏漆包线表面的绝缘漆,致使短路烧毁。因此大多数变压器,尤其在高压绕组部份都会保护性地加上绝缘隔离层,以降低跳电的机会。
  麦景图输出变压器的特制漆包线不仅耐高压能力一流,耐热性也同样一流。通常麦景图输出变压器故障的原因不是因为电压击穿,也不是过热烧断线圈,而是用来串、并线圈的焊锡耐受不了高温先熔化掉了。
  本人根据麦景图公司的资料和其它公开的数据写成此文,是希望为我国的胆机生产厂家和广大的发烧友在制造变压器时作参考,造出低内阻、高效率的Hi-Fi级变压器。
广东 袁健明
TOP
3#

纯甲类功放的几个为什么
2001年,第49期,类别:音响技术


  《电子报》1998年第9期第十二版的《甲类功放音质醇厚的原因》曾对甲类功放作了一些探讨,现结合一些实际问题作些补充。
  一、为什么“热机”比“冷机”好听
  功放刚开机尚无温升或温升较小时,机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基本一致,此状态下功放称为冷机,这时各级静态电流还较小,末级电流仅二三十毫安(盛夏时稍大),相当于低偏置的甲乙类或乙类,声音自然“好听”不起来,但是随着结温的缓慢升高,每升高1℃,β增加约1%,Vbe减小约2.5mV,这两者同时作用,晶体管静态电流会升高得很快,当机器烘至热平衡时,各级工作点早已达到甲类额定偏置状态,此时声音也是地道的“甲类声”,因此也就相对“好听”。而且功放达热平衡后,各级静态工作点也趋稳定,也有利于改善听感。对于使用BJT+MOSFET的机子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而使用全MOS管的机子则不同,其冷态时各级静电流会大于热态值,但冷态时各级工作点均不稳定,因而听感也就不如热态好。
  二、何来“热噪声”
  一些经济的甲类功放在刚开机时,喇叭一片宁静,而升温发热后,噪声就出来了,由于和“热”有关系,人们认为这是“热噪声”。热噪声是指在高于临界温度时,放大器内阻容元件的本底噪声和晶体管的内部散弹噪声,实际上这些“声音”还不能让喇叭工作,那么这些可闻噪声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功放冷态时各级静态电流较小,电源负载较轻,电源纹波和噪波非常小,而达热稳态后,静态电流可增大十倍以上,电源负载加重,纹波和噪波也变得较大,噪声自然就出来了。要证明这一点很容易:1.将电压放大级单独用稳压电源供电,可明显降低“热噪声”,如果已用了稳压电源单独供电,不妨换上容量更大的优质稳压电源;2.用电瓶供电,你会惊奇地发现此时“热噪声”也无影无踪。另外,变压器在负载加重后,其振动和杂散磁场也会增大,对噪声的增大也有“帮助”。因此所谓的“热”噪声和温度确实有关系,但实质主要是电源纹波所致。
  三、为什么纯甲类功放相对要昂贵许多
  纯甲类功放常工作于60℃~85℃的高温环境下,因此对元器件及工艺水平的要求非常苛刻,联机调校繁琐而费时,如末级功放管的配对就是在额定工作温度点附近进行动静态测配,用这种标准选配元件尽管整机性能有保证,但100对管子通常也只能挑出一两对,而一些高档的甲类功放其末级每声道一般有2~12对晶体管,试想,数百上千对优质正品大功率晶体管要值多少钱,从中精心挑选那么一二十对管子又得花多久时间,如钟神JA-100的功放管就是从260对正品中精选的。
  四、经济型甲类功放适合你吗
  本处所指的是价格不超过两千元的甲类功放,它和同价位的甲乙类放大器或超甲类放大器相比,整体指标要逊色一些,如瞬态响应,按理甲类会优于乙类,但是甲类功放本身功耗大,电源贮备相对较小,因而大动态时常常出现软脚现象,而同样的电源容量,甲乙类的贮备相对较大,瞬态响应反优于甲类;输出功率是搭配器材的重要参数之一,经济型甲类功放一般功率在二三十瓦左右,要增大输出功率,变压器、散热器、功放管的成本就会超出设计预算,出于成本考虑,这类放大器的末级供电电压均较低,输出电流也较小,搭配音箱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同价位的甲乙类机输出功率常在其三倍以上,搭配音箱相对容易一些;如前所述,经济型甲类机的“热噪声”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其冷热态温差也较大,各级晶体管的配对误差也较大,而且因成本关系,其调校、工艺、电路优化等许多方面不可能做得非常到位,这或许也是厂家专给摩机手留下的空间吧。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国内一些知名厂家推出的经济型甲类功放在和功放参数匹配的小口径单元上其重放水平也是很理想的。

                                   四川  陈灵
TOP
4#

改善1bit CD机音质的要点
2000年,第17期,类别:音响技术


  影响一比特机音质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时钟信号,二是DAC的电源。一比特位流解码是把16bit信号变成十几兆的脉冲流,脉冲的电平和宽度固定,利用脉冲在时间轴上的密度变化经积分后输出模拟信号,因此对时钟信号相当敏感。廉价的位流变换芯片加上高精度时钟信号也能发出令人满意的声音,CEC3100便是如此,其DAC为十分廉价的TDA1305T,而时钟系统采用三次谐波振荡电路能输出十分精确的时钟信号。
  位流解码的另一关键是DAC的电源供应。电源应有极低的内阻和很大的储备能力,否则大动态时(脉冲密度极高)时,由于电源内阻导致供电电压下降,这一参考电压正对应脉冲的电平,脉冲流电平微小的下降,经积分后,动态的缩水便不可忽略了。具体摩机方法可采用换大容量变压器,用大功率锗材料三极管b、c极代替硅二极管整流(因锗管压降只有硅管的1/3),三端稳压后并联大容量高速电容,锗管可选用3AD、3AK系列,保证百试百灵。经过以上措施,你会发现一比特CD机的动态并不逊于高比特,而其细腻的音色更是高比特机不可取代的。  江苏 刘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