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帕瓦罗蒂 我心欢愉 [复制链接]

1#


帕瓦罗蒂 我心欢愉
(Pavarotti My hearts Delight)
鲍衍梓

--------------------------------------------------------------------------------


·区位码:出版公司:Decca 福茂 DVD-3011
·音频码:Linear PCN、Dolby Digotal 2.0
·片长:约87分钟
·字幕:英文、中文
·编辑评分 画面解析度 9 色彩饱和度 8.5
  动态对比 8.5 综合 9


    帕瓦罗蒂不但是举世闻名的“高音C之王”,也是一位公认的世界级马术专家。在他的家乡蒙地那(Modena),每年都要由他成立的马术中心来举办世界著名的障碍跨越赛——帕瓦罗蒂杯国际马术大赛。而在马术大赛之前,都要举行一次慈善演唱会,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古典和流行音乐界的演唱高手及乐团合作演出。1992年9月那次慈善演出肯定已给乐迷朋友留下深刻印象。这张影碟记录的是1993年帕瓦罗蒂在蒙地那露天大剧场的现场演唱会实况。此次演唱会帕瓦罗蒂与女高音努契亚·福奇莱(Nuccia Focile)合作,在曲目选择上以意大利歌剧名作名曲为主,同时配搭法国作曲家比才、美国作曲家格什温、英国作曲家拉纳、匈牙利作曲家莱哈尔的演唱作品。曲目比较丰富,加上演出现场很是火爆,显示了这位已步入老年的歌坛老天王仍屹立舞台的实力。
    普契尼的歌剧段子选得最多,从开始以来的7首均出自此公之手,计有《波希米亚人》3段,《图兰朵特》两段,《蝴蝶夫人》和《贾尼·斯基基》各一段。《波希米亚人》中的3个唱段的旋律深情优美,而且是歌剧爱好者耳熟能详的。虽然在观众拥塞的巨大露天广场上,两位演唱者只能对着话筒演唱,但他们的演唱仍然十分投入。尤其是帕瓦罗蒂,他的声音仍然是那样洪亮通透,在高音处的支撑力也很沉稳。他的表演也十分主动,常与福奇莱亲热交流,宛如在正式的歌剧舞台出演全剧。
    《图兰朵特》中的唱段,男女主角也是一唱一和。帕瓦罗蒂饰演鞑靼逊王铁木尔之子卡拉富,唱第一幕中的咏叹调“柳儿别哭”,他那饱满声音和站在舞台上的风度不减当年。
    用作片名曲的那首“我心欢愉”,出自莱哈尔的歌剧《微笑之国》(也译《微笑的大地》)。这部歌剧属比较冷门的作品,已出版的唱片录音也不多。还有一首拉钠的“格拉纳达”,这两首歌曲都是帕瓦罗蒂的首录,他唱得非常动情。另外,帕瓦罗蒂演唱的《乡村骑士》、《波杰与贝斯》、《风流寡妇》等剧的选曲,以及返场时的普契尼歌剧《曼侬·莱斯科》选曲、比克肖(Bixio)的“风中之歌”、卡普阿的“我的太阳”等,帕瓦罗蒂也十分卖力。从画面里你能看到观众澎湃的热情,感受到现场的火热气氛。
    此次演出的乐团是姆佐里齐奥·贝尼尼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实力雄厚。影碟中的两段纯乐队演奏曲目便是证明。影碟的画面质量较高,尤其人物近镜头的描写非常细腻。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与1990年在罗马的三大男高音联袂演出时相比,帕瓦罗蒂确实又老了一头。同样由Decca出版的这张影碟,在拍摄技巧上与“三大”同台演出的那张一样,角度、变焦、以及镜头切换等运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欣赏起来如同身临现场。音效的表现则比较平实,注重近台演唱者的拾音,听起来与录音室的制作相差不大,而背景噪声也被削减了很多,适合家庭影院的音乐类作品欣赏。
    这张影碟中帕瓦罗蒂在演唱一些歌剧作品时,比原谱降低了半音。如《波希米亚人》的“冰凉的小手”、与福奇莱的二重唱“啊,美丽的少女”中,原谱中都有高音C,而影碟中这两处都只唱到了高音B。这样作为伴奏的乐队所用的谱子也得作改调处理,就像2001年6月“三大”在北京紫禁城时演出也降调一样(卞祖善先生为此提供了证明)。看来,帕瓦罗蒂在这类大型露天场合的演出中擅作降调处理,已不是偶一为之。现在,我们一方面为再也听不到这位“高音C之王”的高音C而惋惜,另一方面也还希望这位亲切可爱的歌坛巨星在舞台上多待几年。

  
  

    返回页首

※下篇文章:多尼采蒂爱的甘醇(Donizetti L'Elisir d'Amore)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613504399182.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切利比达凯排演布鲁克纳《F小调弥撒》
(Sergiu Celibidache and Bnuckners Mass F-minor)
心 雨

--------------------------------------------------------------------------------

·区位码:全区
·出版公司:拿索斯代理:艺术殿堂 100 251
·音频码:PCM STEREO·画面4∶3
·片长:约60分钟
·字幕:英文、法文、日文、西班牙文
·编辑评分 画面解析度 7 色彩饱和度 8
        动态对比7.5 综合 8.5


    切利比达凯这位极端反对录音的指挥家终身没有留下象样的演录资料,仅有的录音版本也是过去未经他同意“偷录”的。现在经他的后人同意出版为数不多的演录,自然成了乐迷们的抢手货。这款影碟是他在执棒慕尼黑爱乐乐团期间拍摄的,而且是既有乐队又有唱队加入的布鲁克纳F小调弥撒,我们可以一睹大师昔日驾驭乐队唱队的风采。切利比达凯的指挥姿式和神态确实极有风度。潇洒的动作加上随之飘逸的满头银发,个性张扬,极富吸力。我们从中可以真实地捕捉到他指挥艺术中的特质。另外,我们还可以领略到威尔士女高音歌唱家玛格丽特·普赖斯以及女低音多丽丝·索菲尔、男高音彼得·斯特拉卡、男低音马蒂亚斯·赫勒和汉斯·索廷的风采。
    不过,现在有些乐迷似乎也喜欢走极端。一度把切利比达凯捧上了天。其实,要不是他对录音那么水火不相容,他的艺术道路定会广阔得多。他的演绎也因过于保守而显得淤滞沉重,缺乏灵气与光泽。不知乐迷朋友看过这部影碟后会不会同意我的看法。影碟的摄录时间较早,因此影音效果并不突出。作为名师名作的视听资料,该碟自然是极为珍贵的。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61414997472.jpg[/upload]
TOP
3#

多尼采蒂爱的甘醇
(Donizetti L'Elisir d'Amore)
朱 模

--------------------------------------------------------------------------------

·区位码:第二区
·出版公司:Decca 福茂DVD-3013
·音频码:Linear PCM、Dolby Digital 2.0
·片长:约120分钟·字幕:英文、中文
·编辑评分 画面解析度 9 色彩饱和度 9
  动态对比 8.5 综合 9


    《爱的甘醇》(又译《爱情灵药》是多尼采蒂两大歌剧名作之一(另一部是《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由当今歌坛的金童玉女——女高音乔治乌和男高音阿蓝尼亚在法国里昂国家歌剧院出演的这部歌剧,曾受到普遍赞誉。现在环球Decca公司推出这款DVD,可将这部歌剧送进千家万户的家庭影院中了。
    多尼采蒂也是19世纪前期意大利歌剧“三巨头”之一(另两位是贝里尼和罗西尼)。他的这个作品是部喜歌剧,与罗西尼的风格相似。剧情取材于斯克里布(Scribe)的剧本。主要故事情节描写了江湖医生杜卡马拉(Dulcamara,西莫内·阿莱莫饰)将一剂“爱情灵药”兜售给青年农夫内莫里奥(阿蓝尼亚饰),“药性发作的”内莫里奥开始追求庄园主之女阿蒂娜(Adina,乔治乌饰)。求爱失败后内莫里奥埋怨杜卡马拉卖“假药”。后来内莫里奥因姑妈去世获得千万遗产,遂成为周围姑娘们追逐的目标。阿迪娜也懊悔自己曾拒绝过这位憨小伙。不过内莫里奥仍然爱着阿蒂娜,两人终于结下秦晋之好。此时杜卡马拉又开始炫耀自己的“爱情灵药”是最灵验的药。
    这对黄金夫妻搭档在该剧中的表演十分出色。阿蓝尼亚憨纯深情,同时又带几分可爱和笨拙。乔治乌活泼美丽,但也轻佻善变。在演唱方面,两人的嗓音优美纯净,同时对各自角色个性的掌握也十分深入贴切。由埃维利诺·皮多(Evelino Pido)指挥的里昂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的表现也不俗。整个演出轻松幽默,音乐扣人心弦,唱腔丰富多彩,十分动听,剧情活泼,戏剧效果特佳。
    该影碟附有乐曲解说、人物介绍、剧情大意、声音选择等多种功能,可以帮助欣赏者全面了解这部歌剧。影碟的画面效果不错,人物形象清晰,布景设施的各种色泽明丽鲜活。尤其是镜头的运用非常灵活,能使整个演出呈现出跳跃感,有如观赏电影。音效方面没有过份的大动态,但人声的表现很突出,这在一些著名唱段中尤为突出。如第一幕第一场中内莫里奥见到阿蒂娜时所唱的“多么可爱,多么美丽”;在第二幕第二场中所唱的“偷洒一滴泪”;阿蒂娜为内莫里奥的真情所打动时唱的“他那样爱我,我却这样薄情”等。过去只在唱片里听过这些唱段,现在能欣赏到音画兼具的“表演唱”,印象深刻多了。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613511678363.jpg[/upload]
TOP
4#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613525969647.jpg[/upload]
维瓦尔第四季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凡 音

--------------------------------------------------------------------------------

·出版公司:NAXOS
·音频码:5.1 Dolby Digital AC-3、
  TDS Surround Recording
·画面:4∶3·片长:62分39秒·字幕:英文
·编辑评分 画面解析度 9.5 色彩饱和度 9.5
  动态对比 9 环绕效果 9 综合 9


    维瓦尔第的《四季》可能是演录最频繁的古典名作之一。不过我还没有欣赏过它的DVD Audio制品。NAXOS这个新产品正好了我一愿。
    严格讲,DVD Audio不应放在“视窗”里介绍,因为它的画面不多,且是固定不动的“幻灯”片。但这个版本很新颖。首先它的画面非常漂亮,在演奏《四季》,配上的是美得醉人的四季画面。恨不得跳进画面里,在音乐的陪伴下,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四季美景。这样的画面用来测试电视的视频指标也是用的上的。另外,维瓦尔第的另外两部作品的演录中,也有相应的画面打出,效果仍然极其出色。
    该碟除《四季》以外,还收录了维瓦尔第的D大调和C大调两部小提琴与双乐队协奏曲。这在已出版的唱片中比《四季》要少得多,而且,音效可以在杜比AC-3的5.1和DTS两种解码中任意选择。这张DVD Audio还附有曲目选择,作品、作曲家、演绎者介绍,录制技术简介等。
    担任小提琴独奏的是大卫·尤里兹(David Juritz),他出生于开普敦,曾就学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录音使用的是1750年由意大利那不勒斯著名的尼科洛·加利亚诺小提琴制作家族生产的名琴。与他合作的是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全新的制作,全新的音色和音响效果,不仅能用于一般的家庭欣赏,亦可作为教学资料。
TOP
5#

索尔蒂艺术大师的铸乱
(SOLTI The making of a maestro)
仲 夫

--------------------------------------------------------------------------------


·编辑评分 画面解析度 8 色彩饱和度 9
         动态对比8.5 综合 9
·区位码:第2区、第5区
·出版公司:拿索斯代理:艺术殿堂 100 238
·音频码:Dolby Digital 2.0
·画面:16∶9·片长:93分钟
·字幕:英文、法文、西班牙文


    一部真实记述20世纪指挥巨匠乔治·索尔蒂的影碟片问世了。尽管过去我们已从文字资料上和其他媒体方面对这位大师多少有所了解,但这种经浓缩的“传记掠影”出得还不多,而且专门介绍索尔蒂的我们还是头次看到。它可以为我们生动形象地解读索尔蒂大师,相信它会激起音乐爱好者的浓厚兴致。
    这部DVD共分15个段落回顾索尔蒂的艺术人生:1、自我简介,2、童年和音乐教育,3、音乐教师,4、世俗康塔塔,5、辅导教师的开端,6、移居瑞士,7、战后——慕尼黑,8、索尔蒂与施特劳斯,9、离开慕尼黑,10、首次立体声录音,11、科文特花园剧院,12、富有魅力的排练,13、完美家庭,14、在芝加哥交响乐团,15、对音乐的爱与希望。
    15个段落的内容相对独立又有承续性,从整体上看,我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又可分为三部分:第一当然是索尔蒂的音乐活动。影碟中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排演场面供我们欣赏。如比较早期的指挥活动有1947年1月,在二战后第一次指挥演出歌剧《卡门》;1949年在慕尼黑指挥演出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莎洛美》;在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影像更多一些,如他指挥排演威尔第的《西蒙·波卡涅拉》,还有他亲自弹奏钢琴,与著名男中音特菲尔排练《唐璜》,并与之切磋的镜头,非常活泼,非常生动。索尔蒂也是热衷录音活动的大师,影碟中记录了他参加第一次立体声录音的活动,以及当时BBC电视台的摄录师回忆他的镜头。第二是索尔蒂与著名的音乐大师在一起的珍贵历史镜头,如1936年和1937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时期,作为托斯卡尼尼的助手,他与托翁的“合影”,以及他回忆托翁指挥贝多芬“五交”的历史镜头。再有是索尔蒂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历史镜头”,如1949年6月20日,各地隆重庆贺施特劳斯85岁寿辰,该影碟对此有珍贵的记录。之后不久,理查·施特劳斯便去世了。与理查·施特劳斯一样,索尔蒂也是在自己艺术生涯中声望达到顶点时,于85岁溘然逝世,这是否是影碟的编制者的有意安排?第三是一些相关人物对索尔蒂大师的回忆,如女高音歌唱家卡纳娃、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女小提琴手艾利森·多尔顿、首席小号巴德·赫塞思、音乐评论家安德鲁·波特以及约翰·泰勒爵士等,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忆大师。影碟中还有不少珍贵的照片,从大师襁褓时期到他成为耄耋老人,大师与夫人拉迪·索尔蒂以及两个女儿的合影等。
    作为“传记”资料,影碟的画面和音乐只有新老“兼容”,当然效果上差异很大。早期的历史摄影(黑白图像)和录音够不上今天发烧友的评分标准,但大量的近期制作无论画面和音效都很好,弥补了早期制作的不足。这部传记影碟虽然是由无数片段编篡而成,但在编配上也富有艺术感染力。如“自述”一开始,随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音乐响起,索尔蒂的出生地布达佩斯的画面映入眼帘。匈牙利——这个曾经孕育过无数耀眼的音乐之星的东欧小国,让爱乐者心中激起无限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61402850065.jpg[/upload]
TOP
6#

安德烈亚·博切利 托斯卡纳音乐之旅
侯贝尔

--------------------------------------------------------------------------------


·区位码:第2、3、4、5、6区
·出版公司:环球 SUGAR 589 510-9
·音频码:Dolby Digital Surround Sound
·片长:约70分钟
·字幕:意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
       葡萄牙文


    意大利盲歌星安德烈亚·博切利自1996年以来,已创下个人影视碟销量达4千万张的惊人业绩。除了他那美妙歌喉,恐怕还有一种特有的人格力量为他“加分”。这就是超乎常人的亲切、纯美、与世无争。这可能是盲人艺术家独具的感染力。现在这款新出DVD,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优势。这张新影视专辑以大自然作为“背景舞台”,是博切利登上托斯卡纳地区的音乐之旅的影音写照。整张影碟共收录了13首歌曲。影碟的镜头从他在伦敦演出时的圣歌开始推出,然后便乘着歌声的翅膀,踏上了他美妙的音乐之旅。
    影碟片中,每一首歌曲都有相应的大自然背景相陪衬。他唱的“儿时梦”、“一千次拥抱”、“请留在我身边”、“重归卡姆湖”、“最后的舞蹈”等,正是脚踏托斯卡纳的土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呼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博切利不仅演唱得声情并茂,而且从这些优美朴素的歌声中,听得出歌手对祖国对家乡、对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片深情。
    这张影碟片最突出的特色,是富有创意的大自然“舞美”设计。无论演唱还是生活写照,博切利的表演都有丰富的背景画面与他作伴。他在鲜花盛开的山岗上,在参天的大树下,在奔驰的汽车里,在骠壮的马背上,或是在吹奏长笛,弹奏吉他,每个镜头都给人带来亲切生动的感受,留下深刻难忘的记忆。影碟的画质鲜活靓丽,细腻传神;录音平和悦耳,音场开阔,博切利特有的磁性歌喉,在广袤的“舞台”上具有无限的延伸感,更能激起人们回忆与遐想。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613562198372.jpg[/upload]
TOP
7#

伯恩斯坦《西城故事》录制实况
(WEST SIDE STORY)
乡 土

--------------------------------------------------------------------------------

·区位码:出版公司:环球 DG DVDG 1003 072206-2
·音频码:Linear PCM、Dolby Digital Stereo
·画面:4∶3·片长:约86分钟
·字幕:英文、中文班牙文
·语言:英文、法文
·编辑评分 画面解析度 7 色彩饱和度 8
         动态对比8.5 综合 9


    《西城故事》是伯恩斯坦最著名的音乐剧,作于1957年。该剧系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用音乐处理成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脚本为斯蒂芬·桑德海姆编写。故事被安排在纽约的一个小小的贫民区——西区(即作品名中的 West Side)。原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该剧中由上层沙龙中的人物变成了普通下层的人物——托尼(Tony)和玛丽亚(Maria)。该剧有三个主题——城市暴力、青少年犯罪,然后才是被家族仇恨毁灭的爱情。伯恩斯坦的音乐中所追求的是现代都市气息中的浪漫延续,他的音乐中最深刻的内涵是犹太文化与犹太精神。该剧在现代音乐剧作品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伯恩斯坦是一位公认的全能型的指挥家。由他本人指挥演绎的这部作品的录音有好几个版本都是上榜极品。如他指挥百老汇合唱团与乐团的演绎版(与著名男高音何塞·卡雷拉斯、女高音卡纳娃合作,DG CD 415 253-2)便荣获《企鹅》三星带花殊荣。这款DVD也是DG的产品,也是由这两位歌唱家参阵。不过,参与这次录音的乐团却是由伯恩斯坦临时“借调”的,当然,成员都是顶尖好手。其实,这部“实况排演”最可取的,是让人们展示伯恩斯坦为该剧的录音付出的巨大心血。为了让演唱者和乐队能充分进入到他所理想的剧情境界中,伯恩斯坦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排练中不乏幽默与调侃,但有时为了“纠错”,调动参演者尤其是两位演唱主角到“最佳状态”,大师不断终止演录,反复“说戏”,直弄得大伙汗流浃背。在细抠“今夜”这首剧中名曲时,平时文质彬彬的卡雷拉斯也被“折磨”得大为光火。甚至对伯恩斯坦说:请容我下去单独练唱这几个小节。这次排演一结束,他就忿忿地将乐谱甩进口袋,挎上背包离开排演场。要不是看重伯恩斯坦崇高的声誉,这位明星恐怕会“罢演”。当后面卡雷拉斯按照伯恩斯坦的要求演唱完“玛丽亚”这一名曲时,大师连连称赞“唱得妙极了!”整场排演胜利结束时,大师与卡纳娃、卡雷拉斯等兴奋地拥抱在一起。这些感人的情节生动地记载了一部好作品问世所经历的艰辛,真实地记录了一代大师伯恩斯坦为艺术的完美而不懈追求的忘我精神。
    这款影碟备有丰富的菜单,如“剧情大纲”可浏览作品的剧情简介;“创作记事”和“指挥大师伯恩斯坦”可了解伯恩斯坦的生平,创作该剧的缘由、背景;“音乐巨星——卡雷拉斯、卡拉娃娃”可观看这两位歌唱家的个人档案材料。此外,还有“声音选择”和“字幕选择”可供你挑选。该影碟属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摄录水准,虽算不上发烧级别,但画质和音效比较统一,画面清晰度略差,色彩饱和度适中,选用数字立体声音效时,乐队与合唱“混音”的现场感很浓,容易引人入戏。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6141051302.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