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Burmester 808 MK5前級 器材深入剖析 / 作者:劉漢盛 [复制链接]

查看: 2738|回复: 1
1#


      

--------------------------------------------------------------------------------

--------------------------------------------------------------------------------




Burmester  808 MK5前級

 





--------------------------------------------------------------------------------




Burmester 1977年才創立,1980年8月,就已經推出石破天驚的模組化前級808。從那時起,808就一直是Burmester電子機械工藝的最高成就。只要他家的技術進步到一個地步,808就改型一次。從第一代到第三代,808不斷注入最新的線路設計,到了要推出第四代時,恰好就是我去訪問Burmester工廠的時候 (讀者們可以在論壇106期看到我所寫的介紹)。我還記得,當時本來要循例取名第四代,不過為了考量亞洲市場對於「四」諧音的在意,所以Dieter Burmester決定跳過第四代而直接取名第五代。從1980年到現在,雖然歷經22年,但是808MK5仍然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前級之一。美國TAS的總編HP還給他五顆星的最高評價 (969CD轉盤與970數位類比轉換器也同列五星評等)。由此可見,真正經典器材不論東西、不論聆樂品味、不管聆聽空間的差異,大家都會識貨。

 
從第一代到第五代,808的內部當然不斷做升級的動作,這是我們看不到、但聽得到的改進。至於造型有什麼變化呢?如果從上方鳥瞰,它們的造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靠前方有八塊模組空間,後方還有二塊模組空間,再來則是最右邊的輸出電壓顯示窗以及四個小開關。最左邊凹下去處則是RCA插頭安置處。如果從面板來看,則第一代到第三代都一樣,擁有三個大旋鈕與二個撥桿開關。而第五代仍然保持三個大旋鈕,不過在面板最右邊多了一個電源Standby撥桿開關,最左邊多了一個主顯示窗的顯示撥桿開關。
   

電源是最大的改進部份

從第一代到第三代,基本上808的外觀沒什麼大改款。第一代與第二代外觀看不出差別,第二代與第三代的差別是第三代後面多了二組四個XLR端子。到了第三代XLR版時,為了增加平衡端子,808的後方底部開始加厚,用以容納更多XLR端子,而且XLP端子也佔滿整排。到第三代XLR版為止,808都還沒有電源分離,也還沒有主顯示窗與遙控器。到了第五代,更動的地方就多了,可說是大改款。首先,最重要的改變就是電源分離,第五代的電源箱內擁有二個500VA的環形變壓器,濾波電容容量高達163,000µF,當然還有穩壓線路。光看那個電源箱,您會有點不敢相信這竟然是一部前級的電源部份。

光是一個分離式電源箱就已經夠嚇人了,可是808MK5在主機箱內部 (右邊那一大塊) 還有一個濾波穩壓線路。事實上,從電源箱送出來的電源已經是品質很高的直流。可是,為了得到更純淨更穩定的直流,電源箱送進主機箱的直流電還要再經過一次濾波與穩壓處理,然後才供給各部份線路使用。您看看,光是電源部份,Burmester就不知道下了多少功夫。其實,在電源上下功夫是絕對正確的作法,電源就等於我們的血液,血液不乾淨、不夠,人體怎麼會健康。也就是因為在電源上下那麼大的功夫,所以808MK5聽起來非常安靜甜美,細節宛若油浮在水面上般清楚。

底部造製與以前不同

前面說到,在第三代XLR版時,為了容納XLR端子與原來的一些端子,808後面底部加厚了。到了第五代,後面底部容納XLR端子的地方又變薄了,回復到原來第三代的厚度。不過,有些端子卻移到別的地方。例如,二組平衡輸出端子以及遙控電源開關端子就移到右後方直立背板上。此外,平置的非平衡端子也重新安排。

為了進入數位顯示窗時代,也為了與旗艦CD轉盤969的造型相匹配,第五代的前方底部地做了改變。與前三代不同的是,第五代為了在前面加個顯示窗,所以機身底部的造型做了調整,把輸入訊源與音量的顯示幕安放在面板下方正中央。此外,為了配合多出來的「底」,前方還設計了二個圓形腳柱,半鑲入機體底部。後方二隻腳則變成短短的腳錐。這四隻腳不僅看起來與969的底部在視覺上相匹配,而且提供機體很好的支撐與避震效果。不過這樣還不夠,工程師們還設計了四個碳纖維製成的薄墊,使用時要把薄墊放在腳柱下面,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避震效果。

模組化設計

 
  外觀的改款沿革說過,接下來我們要看808 MK5的模組化設計。808 MK5有Phono、CD、Tuner以及Tape四組平衡輸入;還有一組非平衡Phono輸入,一組非平衡Tape輸入、六組Aux非平衡輸入端子。而在輸出端方面,則有二組平衡主輸出,一組平衡Tape輸出,一組非平衡Tape輸出,二組非平衡主輸出。除此之外,背面還有二組遙控電壓輸出端,用以與其他Burmester器材遙控開關。


為了應付那麼多的輸入/輸出端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看到808MK5身上有十個獨立分開的鍍鉻金屬盒,這些小盒子通通可以把螺絲打開,插入模組,每一個模組都可以調整左右平衡音量。比較令人吃驚的是,808MK5的每一個輸入模組就等於一部完整前級的線路,只不過這些模組前級並沒有自己的電源,而是共用電源。您想想看,每個輸入模組都有自己的音量控制,而每組音量控制都採用密封式高級音量控制器,誤差低於1%,機內配線都採用純銀線,這不是高級前級是什麼?

當我們要移開或置入模組時,只要把四個螺絲拆掉,用手捏住二個音量開關,稍微用點力就可以把模組抽出。如果要插入模組,就順著二邊凹槽把模組緩緩放到底,稍微用點力就插上了,您不必擔心會因為插入不正而把接觸腳插歪損壞。要提醒您的是,高電平放大輸入模組都可以切換平衡或非平衡使用,切換開關就設在模組底部靠近插入的部份,那裡有二個很小的塑膠撥桿開關。如果切換開關向著左邊,可以看到有一個 「白點」,那就是非平衡狀態 ;反之,就是平衡狀態。要記得切換時,左右聲道都要做同樣的動作。高電平放大輸入模組可以切換平衡與非平衡線路,輸出模組呢?不能!輸出模組是固定的,您要平衡輸出模組就要購買平衡輸出模組 ;要用非平衡輸出模組也要購買非平衡輸出模組。

二組主輸出分開可調

808 MK5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擁有二組獨立可調的輸出。一般而言,大部份前級都會備有二組主輸出端,不過這二組輸出端是由同一個音量控制器所控制。而808 MK5雖然同樣也擁有二組主輸出端,但是這二組主輸出端的輸出大小卻可以單獨調整。在面板上,您可以看到三個大旋鈕,最左邊那個是切換輸入訊源的旋鈕,右邊那二個就是二組主輸出端的獨立調整旋鈕。為什麼會二組輸出獨立可調呢?別忘了808 MK5內部是一塊塊獨立的模組所組成,既然擁有二塊獨立線路板,當然也就可以安排二個音量懸鈕。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假若您想在二個房間中聽音樂,就可以多加一部後級,分別調整大小不同的音量。第二、假若您想使用雙擴大機療法,這時就可以隨心所欲的調整二部後級的音量,讓高頻段與中、低頻段的音量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當然,這樣的設計有點奢侈,不過既然會用到808 MK5,當然也就不管奢侈與否了。


可監看輸入端的電壓大小

在808MK5的上方右邊,有一個小顯示窗,這個顯示窗是用來顯示輸入訊源的輸出電壓用的。顯示窗旁邊有二個小撥桿開關,一個負責切換左右聲道; 另一個負責切換顯示窗的On/Off。假若您想把左右聲道的輸出調整到完全一致,可以利用測試CD或測試Lp,這些測試片上會有1KHz的訊號輸出。假若您看到左右聲道的輸出數字不一樣,可以利用模組上的二個音量調整鈕來把輸出大小調到一致。
   
  

機械與數位混合的遙控

808 MK5附有遙控器,這個遙控器可控制CD、Tuner以及前級,不過它的設計與一般遙控器不同,可說是機械與數位電子的綜合體。這話怎麼說呢?就說控制前級的音量好了。您知道808 MK5的音量控制有二個,拆開靠近面板的頂蓋,您就可以看到那二個音量控制每一個都是二聲道立體控制,它是由多個小電阻在一塊線路板上銲好24段阻值,再配合瑞士E1ma 24段波段開關所製成。從每個音量控制器都有二片這樣的電阻線路板,我們就可知道這是控制立體聲。也因為它沒有四組電阻線路板,我們也可以判斷808 MK5內部的平衡線路採用差動平衡,而非全平衡 (差動平衡設計以差動線路把平衡訊號轉為非平衡訊號,在機內以非平衡線路放大,等到要輸出時再轉為平衡訊號輸出。而全平衡線路從輸入到輸出都是四組同樣的線路板,所以音量控制器上也要有四組級進電阻或碳膜)。

以一般高級Hi End前級的作法而言,他們會採用馬達來驅動音量控制器,這樣就是純類比的遙控。可是Burmester卻不然,它的音量控制器上並沒有驅動馬達,也就是說遙控器無法控制音量旋鈕動作。這樣一來,音量到底要怎麼遙控呢?Burmester用了很有意思的方法,它的遙控裝置是控制您事先確定的音量與零音量之間的變動。換句話說,假若您事先把音量調到第五格,遙控器上的音量控制就只能變動第五格的音量與零音量之間的音量。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Burmester建議用家,假若要以遙控器來控制音量時,最好先把音量旋鈕訂在12格的位置,然後再以遙控器上的音量按鍵來控制音量大小。或許您會有個疑惑:事先把音量訂在12格的位置,這樣聲音一唱出來時不是會很大聲嗎?請放心,Burmester已經想到這個問題了,所以他們做了一個保險裝置,那就是當您想使用遙控器來控制音量時,必須先把808MK5面板上最左邊那個訊源輸入切換旋鈕轉到Remote 的位置上,這樣遙控器上的音量控制才能動作。否則不管您怎麼按遙控器,音量絕對是不會改變的。當您把訊源輸入鈕切換到Remote位置時,主顯示窗除了顯示輸入訊源種類之外。還會同時顯示音量。

從音量控制線路來看,808MK5的音量控制與輸入訊源顯示難免用上數位邏輯線路。也因為數位邏輯線路往往會產生雜訊,所以Burmester不會設計這種既機械又數位的音量控制。當然,音響迷最好是使用機械式音量控制。此時,您可以利用面板最左邊的撥桿開關來把主顯示窗的顯示幕關掉,這樣又可再度降低雜訊,此外,為了達到最佳輸入訊源切換狀況,808 MK5內部採用多個繼電器來切換訊號,避免雜訊進入。對了,我要提醒您,雖然808MK5有六組Aux輸入,不過訊源輸入切換只能切到Aux 1,假若您使用了Aux 2-6,就必須在遙控器上切換,您只要繼續按Aux鍵,就能夠從Aux 2一路切換到Aux 6。

德國的具體寫照

Burmester 808 MK5就好像德國,從藝術創造的角度來看,既現代又傳統 ;從工業成就的角度觀之,既科技又保守; 從哲學、數學與音樂的角度審視,既理性又人文。除了航太科技、電腦資訊工業以及軍火工業不及美國之外,其他傳統工藝與化學製藥等等的成就幾乎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它除了因為想保持純類比的美聲而沒有大量採用現在流行的各種數位邏輯控制線路之外,其他地方的設計與製造水準無一不是第一流的。想想808 MK5的造型與聲音特質,腦海中不由得浮現賓士車與BMW的比較。雖然808 MK5與MBL同樣都以柏林為基地,但是Burmester 的鍍鉻外觀以及造型卻是BMW的翻版,而MBL的樸素沈穩大方簡直與賓士一個模樣。至於Burmester與MBL為何同在柏林,但卻展現出不同的產品風貌呢?記得我說過觀其器,識其人嗎?MBL的老闆Wolfgang Meletzky與Burmester的老闆Dieter Burmester我都相當熟,因此我夠資格說以下的話:其實這二家德國音響產品的外觀與聲音表現不折不扣就是二位老闆個性、品味與精神層面的反映。



--------------------------------------------------------------------------------
  

        
  

© Burmester Audiosysteme GmbH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51315574540897.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