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以DIY的方式建立自己的AV空間详解 [复制链接]

查看: 2472|回复: 2
1#
from www.primeav.com
編者:如何建立起一套功能完整的AV系統且將之調整得當,一直是所有AV玩家最頭痛的課題。本刊這一次除了特別製作了一篇入門新手必看的「開竅特輯」之外,還特地請到楊光翔先生以從業人員的觀點來為這一道課題做深入淺出的解答。楊先生本身從事AV器材的販售與裝設,對於一般消費者最頭痛的各種AV問題可說是瞭如指掌,所以文中的各項建言保証是字字珠璣,直指問題核心。所以若是你想以DIY的方式建立一套理想的AV系統的話,本文是絕對不能不看的。

<圖片>
AV器材可以算是這些年來音響巿場發展最迅速的音響器材。從三、四萬元附有簡易環繞音效的床頭音響,到一般家用的杜比定向邏輯,以及由專業系統所移植過來的THX,在全球一片不景氣中AV已成為各家廠商一致看好最具潛力的新興巿場,連一些Hi-End老店,如Mclntosh都推出了全套THX系統,想來分一杯羹,看來影音結合可能在不久未來成為音響界的主流派。AV在這幾年來有幾個很明顯的走向,如Fosgate、B&W、JBL等歐美大廠相繼推出高價位系統,甚至JBL的全套THX系統售價更高達數百萬(不含vidio及音源部份),而YAMAHA、DENON等日本廠商也一口氣推出了十多種產品,更是讓初入門的消費者有如霧裡看花,無所適從了。在此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一些建議以及觀念上的溝通,以期能幫助讀者在選購、搭配、安裝器材時能有所幫助。文章內儘量避開一些艱深難懂的技術方面論調,告訴大家一些實用的選購和調整技巧,使大家都能讓自家的器材能夠充份的發揮,畢竟音響是手段,而看片子聽音樂才是目的。
家庭劇院系統的組成
一套家庭劇院系統要如何安裝呢?說句實在話這件事情可大可小,您可以在家中隨便找個地方先把主喇叭、電視、音響架放好,然後再把環繞喇叭掛上並牽好線,這樣就可以開始欣賞影片了。您也可以大費周章的先將試聽室的形狀輸入電腦,計算出它的駐波以及擺設喇叭最好的位置,然後再請工人裝上厚厚的隔音門及分離式空調冷氣,並且貼上聲弧及吸音棉,最後等整套音響裝好時,再用頻譜分析儀測出空間實際的頻率特性曲線,再用等化器EQ來修正。所以說要談家庭劇院系統的安裝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其中所牽連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廣了,筆者只能盡全力將全部所學告知讀者,筆者現在先假設您目前有間空房間,打算來做視聽室開始說起。一、空間造形:家庭劇院系統與傳統音響一樣對空間的要求非常重視,基本上您所選定的這個空間,先決條件最好能避開正方形,因為駐波問題會變得很嚴重而不好處理,其次要避開將音響放在樓梯底下或是房間凹下去的部份,理由很簡單,同樣是為了要避開駐波問題。還有千萬要拜託各位讀者,千萬不要將音響背後靠近玻璃牆、落地窗等東西,否則到時候音響效果不好可不要怪筆者了。由此可知您在決定家中那個房間可以拿來當音響室時,最好是選擇這個房間能夠空出一整個正面讓您放各種器材,再來就是房間儘量要是長方形,不要選東凹一塊,西凸一塊奇特造形房間。如果可以的話儘量把家中較大的房間如五、六坪甚至七、八坪以上房間拿來當視聽室,如此就能跨出成功的第一步!二、裝璜:裝璜是跟選購器材一樣是一件令人頭大但又馬虎不得的事情,器材若覺得不好可以花錢換掉,但裝璜覺得做得不好,拆掉重做的話,不但勞民傷財、費心費力,而且恐怕家人臉色不會太好看,慎思!慎思!基本上裝璜有幾個原則:第一,裝璜用料越紮實越好,地板最好的選擇是木板,不但美觀而且對聲音也有幫助,但最好是不要用架空地板,因為木板與地面間的空隙將會吸收低頻,並且容易使喇叭發生共振讓低音品質降低,吸收低頻的方法有很多,如裝設厚重的窗簾,長毛地毯等都可以有效吸收過多的低音,並且調整容易,所以奉勸各位讀者,不要在地板方面搞怪了(若讀者家中是地磚的話,可以使用地毯加以補救)。第二,隔間或者是天花板若有裝璜,木板一定要厚實,不要用二分板或三分板,一定要用五分板以上並且支柱及木枕一定要做得牢靠,越密集越好。理由同第一點為了防止共振,還有不要在天花板上裝小片玻璃然後裡面再裝燈,因為這樣做很有可能在看魔鬼終結者T2時,一旦強勁的超低音出現,您那些精美的裝璜就會隨著緊張的劇情開始嗡嗡作響,這是一件很煞風景的事。由此可知,用料紮實、避免共振,是裝璜選料施工的最高原則。三、配線及器材放置:決定好那一面牆裝設視聽器材及主喇叭後,就開始考慮到後環繞線及訊號線的連接及走線問題。一般的AV環繞擴大機說明書都附有接線圖,讀者只要將所擁有週邊器材如碟影機、錄影機等依序接在主機背後的指定位置即可。初次安裝器材的讀者可能會被機器背後的一大堆線所嚇倒,其實不用擔心,只要照著說明書一步一步耐心去做就可以了!我現在就將安裝步驟列出來,讀者只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沈著氣好好的做,相信能夠做得跟專業人員一樣的好!(1)先買音響架:讀者在決定好器材後,首先要做的是買一個好的音響架,音響架除了要堅固美觀之外,還要注意是否能購容納您所購買的全部器材,有些器材在機身兩旁還裝有護木,寬度並不是一般的標準寬度,也有些器材高度特別高都是需要特別留意之處。如果您是在裝璜時請設計師幫您做櫃子,則最好能將各器材的尺寸拿給設計師,並且請設計師在設計音響櫃時,要留下散熱空間,一般來說擴大機上部約需要留5~10公分的空間以供散熱,其他的機器則留3~5公分即可。除此之外音響櫃的隔板最好設計成能夠上下調整高度,還有背後應該要預留插座及裝線的空間,以方便日後配線或是更換器材。最後還有一點,音響櫃的位置必需能夠接收到搖控器的訊號,免得日後造成不便。特別提醒讀者一點,不要將喇叭裝入櫃子中,因為駐波將會使音質大打折扣,若為了美觀一定要將喇叭裝入櫃中,則一定要在喇叭週圍塞滿吸音棉,以減少駐波的產生,不過原則上除了特殊狀況或特殊喇叭外,最好不要這樣做。(2)訊號線配線:一般讀者最常容易搞不懂的部份要算是訊號線連接的部份了!常常被一大堆IN、OUT弄混,其實讀者只要認清碟影機或錄放影機等訊源的輸出訊號,接到主機的輸入端就可以了。讀者可以將訊號線的兩端用標籤紙做好記號,如影碟機左聲道輸出端子標示LD-L-OUT(其中L代表左聲道)接在主機LD-L-IN訊號輸入端子,錄影機影像輸入端子則標示VIDEO-V-IN(V代表VIDEO視訊)接在主機VIDEO視訊輸出端子。先將全部的標籤做好,再將所有訊源的輸出(OUT)訊號接到主機相對應的訊號輸入(IN)端子,接好後再將主機的訊號輸出端接到電視(或投影機)、錄放影機、卡座相對應的訊號輸入端子,如此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剩下的只是檢查接線有無錯誤及了解主機各檔位切換的功能了。(3)喇叭線配線:一套家庭劇院系統主要包括主喇叭、中央聲道、環繞喇叭及超低音喇叭。主喇叭及中央聲道的配線很簡單,這裡就不再多說,較難配線的部份應該是環繞喇叭以及超低音喇叭部份。先從環繞喇叭說起,如果您的試聽室還未裝璜,可先叫設計師幫您把線預先埋好,然後在喇叭所裝設的位置再留下線頭,而線的另一頭則全部牽到音響櫃主機裝設的位置即可。不過主喇叭線及中央聲道的線最好不要埋入牆中,否則以後您就不能享受換線的樂趣了。也許有讀者會問這些線埋入牆中到時候如何分辨線的正負端與接在哪一個喇叭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您在買喇叭線時選擇有標示正負符號的喇叭線即可,另外至於是接到哪一只喇叭,只要您先將所有的線位於喇叭那端先接好,到時再拿一顆乾電池碰觸喇叭線的另一端,會發出「碰!碰!」聲音即可知道哪一條線接著哪一只喇叭,然後再將喇叭線鎖在擴大機的指定端子即可。若是打算將喇叭線走明線的話,可以先選擇與家內裝璜顏色相近的線,然後可選擇用釘線釘固定或用熱熔膠將線粘在牆上。至於超低音的接法有下列幾種,本人一一向各位介紹:第一種接法適用於主機有超低音訊號輸出端(Low Pass),及超低音本身有專用擴大機或內附擴大機時採用,優點是採用此種接法可以得到最佳的低音品質(如THX便是指定環繞處理器必須先將80Hz以上訊號先濾除,然後將訊號送至超低音擴大機,再由擴大機負責推動超低音喇叭)。第二種接法適用於主機沒有超低音訊號輸出端(Low Pass)裝置時採用,優點是任何機種都可以用此方法安裝超低音,而且不論超低音是主動式(內含擴大機)或是被動式的均可安裝,缺點是由超低音內部必須要有分音器才可做此種接法,若是超低音內部分音器的品質不好時,將嚴重影響到低頻品質。同時若是超低音未內含擴大機時將使主機的負擔更加沈重,使低音效果不好!第三種接法則是改進第一種接法而來的,只要您的超低音是主動式即可採用此種接法,其優點是主喇叭與超低音的訊號分開處理,使得超低音內的分音器不必處理主喇叭訊號,因此可得到接近第一種接法的效果。建議各位讀者:倘若您的主機沒有超低音輸出時,最好買一只主動式超低音,然後照圖接起來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若是您還沒購買主機,則建議您最好選購有Low-Pass端子的機種,甚至選擇有Main Out、Center Out及Real Out等訊號輸出端子的高級機種,日後升級喇叭各自加裝專用擴大機的方便性將可提升不少!好了,家庭劇院系統的安裝原則就是這樣,各位讀者只要配合說明書上的接線圖,照著這些原則去做應該能夠順利完成。最後再提醒各位讀者若要將視訊影像線做長距離傳送時,一定要將訊號線換成5C同軸電纜線,再將線兩端裝上RCA插頭,如此才不會使視訊品質受到干擾。並且要注意一點,不要將視訊線與音訊線平行綁在一起,否則將會使音訊受到干擾,從喇叭傳出嘶嘶聲。(下期待續)
分享 转发
TOP
2#

up
TOP
3#

达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