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udio Research(簡稱ARC)四十歲了! [复制链接]

1#
2011/03/25發表,已被閱讀 3,456分類:前級


文‧郭漢丞 圖‧郭漢丞

Audio Research(簡稱ARC)四十歲了!老中說「四十而立」,ARC順勢推出了週年紀念前級,稱為Reference 40,顧名思義,是從近幾年暢銷的Reference系列延伸出來的紀念款,我們就稱呼它為「四十週年紀念」吧。

四十週年紀念

創立於1970年,ARC紀念40週年應該是2010年,但是「四十週年紀念」並沒有在2010年的CES大展上面亮相,而是選在當年度的慕尼黑音響展登場,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四十週年紀念」。關於紀念前級的推出,ARC一直很低調,記得2008年ARC總裁Terry Dorn來台時,採訪時我私下詢問Terry,40週年會有什麼壯舉,Terry客氣的說已經有計畫了,但是那時候不能說,也就沒多做報導。其實ARC很少針對年份作「紀念」之事,多年來他們堅持要讓消費者的每一分錢都值得(Good Value for Money),這是他們的核心價值,為了紀念而推出昂貴款式,一直都不是ARC的作風,但畢竟四十週年是大事情,不能馬虎,早在2008年就展開紀念款的設計案了。

日月音響的視聽室。後級搬出了ARC旗艦610T,用600瓦大功率驅動Dynaudio Consequence UE,訊源則是Playback Designs MPS-5 SACD/CD唱盤,線材清一色都是Siltech,還用上了Zero-Ohm Link。

兩件式設計

「四十週年紀念」的設計遵循著前級設計的典範,把電源供應和放大線路分開,成為兩件式設計,這是我們常說的Dirty Box, Clean Box原則,電源供應部分包含變壓器,干擾較大,獨立成為一個箱體,與放大線路隔離,不過ARC似乎並不別熱衷兩件式設計,印象中ARC過去只有SP-10 MKII做過兩件式前級。而這次「四十週年紀念」改為兩件式設計,我想不單是要把電源干擾降低,主要原因還是用料太多了,一個箱體絕對裝不下,勢必要改為兩個箱體。我在慕尼黑音響展上遇到Terry,他也是這麼跟我說。既然是紀念款式,理當採取「限量發售」囉?總裁Terry說他們並不打算採用「限量發售」,而是「限時發售」,時間從2010年中到2011年中,全球代理商都開放下單,但時間一過,ARC就不會再生產「四十週年紀念」了,這種「限時發售」的行銷倒是新穎。為了「四十週年紀念」的行銷,ARC還為這部前級設置了專屬網站,網址是www.astound-me.com,裡面有詳細的文字資料,供消費者詳細研究之用,比較特別的是網頁裡有360度上下左右可翻轉的圖片,看來ARC在行銷宣傳的手法上日漸創新,四十年老店依然活龍一尾,不見老氣。


一根根發亮的玻璃管屹立四十年

以往很多人把音響形容為車庫工業,其實和早年發燒音響公司發跡的歷程有關。ARC創辦人William Z. Johnson在1970年創立,明尼蘇達州的工廠就未曾熄火,穩定地燃起一股真空管新勢力。可是William Johnson創業之前,在1951年就已經開了一家公司,叫做Electronic Industries,這個公司名字聽起來很大氣,儼然有電子大廠的氣勢,實際上卻是微型公司,一次只做一部擴大機,而且全手工,其實就是我們現在講的DIY,可想而知William Johnson當時另有正職,以為謀生,而手工製作擴大機自然就在自家車庫。早年許多音響公司都是這麼篳路藍縷,一步一腳印地累積,然後發跡,這也是形容音響為「車庫工業」的由來。只不過經過四十年的發展,ARC已經成為行銷全世界的Hi End領導者之一了。

講起ARC,似乎與真空管脫不了關係,這部「四十週年紀念」自然也標榜全真空管設計,但ARC做的雖然是真空管機,但觀念和傳統真空管機卻很不一樣。在ARC發跡的年代,其實大環境對真空管並不利,那時候電晶體的發展突飛猛進,功率不斷翻身,甚至可說是「功率競爭」的時代,每一年推出的後級擴大機,功率都要倍數往上翻,在1980年代時怪獸級晶體後級都達到千瓦境界,大功率真空管機要和晶體後級拼鬥,不僅功率追不上,體積、熱度、耗電量等等,都無法和晶體機相提並論,連McIntosh和Marantz都在那時候加入晶體機陣營,在追求功率的年代,ARC能以真空管為主力產品崛起,確實是異數,還靠著一根根發亮的玻璃管屹立四十年,真是不簡單。


廣告


要做出中性、純淨、自然、真實的擴大機

話題回到「四十週年紀念」,這部兩件式ARC前級,箱體繼承了Reference的傳統,還有大字體的冷光螢幕,開機時顯現1970字樣,數字慢慢向上加,一直到2010結束,這段時間用來暖機,頗有賞玩之趣。前面講到William Johnson創立ARC,不過這位先生年事已高,幾年前把公司賣給歐洲的私募基金,關於ARC的設計,則交給設計經理Ward Fiebiger與研發主管Warren Gehl,我去ARC採訪的時候,這兩位先生都有見面認識,他們講起話來很技術,沒有多餘的形容詞和廢話,但他們對於聲音的理念倒是很清楚。ARC一直以來標榜「High Definition」,並不是堅持用真空管或晶體,而是要做出中性、純淨、自然、真實的擴大機,可以重現錄音的真面貌,只是多年來ARC用真空管比較能做出符合「High Definition」標準的擴大機,所以他們家大部分的擴大機都是真空管。


從「四十週年紀念」的外觀打量,不難猜想這是從Reference 5修改而來的新前級,不過用料幾乎都加倍了!在放大線路的那個機箱內,最為醒目的就是4個超大尺寸白色交連電容,尺寸之大,在前級上面可說前所未見,這是ARC訂做的特殊規格鐵弗龍電容,每一個重量就有2磅(快要1公斤重了),我在慕尼黑音響展上,Terry Dorn特別向我說明這些特製鐵弗龍交連電容,雖然造價昂貴,但對聲音的速度感、重量感與密度之提升,效果卓著。不過也因為這些鐵弗龍電容尺寸龐大,熟化特別耗時間,他們建議至少需要400至500小時的聆聽熟化,確實很耗時間。我來日月聽的這部「四十週年紀念」渡過熟化期了嗎?朱經理說沒特別算聽了多少時間,但應當相去不遠。


我們不難猜想「四十週年紀念」理當是從Reference 5修改而成,但為了打造紀念機種,用料更好自不在話下。譬如「四十週年紀念」強調雙單聲道、無負迴授、純A類放大等等,都和Ref 5一樣,放大級也一樣使用6H30真空管,但數量增加了一倍,在Ref 5上面只用了一對,到「四十週年紀念」就增加了一倍(4只6H30),電源供應部分也一樣使用6550C搭配6H30,數量呢?也多了一倍,連電容也跟著多了一倍。為了「四十週年紀念」,果然用料不手軟。可是我們買音響並不是買電料,增加一倍的用料好處在哪裡?簡單講當然是為了讓聲音更好,但這麼說太籠統,從數據上來看吧!「四十週年紀念」的總體諧波失真為0.006%,而Ref 5則是0.01%,相較之下確實進步不少。不僅如此,純A類放大加上真空管線路,居然能做出THD僅有0.006%,這樣的數據甚至比許多晶體前級還要厲害,而ARC也為真空管前級的測試規格立下了新的標準。


舉重若輕,條理分明,毫無懼色

在日月音響試聽「四十週年紀念」,搭配的器材自然是一時之選,後級搬出了ARC旗艦610T,用600瓦大功率驅動Dynaudio Consequence UE,訊源則是Playback Designs MPS-5 SACD/CD唱盤,線材清一色都是Siltech,還用上了Zero-Ohm Link。在我來之前,日月音響顯然下了不少功夫調校,譬如前級與數位訊源都擺設了木內和夫的特製音響墊材,才播放第一張CD,我就知道不需要多做調整了。這第一張CD很容易播放嗎?不,「四十週年紀念」當然非泛泛之輩,我第一張就來個難的,播放伊凡費雪指揮布達佩斯交響樂團演奏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份量很重,但「四十週年紀念」重播起來卻是舉重若輕,條理分明,毫無懼色。

「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很難嗎?對音響系統而言確實很難,這首交響曲一開始就是厚重猛烈的定音鼓敲擊,連續將近17個小節,管弦樂團的聲浪則如洶湧波濤一般,一陣又一陣地拍打前進,節拍更是複雜,要能在錯綜複雜的節奏系統中,條理分明地呈現第一樂章,音響系統非得要夠穩重才可以。用「四十週年紀念」搭配著610T後級,表現出龐大、寬厚、雄勁的力道,弦樂群厚實中透出漂亮的光澤,旋律線條拉得又長又綿密,緊接著木管群帶出柔軟的對比,弦樂群跳弓拉奏的回應,再回到如波濤一般的蕩漾迴旋,而定音鼓一點一點地在背景輕敲回應,銜接重擊的高潮,弦樂群再度緊繃推進,豐富的音樂表情不斷變化,我幾乎要想見伊凡費雪指揮時的生動表情。我很想多說一點關於「四十週年紀念」的音響性,但光是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我就已經完全陶醉在音樂裡了。我知道沒有足夠的時間享受整首交響曲,第一樂章不及聽完,我先跳到第四樂章,在一番波濤起伏之後聽那著名的主題,那是很多人描述為「貝多芬第十號」的段落,「四十週年紀念」把均衡與對稱的樂句,做了精彩的詮釋。唉,我知道回家又要三天不敢開音響了,這麼好的音響表現,回家三天都還記得有多好,怎麼敢開自家音響來現醜比較?

廣告


「Dynaudio測試片」

坦白說,我很難直接分析出「四十週年紀念」的音響性能究竟好在哪裡?在它身上多的是豐富溫暖的音樂表情、多的是厚實寬闊的音樂場景、多的是綿密細緻的音樂線條、多的是均衡大度的音樂氣勢,綜合起來很難講出哪裡特別好,也很難講出哪裡有缺點,總之,「四十週年紀念」表現的全然是音樂,讓人幾乎忘了音響的存在,而這種難以分析的綜合表現,確實只有頂尖的音響器材才能表現出來。我換上「Dynaudio測試片」,在這張專為Bugati車主設計的測試片裡面,並沒有無聊的測試音,而是把許許多多精彩的曲目收錄在一起,不僅錄音發燒,音樂更是一級棒。第一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Dance of the Tumblers」馬上掀起高潮,節慶般的氣氛由弦樂群掀起,接著三角鐵輕快的敲擊,引出嘹亮厚實的銅管群,工整的樂句此起彼落,音符的精靈輪番起舞,輕快而愉悅,「四十週年紀念」輕鬆地呈現寬闊龐大的音樂場景,三角鐵清晰而不緊繃,把節慶的氣氛自然地烘托出來,而RR錄音本身自然不壓縮的特質,「四十週年紀念」也都能充分地表現出來,銅管的嘹亮,弦樂的綿密,木管的輕快、打擊樂器的份量,交織出豐富的音樂場面,既真實又有美感。

同一張「Dynaudio測試片」繼續聽下去,第三軌Livingston Taylor的「Isn’t She Lovely」相信發燒友都耳熟能詳,曲子由口哨聲開始,然後吉他輕鬆地伴奏著,別看就是口哨和吉他,要表現得好可不簡單。過度強調高頻,口哨聲會變得尖銳刺耳,吉他也會乾澀缺乏共鳴,要是音響系統太溫和,口哨聲會鬆軟無力,吉他伴奏也輕快不起來。用「四十週年紀念」來聽呢?均衡中呈現略微健康龐大的音相,口哨聲輕快而有光澤,但卻不顯刺耳,尤其某些音階吹得高的口哨聲,拔尖而不刺耳,那種輕鬆愉快的表情真棒。換到第八軌Christ Baron的「I’m All Smiles」,錄音風格變化很清晰,空間感顯得很開闊,襯托Swing搖擺的輕鬆,還帶著小酒館的氣氛,「四十週年紀念」很真實地呈現錄音的本質,我們可以聽出這是一張錄音室刻意營造的空間感,那是「四十週年紀念」重現錄音真實感的實力,但也可以感受到錄音中追求氣氛營造的美感。接下來第九軌的「The River」是輕快的藍調音樂,爵士鼓的節奏穩定地敲擊出Boogie氣氛,電吉他Overdrive的音色襯底,很黑人的唱腔加上銅管適時地穿插,整首藍調活潑又有份量。奇怪,我怎麼都在講音樂?在「四十週年紀念」上面聽CD就是這麼投入。

「Dynaudio測試片」我幾乎整張都聽完了,但還是意猶未盡,後面還有精彩的「三輪車」,表現出「四十週年紀念」的低頻控制力,當然,610T的大推力也是制服Consequence UE的關鍵,那電子鼓乾淨快速的打擊,電貝斯穿插的Solo,電鋼琴輕快的旋律節奏,每一處都乾淨俐落,表情也非常自然。奇怪,以前我聽ARC的前級,總是很能掌握要點,把聲音的個性描述出來,但「四十週年紀念」似乎沒有特別的個性,而是忠實地表現音樂,如果硬要講出個性,或許可以說「四十週年紀念」的音樂規模感比較好,速度更快一些、背景更安靜一些、音樂形體更為凝聚、也帶著適度的龐大感,但綜合起來說,這些不都在表現錄音的本質嗎?

重播音樂又美又真實

用「四十週年紀念」聽音樂確實是享受,譬如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Kertesz在Decca的錄音是一張名版,那第二樂章更是經典,「念故鄉」的主題由木管娓娓道來,「四十週年紀念」把木管的音色表現得很美,稍微濃郁的木管氣息,彷彿訴說著德弗札克的鄉愁,而弦樂群的陪伴,更把音樂的孤寂感襯托得美不勝收,「四十週年紀念」不僅表現出各個聲部自己的線條,也能讓音樂融合為一,表現出和聲之美。又像是約夏.貝爾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樂團由弱而強,掀起高潮,接著是小提琴昂揚的獨奏,這些音樂表情,一點都難不倒「四十週年紀念」,大場面沈穩紮實,獨奏樂器的線條、質地、密度,更顯活生亮麗。我們聽這些古典經典曲目的錄音,本身加料並不多,「四十週年紀念」輕易地把活生、清晰、層次分明的音樂本質呈現,即使樂曲很複雜,「四十週年紀念」也不會混亂模糊。我還換上了「夜宴」電影原聲帶,這張唱片為了電影的場景所需,錄音就多了些加料,龐大低沈的低頻段表現,其實有加了一些效果,在「四十週年紀念」上面我們可以聽見低沈厚實,也可以感受到錄音的斧鑿之跡,可見「四十週年紀念」具備非常高的錄音鑒別能力,重播音樂又美又真實。

難以言喻的權威感

看著當天的聆聽筆記,整理出「四十週年紀念」的評論,寫到這裡,我反而難以為「四十週年紀念」下一個結論。與過去我所聽過的ARC前級比較起來,「四十週年紀念」依然有著龐大真實的氣勢,但細膩感增添不少,背景也更顯漆黑,但「四十週年紀念」表現出來的音樂之美,似乎比我過去聽過的ARC前級都更棒,真實感也更上層樓,整體表現出難以言喻的權威感。「四十週年紀念」的音色並不特別華麗,它所呈現的音樂美感是自然真實,不添加額外的味道,但也就是這番自然與真實,ARC追求了四十年而不懈,這累積四十年的紀念前級,音響老饕怎能錯過?

廠商資訊

Audio Research 40週年紀念前級
定價:美金25,000元
未命名.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1 10:32:11 上传)

未命名.JPG

未命名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1 10:36:21 上传)

未命名1.JPG

未命名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1 10:36:21 上传)

未命名2.JPG

未命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1 10:36:21 上传)

未命3.JPG

最后编辑leslie 最后编辑于 2011-04-01 10:36:20
分享 转发
TOP
2#

2010/11/22發表,已被閱讀 6,957分類:後級


文‧郭漢丞 圖‧郭振榮

在台灣Audio Research可說是大功率真空管機的領導品牌,多年來即便有許多競爭品牌引進,依然難以撼動Audio Research(以下簡稱ARC)老大哥的地位。不過前不久鈦孚送來編輯部這台DS225卻和傳統ARC很不一樣,不僅沒有真空管,而且還是時下話題最熱門的D類放大,難道ARC準備要往晶體機這個方向走了嗎?


要能合乎ARC對聲音的要求

當然不是,真空管是ARC真正的命脈,他們現役的產品線全都是真空管機,但是幾年前我去ARC採訪時,總裁Terry Dorn(當時還是副總)向我解釋ARC設計理念標榜「High Definition」,這個名詞和一般我們所認識的Hi-Fi(High Fidelity)有些不同,但ARC認為High Definition更能解釋他們家的器材。Terry說為了達到這個目的,ARC的工程師會「不擇手段」,也就是說不管用真空管或晶體,只要能合乎ARC對聲音的要求,他們都會使用,只不過多年來ARC反覆地實驗,真空管的特性還是最符合他們的需求,所以就算早年曾經推出幾部晶體後級,但都後繼無力。


既然說ARC的設計團隊會為了好聲而不擇手段,那麼DS系列產品採用D類放大就不足為奇,其實ARC早在2003年就曾推出一部150.2後級,後續還有300.2,同一個線路還設計了5聲道模組化的150M。這一系列的後級採用所謂T類放大,那是美國Tripath公司開發的另類D類放大,因為工作原理和D類略為不同,所以稱之為T類放大。我當年去ARC原廠時,T類放大後級已經上市,我也很好奇地問他們怎麼會使用T類放大,Terry說他們實驗了很久,Tripath的設計比起當時他們找得到的D類放大要好,而且Terry強調主要的設計目標是擺在5聲道的150M,要在「傳統」的ARC機箱內裝進5聲道真空管後級,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他們採用了T類放大。


D類擴大機

可是經過了6年,2009年開始登場的DSi 200、2010年問世的DS450與DS225,採用的卻是不折不扣的D類放大,看來ARC有了新的設計方向。DS系列全名是Definition Series,放大元件主要使用美國IR設計的IR 2092,將類比訊號轉換為PWM訊號,驅動MOSFET功率晶體。DS系列可說是ARC自行研發的成果,回歸ARC偏好的全平衡設計,線路本身也標榜無整體負回授。雖然我們可以簡單地說DS系列就是一部D類擴大機,但是DS225確實有多地方比起普通的D類後級來得高明。譬如DS225內部碩大的EI變壓器,ARC強調其電源供應依然是強調超額供應,追求最線性的輸出。輸出級自然是高速PWM切換式設計(不然怎麼叫D類),切換頻率為400kHz,輸出效率高達93%,因此DS系列也獲得了美國能源之星認證。


雖然眼前這部DS225沒有真空管,但ARC畢竟是發燒友共同的老朋友,理當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但開始試聽之前倒是有個難題,我平常使用的Audionet Pre I前級並沒有平衡輸出,如此一來便無法用平衡連接DS225,於是另外商借了Pass XP-10前級來搭配。一般而言,平衡連接不一定比非平衡要好聽,但ARC如果是全平衡設計的後級,請盡量搭配平衡連接,主要原因還是阻抗匹配,以DS225來說,單端輸入的阻抗是150kΩ,而平衡輸入的阻抗是300kΩ,後級輸入阻抗越大,代表前級越好驅動,實際上聆聽的感受是在同樣音量時,平衡輸入會比單端輸入來得大聲。搭配的前級搞定,訊源用的還是North Star Design Model 192 MKII/USB DAC32,從訊源、前級到後級,一氣呵成,全都是平衡連接。


聲音很暖很厚

從技術資料瞭解DS225採用D類放大,但實際聆聽卻非常令人意外,寫評論之前我們都會預先蒐集研讀資料,先「紙上談兵」認識器材,有個初步印象,但DS225的聲音卻和想像中的D類放大很不一樣。目前我所試聽過的D類放大後級,功率自然不是問題,驅動力都很好,但音質多半偏冷偏硬,雖然可以催出很大的音壓,但猛爆有餘,溫暖不足,剛聽很刺激,聽久了卻有點煩躁難耐。用這樣的「既定印象」來想像,自然我會覺得DS225的聲音表現非常令人意外。它和過去我所聽過的D類放大後級很不一樣,DS225的聲音很暖很厚,甚至高頻延伸覺得有點保守,簡直比真空管機還要有味道,中頻段的厚實度完全出乎我對D類後級的想像。


厚實濃郁的中頻

DS225聲音最迷人的地方,要算是厚實濃郁的中頻,我甚至覺得DS225的中頻比起ARC的真空管機還要濃郁,聽蔡琴的「機遇」,那迷人低沈的嗓音煞是迷人,當然,DS225的濃郁並不是那種濃的化不開的混濁,而是濃郁中有通透,像是德國老虎魚發行的「Sara K. & Chris Jones Live In Concert」,開場那段Sara K.的對話,緊接著吉他爽朗地為「Break My Heart」鋪陳,Sara K.感性而有魅力的歌聲隨之點燃現場演唱的熱力,DS225很能把錄音當中蘊藏的能量完整重現,錄音當中許多現場演奏的細微表情,譬如吉他手Christ Jones在舞台上輕微的笑聲,吉他撥弦的各種變化細節,不管是用力撥奏、手掌靠弦悶音、指尖敲打琴身製造節奏,或者是漂亮的分解和弦後面跟著空靈的吉他泛音,精彩的吉他演奏細節,DS225一點也沒放過,而且把吉他的共鳴變化細節都表現了出來。我想很多人都是為了Sara K.買這張現場演唱會專輯,但Christ Jones的吉他演奏之高明,一點都不遜於Sara K.,在優秀的音響系統上以大音量聆聽,很容易感受優質錄音細節帶來的臨場感。DS225厚實飽滿的中頻,輕鬆帶出了老虎魚錄音的能量感,而稍帶陰柔感的高頻,則讓吉他的音色更顯柔美,更為耐聽。

雖然我說DS225有著很厚聲的表現,但依然有著優秀的錄音辨識力,很能聽出錄音的時代感。譬如Avanticlassic這家歐洲小廠推出的SACD,錄音用的是很現代的器材,聽阿格麗希與史瓦茲伯格合作的「Franck, Debussy, Schumann」,馬上可以感受到現代錄音的通透清晰,而DS225的厚聲則讓小提琴更為溫潤、更顯油光水滑,鋼琴的尺寸也更顯龐大,整體音樂帶著愉悅的寬鬆感,聽來一派輕鬆。又像是Fuga Libera的「Astor Piazzolla」,這是一張精彩的探戈音樂,開場的「Michelangelo 70」節奏強烈,小提琴與手風琴交織出張力強大的探戈氣氛,DS225唱起來一點都不費力,樂手演奏熱力十足,DS225則是呈現出輕鬆而愉快的音樂場面,在緊張的音樂中維持著適當的輕鬆感,聽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可是當我換上館野泉的「西貝流士鋼琴作品集」,DS225的色調就顯得有些太暗,原因是這張1971年的錄音本來就偏暗,在DS225上面播放也無法為唱片「增色」,可見ARC全新設計的DS系列,依然追求既有的ARC之聲,走中性準確路線,錄音該是如何,擴大機並不會為其「潤色」。

紮實厚重

我相信對DS225有興趣的發燒友,著眼的都是225瓦的輸出功率,如果要買到對等功率的ARC真空管後級,大概要多付出兩到三倍的價格,用這個角度來看,DS225可說是相對超值的ARC,但關鍵還是在驅動力。我換上馬勒來考驗DS225,聆聽杜達美指揮委內瑞拉青年交響樂團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就是音響的大難題,由長號獨白開場,緊接著是毀天滅地的震撼巨響,迎接送葬進行曲的腳步,光是音樂本身就已經震撼力十足,DS225表現銅管的光澤略為保守,但是緊接而來的龐大震撼,卻是穩如泰山,音樂本身的動態對比非常大,DS225卻是守得穩穩的,紮實厚重,隨後極美的弦樂尾隨而來,音樂的情緒有著強烈的對比,DS225把那弦樂一片片的實體感表現得很好,帶著陰柔氣質的弦樂群,襯托出馬勒對天堂的想像。是的,在馬勒的交響曲當中嚴肅地辯證著生與死,而DS225以從容不迫的姿態,以充沛的力道鋪陳毀滅,也以溫暖的色澤勾勒天堂。


物超所值之選

是的,DS225是一部沒有真空管的ARC,而且用的還是D類放大,但音樂播放的個性上還是不折不扣的ARC,甚至我覺得DS225比真空管的ARC還要厚實沈穩。以音色來說,ARC的真空管後級似乎比DS225來得明亮些、活潑些,但如果想要買到225瓦的真空管ARC,還要全平衡,代價遠比DS225要高,用這個角度來想,DS系列相對物超所值,如果您還是個綠色環保主義者,那麼就非得選DS225了!


Audio Research DS225後級擴大機 器材規格

輸出功率:225瓦/8Ω,360瓦/4Ω
頻率響應:5Hz~55kHz,
輸入靈敏度:2.15V RMS /增益 26dB
輸入阻抗:非平衡150KΩ/平衡300KΩ
阻尼因素:167
迴轉率:5V/micro second
上升速率:5 micro second
尺寸:480×133×362mm(W×H×D)
重量:15.8kg
參考售價: 300,000元
未命名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1 10:39:28 上传)

未命名1.JPG

未命名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1 10:39:28 上传)

未命名2.JPG

最后编辑leslie 最后编辑于 2011-04-01 10:39:2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