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闻]又一老太南京闹市摔倒,五六分钟无人问津 [复制链接]

查看: 8432|回复: 47
1#
“这是一个流行语层出不穷不断变换的时代,一不小心便‘撞’出一个流行语来。那句‘当心,别被宝马撞着!’流行了很久,如今又在流行:‘老太太摔倒千万不要过去,别说是你撞的!’”

      在我们生活中,活得潇洒快乐的往往并不是那些理智十足,八面玲珑,乖巧精明的人,倒是有点疯有点傻、任性天真、听凭直觉的人。鲁迅先生写过一个小品《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奴才向聪明人诉苦,而聪明人总是说,你会好起来的。但一天奴才向傻子诉苦,说主人给他的房子又阴又潮,没有一扇窗户,傻子听后助人为乐帮开了一扇窗口,奴才可急了,赶紧报告主人把傻子抓了起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的傻子太少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更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傻子”。 巧俊


一名七旬老太太摔倒在人行道上,尽管马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从她身边走过,可是前后五六分钟时间,始终没有一个人向老太太伸出援助之手。直到老太太的侄女赶到,找来三个熟人,老太太这才被扶回了家。

  老太太闹市区忽然摔倒   


事发地点在秦虹小区苏果超市对面的人行道,这条路上商铺林立,人流量也很大。目击者唐先生告诉记者,昨天上午8点钟左右,他在人行道上的烟摊买香烟,突然看见一名70多岁的老太太上人行道台阶时绊倒了,老人趴倒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   


虽然旁边不断有略人匆匆而过,但他们却没有停下脚步,还不时回头看看老太太,大声议论着。“你可别上前扶,电视上报道过,说一青年做好事,扶起一跌倒的老太太,结果惹来一场官司,还赔钱了。”路过的一女子对同伴说,“你看,那么多人都不敢扶,我们快走吧,别惹祸上身。”   有人想上前帮忙却被阻止   

唐先生实完烟,便想走上前去搀扶,刚准备伸出手,就被旁边一位“热心”的男士给拦住了,“你别多事,小心老太太赖你撞她的,让你赔钱。”唐先生一愣,只好站在一边。

老太太因为体型偏胖,年纪又大,摔倒在地上动弹不得,口中还不住呻吟。这时老太太的周围渐渐有人围观,有一名女青年看不过去了,说:“老太太真可怜。”接着便准备上前扶,站在她旁边的中年妇女赶紧拽了拽她的衣角,摇摇手轻声说,“你是不是她家里人啊,如果不是,别好心办坏事。”女青年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缩了回去。

  整整五六分钟过去了,众人眼巴巴地看着老人趴在地上。唐先生说,那时他的内心特别难受,真想帮上一把,可是内心的顾虑也阻止着他的脚步。

   侄女叫来熟人搀回老人

  最后还是烟摊老板的一句话打破了僵局:“我去喊她家里人。”   不一会儿,一位60多岁的女士急匆匆地一路小跑赶来。据了解,女士姓张,是老太太的侄女。   


可是因为老太太比较胖,靠张女士一个人根本无力将她扶起来。无助的张女士看了看围观者,虽然其中有年轻人,可是没人主动上来帮她一把。无奈之下,张女士只好求助住在附近的三位相识的老人。   


在多位年轻人的“目送”之下,四名年过花甲的老人吃力地把老太太扶回了家。   老太太有些失望伤心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张老太太的家,此时张老太太正躺在床上休息,还好她只是手掌擦破了皮,尽管如此,张老太太显得挺伤心:“我倒在地上,都没人管我……”   

张老太太的侄女,年过六旬的张女士负责照顾张老太太的起居。昨天早晨,她和张老太太到菜场买菜,回来路上,张女士突然,内急,便先跑回家去洗手间,于是张老太太便一个人在后面走。没想到年事已高的张老太大被台阶一绊,摔倒在地。   


“都没有人帮她一把,要不是有人到我家喊我,我姑妈还得一直躺在地上呢。”张女士气愤地说,“那么多年轻人,都袖手旁观,电视上说要讲文明,我怎么就看不到他们讲文明呢?”




呵呵 河蟹河蟹啊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新闻]又一老太南京闹市摔倒,五六分钟无人问津

男子称扶摔倒老太反被告 被判赔4万(图)
2007-09-06 05:24:51 来源: 南方网 网友评论 17040 条 点击查看  核心提示:南京一男子彭宇称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昨天,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彭宇被判赔45876元。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IMG]
[/IMG]
判决结束后,彭宇一脸郁闷地站在法院门口 《现代快报》供图

[IMG]
[/IMG]



现代快报9月6日报道  昨天,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判决,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10日内给付。

判决书中还称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而可以“自行离去”,“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两个月前庭审期间坚持“以后碰到这种事还会出手相助”的彭宇,在昨天走出法院大门时也没有了当时的坚决,“再不会这么冲动了,”他说。

此案唯一目击证人陈先生高呼:“朋友们,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

彭宇已因此失业

昨天开庭前彭宇见到记者,他说自己为了这个案子已经丢了工作:“从7月6日最后一次开庭以来,我还一直没有去上班。这个事情没有了结之前,我没有心思工作。一个星期之前,我正式辞去了工作。”

彭宇和律师高式东对判决结果的预计都比较乐观,“这个案子我觉得胜诉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仅从证据角度出发,老太太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彭宇撞倒了她。”高式东说,“因为民事诉讼的原则就是这样:谁主张、谁举证。老太太说是彭宇撞倒了她,那她就得拿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而不用彭宇找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撞。”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法院用逻辑推理和分析的方法做出了认定和判决。

判决书:从常理分析……

首当其冲的就是核心问题:彭宇和老太太到底有没有相撞?

鼓楼区法院认为,老太太是与彭宇相撞受伤。理由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析,老太太(原文为“原告”)倒地的原因除了被他人的外力因素撞倒之外,还有绊倒或者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双方在庭审中均未陈述存在老太太绊倒或滑倒等事实,故根据本案现有证据,应着重分析老太太被撞倒之外力情形。”

判决书继续说:“人被外力撞倒后,一般首先会确定外力来源,辨认相撞之人;如果撞人之人逃逸,作为被撞倒之人的第一反应,是呼救并请人帮忙阻止。本案事发地点是公共场所的公交站台,且事发时间是视线较好的上午,事故发生的过程非常短促,故撞倒老太太的人不可能轻易逃逸。而根据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

法院认为,如果彭宇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是好心相扶。”

“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说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太的家人将她送到医院

,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判决书写道。

“如果不是他撞的,应该不会垫钱”

在和老太太家人一起将老太太送到医院后,彭宇曾掏出了200多元钱给老太太的家人交医药费,彭宇的解释是,“当时老太太家里人急着给老人看伤,又说没带钱。这样我才把钱给了他们,他家里人当时还说要给我打欠条。”而现在这成了他有责任的证据之一。

判决书作了这样的表述:“在事发当天,彭宇曾给老太太200多元钱,且此后一直未要求老太太返还。关于彭宇给钱的原因双方说法不一:老太太说是彭宇先行垫付的赔偿款;彭宇认为是借款。”

“彭宇和老太太素不相识,一般不会贸然借款。即便如彭宇所说是借款,在有承担事故责任之虞时,也应当请公交站台上无利害关系的其他人证明,或者向老太太家属说明情况后索取借条或说明。但彭宇在本案中未存在上述情况,而且在老太太家人陪同前往医院的情况下,由他借钱给老太太的可能性不大。”

“而如果撞伤了他人,则最符合情理的做法是先行垫付款项,”基于上述判断,法院认为,可以认定这200多元钱并非借款,而是赔偿款。

双方均无过错

“本案中,发生事故时,老太太在乘车过程中无法预见将与彭宇相撞;同时,彭宇在下车过程中因为视野受到限制,无法准确判断车后门左右的情况,故对此次事故,彭宇和老太太均不具有过错。”

但没过错并不代表不负责任。判决书认为:“本案应根据公平原则合理分担损失,本院酌定被告补偿原告损失的40%较为适宜。被告彭宇在此判决生效的10日内一次性给付原告人民币45876元;1870元的诉讼费由老太太承担1170元,彭宇承担700元。

法官在宣读完判决书后即刻离开法庭,彭宇也随即被摄像机包围。现场一片寂静,众记者在瞬间竟没有人发问,只是把目光和话筒递向了埋着头的彭宇。

“意料之外,”高式东律师说了一句话后,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彭宇还是一言不发,眼眶却已开始泛红。过了好一会儿,他低声说:“我要找说理的地方。”

高式东律师在被问到如何评价结果时,用了“没有以事实为基础”笼统作答。对于是否上诉,他表示将在与彭宇再行商议后决定。

昨天下午,一直为此案出庭作证、也是此案唯一证人的陈老先生依然出现在旁听席上。“我之所以一直坚持作证到现在,完全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和当天我的亲身经历。”陈老先生在庭前说,他也希望今天能看到一个结果,还事实一个公道。但陈老先生失望了,他的情绪甚至比彭宇更激动:“朋友们,”他大声对着摄像机说,“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

相关连接

7月,南京的一位老太太将青年彭宇告上法庭,称对方撞倒自己,要求其赔偿十几万元的损失。彭宇则称自己好心帮助那位老太太,将她扶起送她去医院,却反被诬。

彭宇称,2006年11月20日,他在公共汽车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起来,并送其去医院检查。不想,受伤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被拒绝后,老人向鼓楼区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

7月以来,此案一直是当地最热烈的网上话题,西祠胡同“南京零距离”一个论坛就有上百个帖子讨论此事,网友几乎一边倒相信并支持彭宇,并感慨现在好人不好做。对于以后遇到有老人摔倒的情况是否上前救助,网上展开了激烈辩论。

■各方说法

帮人还是撞人?

彭宇版:我在做好事

彭宇,南京一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据《金陵晚报》早前报道,彭宇回忆说,去年11月20日上午9点左右,坐83路公交车,在水西门广场站下车。他第一个走下了车,看到一位老太太倒在离站台不远的地方。出于好心,他忙上前将其扶起。“我也不知道这一扶,会惹出这么多麻烦来!”

事发时,现场有一名50多岁的陈先生也过来帮忙,一起将老太太搀扶到路边。见老太太的侄女、儿子相继赶来,帮忙的陈先生就走了。

当天上午,彭宇帮老太太及其家人叫了出租车,可老太的儿子提出,怕忙不过来,问彭能不能一同去医院。彭宇想了一下,同意了。当得知是胫骨骨折要花费几万元换人造股骨头时,徐老太太一拍大腿对彭宇说:“小伙子,就是你撞的啊!”彭宇当时就蒙了。

徐老太版:他撞了我

而老太太对事实的陈述是另一个版本。据《现代快报》报道,徐老太称,“我当时亲眼看到他撞到我的!”当时她在车站赶后面一辆83路公交车,从前面一辆车后门窜下来的彭将其撞倒。徐老太表示,“我们老两口都有退休金和医保,儿子在公安局工作,不是说承担不起医药费,只是要讨回一个公道。”经鉴定,徐老太的伤势已经构成八级伤残,仅医药费就花去了4万余元。

今年1月4日,徐老太太向鼓楼区法院起诉,以彭宇将其撞倒在地致其受伤为由,要求赔偿总计13.6万余元。

媒体:老太太儿子是警察

4月底,鼓楼区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此案。奇怪的是,彭向承办法官申请,向当时出警的派出所调取彭宇、陈先生及高老太的原始询问笔录时,派出所却以正在装修为由,无法提供。后来更是声称笔录遗失。老太太儿子刚好是警察,让网友们不禁猜测,笔录不知去向其中或有蹊跷。

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甲方乙方》节目曾拍到这样一组镜头:当事的派出所长说,“我至少找了6次还是没有找到,不过我拍了笔录纸的照片,”并说,“我为了搞清事实才用手机拍了笔录的。”当被追问到谁的手机拍的,所长拿出手机说就是他的这部手机。紧接着,彭宇当着所长的面调出照片Exif信息证明照片并非所长手机所摄。在记者的追问下,这位所长说出了实情,照片是老人的儿子拍摄的。卢所长说老人的儿子对他说是同行,他就把老太儿子的手机扣下了。

目击者:老太自己摔的

据证人陈先生在今年7月6日第三次开庭时所做陈述,他看到的情况是:老太太手里拎着保温瓶,向第三辆公交车跑去。她跑到第二辆车的车尾时,不知为什么就跌倒了。这时,他看到从第二辆车后门下车的彭宇走了几步,上前帮忙,然后自己也上前帮忙,并打电话叫老人的儿女过来,整个过程大约半个小时。

徐老太太曾在法庭上称不认识陈先生,当时不是他帮助的自己,陈先生非常气愤,提出自己当时曾用自己的手机帮老太太打电话,手机里有通话记录可以证明。

网友:好人做不得

老太太的儿子是警察,派出所不提供关键的证据,证人证明小伙子无辜,媒体采访时老太太态度傲慢,不停地有网友站出来说自己好心帮忙被反咬一口的故事,所有这些综合在一起,大部分网友认定彭宇是好心没好报,无辜受害,对他充满了同情。案件宣判后,在西祠、凯迪等网上论坛,都有网友号召给彭宇捐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